资源描述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一课时)
济源市北海中学 张雪琴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2、初步掌握并运用化学用语——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
3、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增加课堂活动,如交流讨论、跟踪训练等,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情境,认识化学式的意义;
2、通过交流讨论、跟踪训练等环节,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复习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化学式的定义。
讲授新课:一、化学式
1、化学式的概念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大家知道水的化学式为H2O,H2O可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得出 H2O的含意有下列四个: 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③表示“一个水分子”④表示“1个水分子由1 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
小组讨论,归纳出化学式的意义。
2、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3、表示一个某分子 4、表示一个某分子的构成
设问:在知道化学式H2O的意义后,你能说出化学式CO2的意义吗?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3、 数字表示的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出: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分子,只具有微观意义。
化学式中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中含有几个某原子。
练习: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4个二氧化碳分子
(2)7个氮原子
(3)1个氢分子
(4)5个硫原子
(5)2O
(6)2SO2
教师:请大家思考后完成教材上P83讨论题。
学生通过讨论,顺利完成。
二、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学生预习课本P84页内容,教师讲解。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单质的书写。对于金属单质,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它们的化学式都是直接由元素符号来表示它的化学式;而对于气态非金属单质,通常先写出元素符号,然后在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首先复习氧化物,根据学过的氧化物,我们可概括出:在书写氧化物时,一般把氧的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符号写在左边。对于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书写它们的化学式时,一般把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左边,而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在读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时,一般从右到左读作“某化某”,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再接再厉: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铜 磷 氦气 四氧化三铁 氯化钠
2、读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Fe S Ne HgO KCl
3、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 B、 He C、2N D、 SO2
4、下列符号中,只表示微观含义,不表示宏观含义的是( )
A、H2O B、 O2
C、 2H D、 Fe
板书设计:课题四 化学式与化合价(一)
一、化学式
1、定义
2、意义
3、写法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北海中学 张雪琴
一、教材分析: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元素、元素符号,而且已经累积认识了不少物质的“化学符号”,并且在上一节刚学过水的组成,因此就从水的“化学符号”引出化学式水到渠成。本节课主要讲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强调化学式的特点---每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二是理清其含义;三是明确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二、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很多物质的化学式,但不明白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学习了元素的知识,为学好化学式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本课题的学习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学生缺乏微粒的观点,几种微粒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也容易混淆,这时学生的学习随时可能产生分化,有一些学生开始体会到化学学习的难度,会感觉学习很困难、很枯燥。
三、教学过程:本课题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本节课我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来讲解。在复习元素符号意义的前提下,引出氢气的化学符号为H2,水的化学符号为H2O,对比这些符号与元素符号的不同,引导学生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再从水的化学式H2O入手分析其意义,通过水的意义小组讨论出化学式表示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各有哪些,然后练习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所表示的意义。在大部分学生掌握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后,讨论符号2H2O中两个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有何不同,紧接着讨论H、2H、H2、2H2四个符号表示的意义,这确实有点难度,所以我在学生讨论前先引导他们分清哪些是元素符号,哪些是化学式,然后再从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意义上讨论出这四个符号的意义。最后,讲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时,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得出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各有哪些特点,并让学生总结出它们的读法,然后通过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本节课的优点:1、课堂环节设计的朴实无华;
2、通过对比法引出化学式的定义很好;
3、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4、课件实用、教态大方、讲解清晰。
不足:1、语言不够准确,如: “学生讨论”、“学生思考”等词语注意分清场合,用词准确;
2、注重学生的板演,使问题公开化,让学生发现问题;
3、对于微观粒子及数字的含义,最好让模型进课堂,使学生能直观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