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56028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长顺县摆所镇摆中心校 陈俊【内容摘要】: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电教媒体还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浅及深,而且使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因此,我们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各种电教媒体,让它服务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电教媒体 学习兴趣 创新性思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电教设备辅助语文教学,可

2、以创设优良的教学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再配上文字与声音,使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使学生的认知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其较强的魅力,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电化教学优势,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活跃语文课堂,使学生的情感“奔腾”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沸腾”起来,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以“境”激趣,激活思维。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

3、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其强烈的探索欲望,激活其思维,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在导入新课的学习时,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都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能激活思维、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老师可先用CAI课件放映录像片,展示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人民派出优秀儿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等实况。接着继续展示中朝并肩作战,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事迹。那么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分批回

4、国,与日夜战斗在一起的朝鲜人民告别时会是一番什么情景呢?这时停止课件放映,调其胃口。因为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都急切地想知道当时的情景,那么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学生则会兴致高涨、精神百倍地投入到这一课的学习之中。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龄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喜爱之情。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 情”却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

5、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睛睛。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让学生真的感觉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课堂教学中电教媒体的魅力在这里得以升华。 二、以“乐”激趣,点燃思维。 音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那动人心弦的节奏,起伏跌宕的旋律,凝炼的歌词,很容易为学生所接纳。卢梭说:“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所以,我们不妨通过音乐

6、点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去领悟作者的情感,将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心声变成美妙的交响乐,利用音乐元素来点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在上课前,先放一首与课文基调、意境相对应的乐曲,渲染气氛,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例如在上老舍先生的草原时,我播放美丽的草原,那舒缓悠扬的节奏,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仿佛闻到了那醉人的马奶子酒的香味。这样,就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课文情境,从而能深入地体会文章的内涵。在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一课时,我利用课件放了一首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天路,那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进了天寒地冻的大戈壁,从学生凝神聆听的眼神中,我们不难看到他们

7、已经被建设们那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勇于献身的精神所感染,同时也感受了这首诗歌的韵律美,这无疑为上好这堂课作了铺垫,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在朗读课文时也可以配上音乐,配乐朗读可以升华情感,点燃学生的思维。悠扬的音乐让人舒畅、激昂的音乐催人奋进,悲怆的音乐让人酸楚。当有的文章的感情震撼人心,直达中心的时候,配乐朗读就可以起到烘托、渲染、升华的作用。 三、以“画”激趣,沸腾思维。 美丽的画面让人陶醉,以画面再现情境进行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沸腾起来。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荷花是一篇描写荷花的静态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课文。荷花,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亲眼见过,尽管老师在课堂上用多么优

8、美的语言来形容、讲述,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但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幅盛开着的荷花图,效果就大大不同了。学生的思维沸腾了,“碧绿”、“挨挨挤挤”、“大圆盘”这些词语在学生心中就自然而然“涌现”出来 观潮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层次分明,是篇很好的朗读教材。在教学中,我不是枯燥地讲解朗读技巧,而是借助“钱塘江大潮”,用实景形象刺激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动态的画面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汹涌澎湃地钱塘江大潮奔腾而来的景象。学生被深深地震撼了,思维沸腾了接着我让学生当小导游,给钱塘江大潮配上解说词,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欲望,他们争先

9、恐后地做小导游。由于有了感性认识,又有生动、形象的画面作提示,学生对语言的把握都比较准确。他们能读出潮来之时的气势,体会到潮来之时的壮观。这节课,学生学得生动、愉快,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而且读的很投入。 又如我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海底世界的录像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到海底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了录像片后,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思维也随之沸腾起来,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接下来的更是:听得专心致志,回答得争先恐后、迫不及待。 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

10、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趣味盎然、思维沸腾,学习便更轻松愉快、更积极主动,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情”激趣,深化思维。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思维就更得以深化。 例如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

11、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爱,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 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 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地得以深化。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又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又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我先利用电教媒体呈现“一把斧

12、头”、“山清水秀的小村庄”、“黄土坡”等画面,同时再配上砍伐树木的声音,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想不想看看这村庄变化的过程?我利用电教媒体播放有关小村庄变化的画面,并根据画面直观、生动的情境讲述故事,这样一来,使学生从枯燥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走向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来,让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共同解疑,这无疑也是一种深化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同学们通过画面内容认识到小村庄从繁荣到毁灭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导致的结果。“一把斧头”贯串文章的始末,人们可以利用“斧头”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利用“斧头”破坏环境,最终自食其果整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这时,我再让同学们看看“原来的村庄”的

13、画面和“洪水卷走后的情景”,将两者进行比较,问:你们说该怎样去修复这片小山坡呢?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植树、有的说筑梯田、有的说建房子等等,大家通过认真思考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同学们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以“美”激趣,放飞思维。 用美丽图像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放飞。想象,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像,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维,积极主动地去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如在讲授荷叶圆圆时,开头设计的是动画的图片,小小的荷塘里满是大大的荷叶,鱼儿在戏水,青蛙在呱呱,蜻蜓在休息,露珠在荷叶上睡觉

14、,雨点打在荷叶上噼噼叭叭,好美啊!多媒体课件用美丽的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知了美,放飞了思维,读得有味,读得入情,读出道理。语文教材里的内容非常丰富,有记录名胜的,如圆明园的毁灭、黄山奇松,有描写动物的,如麋鹿、珍珠鸟,有描写自然风光的,如索溪峪的野、瀑布、鸟的天堂等。而这一切,学生未必都能亲临,而传统的教学,只能通过教师语言描绘和学生的想象来感受画面美,这就显得较模糊。多媒体课件则可以通过直观的、美丽的图像将学生带进文本的世界,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美妙图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又如教桂林山水这一课,当板书课题、质疑课题后,学生特别渴望了解桂林山水具体情景、形态。此时放

15、映“桂林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写镜头,可使学生进入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意境中,激发他们对桂林山水之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放飞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学习文中的词句埋下了伏笔,提供了鲜明生动的形象。但是,在用课件播放图像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减少课件画面更换的频度,太少,显的好像是摆设,没有切实发挥“辅助”作用;太多,让学生眼花缭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适得其反,达不到“辅助教学”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我们更应该发挥电教优势,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极大地拓展时空,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擦然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要营造出一种愉悦、和谐、民主、平等竞争的学习氛围,让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活跃,让语文课成为情感交融的驿站、放飞希望的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