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写话与习作相关理论知识(一)
合山市河里镇中心小学 兰金美
课标在阶段目标中,对不同学段的作文有不同的称谓,一二年级称“写话”,三至六年级称“习作”,七至九年级称“写作”。“写话”和“习作”的提法表明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1、各年段教学要求
低: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中: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高: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①课标从习作内容到形式,都主张多一些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由写自己的话到自由表达,再到有个性地表达,在内容和情感上贯穿“真、实”二字——求真:童真、童语、童趣;求实:有实在内容、讲实话、讲自己的话。在语言形式上贯穿“活、新”二字——求活:内容不限、形式不拘,用自己最方便的形式写;求新:内容和语言都是自己的,不与别人雷同,又有新发现、新感受。
②写实与写虚并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并行。课标从低年级写话开始,就既引导学生写看到的事物,又引导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到了高年级做到“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一思路的潜意识是,借写想象作文激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重视培养创新意识。既重视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又重视给学生一对驰骋想象的翅膀。
③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如留心观察、思考周围事物的习惯;勤读书,勤积累,勤动笔的习惯;写完后读一读,改一改的习惯等。
④积累与表达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积累进行表示,三个阶段目标表述如下:
低年段: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语言。
中年段: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提倡有新鲜感的词句。
高年段:虽然没有这方面的表述,实际也应该鼓励学生多运用自己丰富的语言积累,使自己的表达语言更丰富。积累与表达相结合,用自己的积累来表达,有仅表达充分,而且巩固了积累。
树立“大习作观”。习作不只是作文课的事,习作的基础在阅读,习作的源泉在生活,习作的成功在大量的练习,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综合治理。作文课每学期只有十来次,不足以形成学生的作文能力。要实行课堂习作和在生活中习作“双轨运行”。坚持习作面向生活,写学习、写活动、写自然、写社会;坚持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坚持从说到写,说写互促;丰富实践、开阔视野与听说读写紧密结合。提倡大量阅读,阅读中积累认识、积累语言、积累表达方法,实现“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明确各学段习作教学的内容和重点
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
习作课,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低年级重在乐于表达,愿意写话;中年级重在自由表达,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高年级重在个性的表达、在内容上有自己的观察、发现,有自己的认识、情感,在语言上说真话,说自己的话。”
如果说,提高计算机功能必须依靠“硬件”的配置和“软件”的开发,那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从作文的“硬件”建设和“软件”的开发入手。作文中的“硬件”,包括行款格式、标点符号、书写文字和字体等。“软件”则指文章的立意、内容、结构层次、表达方式和语言组织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低年段的写话指导就要突出作文“硬件”建设,重视遣词造句、童言稚语的引导;而中、高年级的习作指导就要突出作文“软件”的开发,中年级要在“片断描写,内容具体”上下功夫,高年级则要在“布局谋篇,创意表达”上下功夫。
(1)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兴趣。
①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例如,有的小朋友偶尔用一两句话记下了自己做过的事,教师就让他读给同学们听一听,老师给予热情表扬,引发其他学生的爱慕之心,也想写一写,试一试。鼓励学生一有想说的话,无论是想到的、看到的,还是听到的、自己做的都要记下来。写得好的表扬,敢于写的鼓励,不敢写的帮一帮,渐渐形成写话的风气,会越写越多,越写越好。使学生在老师不断的赏识、赞扬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培植写话的自信心。为此,低年级写话教学的基本模式是:
写话→鼓励→再写→再鼓励→越写越好。
②采取多种方式练习写话。小学生开始写话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写不通顺,写不具体,断不开句子,不会用标点等。尤其常有不会写的字,在这种情况往下,可以采取下列办法进行训练:
A、一年级学拼音时适当提高要求,练习默写音节,并练习用拼音写词语和句子。为以后写话时用拼音代替汉字打下基础。B、抄写、听写句子练习。有计划地抄写、听写课文中的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人物对话,及含修饰、限制成分的语句,使学生切实感受写句子和使用标点C、积累和运用词语练习。经常用字组词、扩词,用词语联系生活说句子,把说出的句子写出来。D、由说到写。写话前,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相互说一说,然后再写。二年级会写的字多起来,可以先复述课文,然后练习写一写。一二年级写话时,不会写的字都可以用拼音代替。
(2)低年级要求把句子写得比较通顺,中年级则要求把一个意思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这里的“比较清楚、比较具体”,是说能围绕一个意思,把这个意思写得比较有条理,比较具体,即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句句要连得起来,句句的排列组合顺序基本清楚,不讲空话,不讲废话。
中年级应该突出段的训练,扎扎实实进行段的训练。应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概括与具体四种结构段。这四种结构段在三、四年级语文教材中都有,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循序渐进地练习。三、四年级的习作训练,几乎每次都有“把内容写具体”的要求。教师要针对这个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概括与具体结构段,通过理解、品评、复述、背诵等方法要求学生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断,再训练学生仿写,把一段话写具体。
(3)高年级作文教学是低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发展,重点是篇的训练。高年级作文训练,要使学生能写简短的记叙文,能记简单的读书笔记,会议记录,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
一篇完整的文章,总是有它的中心意思的。作者对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在心里慢慢形成若干印象,把种种印象加以归纳分析,就形成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觉得值得说给人听听,就引起写作的念头。这种想说给人听的想法常常就是中心意思,也就是为什么要写文章的目的。
“有中心”的训练,是篇的训练的主要标志,因而也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所在。
中心思想的训练是一项比较复杂艰巨的任务。对于中心思想的训练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训练就能达到要求。要把它作为整个高年级作文教学的训练重点,有计划地、扎扎实实地加以训练。认真剖析一下,中心思想的训练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训练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中心思想来自对事物的认识。平时在观察生活和大量阅读中,勤于思考,就会常常有些新的感受,把这些感受加以归纳分析,就会形成一些想法。把这些想法写在文章里,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训练学生对事物有独立见解,是中心思想训练的关键所在,在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中都要加以重视。
②训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训练学生无论是自己拟题写文章,还是完成老师的命题作文,在动笔之前都要认真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想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意思,努力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别人读了感到有新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立意”的训练。
③训练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文章的所有材料都是为表达中心而存在的。要训练学生能够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从大量生活积累中提取有用的材料,并能够对这些提取出来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剪裁,确定哪些该取,哪些该舍,哪些该详,哪些该略。在作文教学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回顾总结,现身说法,是训练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的好办法。
④训练根据中心思想对材料进行组织和排列。中心思想的表达是通过文章中的具体材料逐步透露出来的,通常把中心思想的逐步透露称之为文章的“思路”。要训练学生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这条思路来安排材料的次序,哪个先说,哪个其次,哪个最后,使每个材料都在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中找到最适当的位置,这就是根据中心思想进行安排材料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