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永年区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14
课
题
《有的人》
课型
讲读
主 讲 人
张晓明
班级
1509
审
核
杨现信
备课时间
2017-3-18
授课时间
2017-3-22
总课时
1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
基础巩固与自学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品读课文,学习诗歌中对比、反复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先生高尚的人格,伟大的精神,树立正确人生观。
学
习
重
点
品读课文,学习诗歌中对比、反复手法。
学习难点
品读课文,学习诗歌中对比、反复手法。
导 学 过 程
备注
基
础
巩
固
与
自
学
一、导入
1、《有的人》作者是 ,现代 , 人,代表作《老马》、《回延安》。本诗为纪念 (人名)逝世13周年而作。
2、看拼音写汉字
zāng shuāi fǔ qíng yuàn tái jǔ
3、本课的副标题是 ,用副标题的作用是
。
4、文中“ ”化用鲁迅《自嘲》中“横
眉冷对千夫指, ”的诗句。
5、本诗作于 (何时) (何地)。
合
作
探
究
合
作
探
究
二、指导诵读
(“/”表示句间停顿)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
骑在别人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跨;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 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 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的很高,很高。
三、 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一)仔细品读课文第一节:
1、你能说出第一节中两个活、死各自的含义吗?
活: 死:
死: 活:
2、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二)仔细品读课文二、三、四节:
这三节从哪三个方面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对比?
对比方面
具体表现
刻 想不朽
作 等火烧
对社会的影响
(三)仔细品读课文五、六、七节:
找出与2、3、4节表现相对应的结果的句子?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
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表现
结果
表现
结果
骑在人民头上
给人民当牛马
把名字刻入石头
等着地下的火烧
别人不能活
多数人更好地活
(四)结合全文,思考问题:
1、诗中没有出现鲁迅的名字,我们怎么知道是歌颂鲁迅的?歌颂鲁迅先生
的什么精神?
当
堂
达
标
当
堂
达
标
1、填空:
①本课中最能体现鲁迅精神的诗句有
②对比、反复是这首诗突出的写作特点。第一小节突出了两种对立的人,用________与________对比,全诗中反复的词语如: 全诗中反复的句子如:
③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第一节在全诗的作用是什么?
2、判断下面三句诗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③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
A.对比、反复;比喻;拟人 B.对比、夸张;引用;夸张
C.对比、反复;引用;比喻 D.对比、排比;引用;比喻
3、对下列诗句停顿、括号内感情处理错误的一项是( )
A.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嘲讽)
B.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赞颂)
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热情赞颂)
D.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痛恨、嘲讽)
4、第四节中"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因为这种人特别自私,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B.因为这种人侵害别人的利益,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C.因为这种人为满足个人的穷奢极侈,欺压剥削别人,侵害别人利益,
别人就不能好好活着。
D.因为他是人民的敌人,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5、诗第三节中"不朽"的引号在句里起什么作用( )
A.表示假设和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和引用
C.表示反语和否定 D.表示着重和强调
学
习
总
结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