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集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生成教案中班生成活动教案:花样面食设计意图:在美工活动中,幼儿对捏泥的兴趣非常之高,尤其喜欢模仿大人包饺子、做花卷等。一次角区活动中,我听到一位小朋友说:“真想自己动手包饺子,可是妈妈就是不让,要是能让我自己试试就好了。”孩子一句无意的话引起了我的许多遐想,让我感触很多。在成人眼中或许会认为孩子只是浪费粮食,添忙而已。但却忽视了孩子会从中得到更多的体验,既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又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及创新意识,从而满足幼儿在劳动中获取快乐情感的情绪。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利用面粉及其辅助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面点。2、通过实践操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3、在活
2、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及分享劳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辅助材料:花生米、绿豆、红豆、豆沙、肉松、枣等2、辅助用具:面板、盘子等3、事先掌握捏、撮圆等技巧4、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洗手活动过程:1、出示精美面食,引起幼儿兴趣提问:(1)桌子上有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2)平常吃的面食是谁做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试?”(点评:教师运用已做好的面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幼儿动手制作的积极性)2、介绍备好的材料导语:“小朋友,你们知道做面食需要哪些材料吗?”(点评:引导幼儿知道材料的用途,为制作面食做好铺垫)3、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导语:“如果让你当小设计师,你想用什么材料设计
3、小面点呀?”(点评:通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拓宽幼儿的想象空间,以便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力)4、幼儿制作,教师进行指导(1)启发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提醒幼儿注意节约。(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面食。(点评:幼儿制作中,教师随时鼓励有创意、有新意的幼儿,肯定幼儿的想法,拓展幼儿思路,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5、欣赏作品,进行评价(1)幼儿自评:“请介绍自己的作品,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2)幼儿互评:“选出你喜欢的作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问问小伙伴的想法”(3)教师讲评:鼓励有创意的幼儿,赞美每件作品的优点。与幼儿交流,帮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的知识,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劳
4、动。延伸活动将面食送入伙房加工蒸熟,让幼儿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点评:这一环节设置十分有必要,能帮助幼儿更进一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幼儿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真正在活动中受益)中班生成活动:下雨啦生成背景:下雨啦!孩子们跑出教室,来到走廊上,他们一个个抬着小脑袋,用好奇的眼睛望着天空,雨滴滴在他们的小脸蛋上,凉凉的。孩子们禁不住伸出小手,雨滴把他们的小手打湿了,孩子们高兴的跳了起来,笑声回荡在走廊里。“你们知道小雨点是什么样子的吗?”我的问题一下子把孩子们难倒了,孩子们都摇着小脑袋说:“不知道。”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于是我生成了此活动。 一、活动目标:1、能通过自己的想像画出下雨
5、时的情景。 2、培养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散文:下雨啦、蜡笔,轻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儿歌,引出课题。 1、师:“你听到散文里有谁?” 2、“他们都让小雨干了些什么事?” 3、“下雨的时候,小朋友去干什么了?” (二)、激发幼儿把散文里的情景画下来。1、师:“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下来?”2、“请你想一想,下雨的时候还有谁也会来?”(三)、幼儿作画,鼓励幼儿画的和别人不一样。(四)、作品展示:教师讲评幼儿作品,并进行展示。四、活动反思:本次美术活动中,我利用了一段生动有趣的散文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在活动中
6、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让孩子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中班生成主题活动教案:动物,我们的朋友孩子与动物有着天然之缘,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常与昆虫对话.他们聆听动物故事,怀抱毛茸茸的动物玩具,翻看各种动物卡片与图书触目所见,随处有动物。孩子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与好奇。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然而现实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又离孩子很远。孩子并不能时时接触,充分了解,真正走进现实的动物世界。如果将动物的奇闻趣事及有关的知识讲给孩子听,只能给他们留下一些记忆的印痕,并不能使他们获得建构式的发展。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学习脉络中,我们选择小乌龟这一容易获得的资源,让小乌龟以来宾的身份走进孩
7、子的生活,走进孩子主动学习的情景,成为他们饲养照顾的宠物、经常观察的对象、游戏、表达、表现的主角。在直接作用而不是单纯讲解、传授的各种学习活动中,孩子不但熟悉乌龟,亲近乌龟,而且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了解乌龟,走进小乌龟的生活世界。在孩子有了这样的学习体验,尝试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后,我们又引领孩子进入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去结识更多的动物朋友,让孩子自主地认识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孩子以真善美的心灵去体验动物的生活、动物的喜怒哀乐。我们期待着,孩子不但本能地喜爱动物,还能自觉的关注动物,善待动物,真诚地理性地对待每一个朋友。环境创设1、请有条件的幼儿带一种小动物入园。2、自然区按小组设置
8、四处养乌龟的地方。提供饲料,实施护龟计划。3、将幼儿自带的动物玩具聚集在教室一角,成为动物之家。4、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简单的操作图,或将幼儿活动材料的相关图片,作为幼儿进行制作活动的提示展示制作活动的作品。5、室内装饰和摆设以动物形象、森林情境为主。家园共育1、将幼儿收集的有关动物的资料汇总布置成专栏,供幼儿交流学习。2、将主题说明和家园共育以恰当的方式(如,给家长的信)告知家长,以便于家长理解这一主题的意义与要求,主动配合教育。3、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利用各种资源(图片、图书、光碟、下载)等查阅动物的资料,和孩子一起收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专题电视节目。4、收集动物自我保护和保护环境方面的资料,丰富
9、有关的知识。5、家长可以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动物园参观,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给孩子将讲讲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6、带一件动物玩具或有动物标记的包装盒等来园。相关区域1、阅读区提供有关动物的系列图书十万个为什么我是这样长大的给幼儿阅读,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一些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阅读故事地球招聘清洁工动物朋友2、表演区歌表演猴子学样能够大方的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在表演中对动物的动作和表情进行创编。提供指挥棒等,幼儿合作排练训兽师和动物,合作体现角色的关系。3、语言区提供会游动的小岛的图片,供幼儿排图讲述新故事。提供动物聚会的图片,指导幼儿连贯讲述.搜集动物明星的材料,供幼儿
10、讲述.4、美工区在美工区制作动物模仿秀活动的头饰.提供各色彩纸,进行盒子变变变的制作活动。用彩泥,塑造各种动物形象。提供彩色糨糊,制做合印画。展出隐身动物活动中的作品,给隐身动物活动提供材料与道具。引导幼儿创造性的绘画。5、科学区动物拼图提供25-26页的防身绝招,找出图中的动物。6、益智区展出有关动物应聘的材料,让幼儿感知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拼图游戏动物棋,理解游戏规则,巩固对动物的认识。幼儿园中班生成主题活动:奇妙的蛋一、主题的产生一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带着小朋友一起参观菜市场,菜市场里菜琳琅满目,孩子们兴奋地左顾右盼。突然,刘聪伟小朋友兴奋地指着前边的摊位叫起来:“看,那边有许
11、多蛋!”一时间,孩子们都被那些大小、颜色各异的蛋吸引过去,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个蛋好大呀!”“这是鹅蛋,我吃过鹅蛋,妈妈说吃了鹅蛋,就会长成鹅蛋脸,可漂亮了。”“这些蛋都小小的,是什么蛋呢?”“这是鹌鹑蛋,我吃过的。”王凌豪和杨钰雷边讨论边忍不住伸手过去摸一个个光溜溜的蛋。“小心,蛋要弄破的。”刘笑懂事地拦着他俩说。 我听着孩子们的话,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法:这不是让孩子们观察、探索各种各样的蛋的好机会吗?于是,围着蛋贩的小摊,孩子们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幼儿对蛋的兴趣进一步被激发起来,一个有关“蛋”的主题活动开始了。二、主题的价值在成人的眼里,“蛋”似乎十分简单。可是,在孩子的眼里“蛋”是
12、一个神秘的世界,它是一个迷,是一首诗,更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幼儿对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蛋的认知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蛋的结构、孵化等知识并不了解,所以,幼儿可以从家长、同伴、书上和网上等多种途径来获得有关蛋的知识。另外,在“认识蛋的种类”“蛋的孵化”“做有关蛋的小实验”“品尝蛋制品”“蛋壳制作”等活动中,不仅可以追随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发展。三、主题总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能用各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蛋的种类、结构及孵化等。2、能用交流、谈话、实验和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表征。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13、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及创造能力;感受愉快的情绪,体验成功的乐趣。四、主题的实施活动一:蛋的种类 菜市场里的蛋品种齐、数量多,是孩子们认识各种蛋的最佳场所,于是菜市场变成了“课堂”。孩子们围着专卖蛋的摊位,看着那么多形状、大小、颜色各异的蛋,纷纷议论着:“这边箩筐里的蛋大,那边的要小一点。”“蛋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这是白的,这是淡黄的,这是橙色的,还有花的呢。”“这是大大的鹅蛋,长成鹅蛋脸最漂亮。”“这里都是鹌鹑蛋,我吃过的。”“老师,那边装在盒子里还用纸包着的是什么蛋呀?”陈澄边拉我的手边指着问。我肩膀一耸,手一摊,示意不知道。她先是一愣,接着眼珠骨碌一转,就问起了卖蛋的阿姨:“阿姨,这用纸
14、包着的是什么蛋呀?”阿姨是个热心人,向孩子介绍说是皮蛋,并介绍了制作皮蛋的过程。经陈澄这么一问,加上阿姨热情的解释,孩子们胆子大起来了,与阿姨主动交谈着。天天指着特别大的一个鸭蛋问:“阿姨,这个是鹅蛋,怎么和鸭蛋放在一起了?”阿姨凭经验告诉小朋友:“这是鸭蛋,是一个双黄蛋。”天天追问:“什么是双黄蛋?”阿姨告诉小朋友说:“打开蛋壳就能看见里面有两个蛋黄,就像你们看见双胞胎一样,要是用这样的蛋孵小鸭就能孵出两只小鸭。”我及时表扬了天天观察仔细、大胆勇敢。活动二、蛋的结构孩子们对双黄蛋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将双黄蛋带回了幼儿园。孩子们很好奇,急着打开看看。我找来了透明的玻璃杯,分别磕开了两个蛋,一个
15、是双黄蛋,一个是单黄蛋。当磕开的蛋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时,李烨马上激动地说:“我知道了,双黄蛋里有两个蛋黄。”“蛋黄旁边怎么有水呢?”点点好奇地问。胡嘉丽抢着说:“才不是水呢,是蛋清,我妈妈用蛋清拌珍珠粉涂在脸上,能美容的。”莹莹高兴地说:“我也知道,奶奶将鸡蛋煮熟了给了吃,熟了蛋清就会变成白白的。”活动三、蛋的孵化这几天区域角陈列了由家长、老师收集来的各种蛋,有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子蛋从孩子们的议论中我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已转向蛋的孵化了。随之而来的一连串问题是:是不是每一个蛋里都有小宝宝呢?蛋里的小宝宝什么时候才会出来?蛋里的宝宝被关在壳里会闷死吗?一个蛋里能跑出几只小鸡呢?针对这些疑
16、惑,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鼓励孩子将问题带回家找答案。尔后,我找了VCD“蛋的孵化”。逼真的动画展现了蛋的孵化全过程,孩子们看着、讨论着,兴奋不已。我发现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蔡璿冰说:“我阿姨在鸭场工作,我看见过鸭妈妈也是坐在蛋上面孵小鸭的。”一会儿天天好奇的叫起来:“蛋壳里面有一只小鸡了!”我马上提示道:“对,天天看得很仔细,那你们再看看蛋黄变成了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的神情更专注了,有目的地观察着。陈澄碰碰旁边的王凌豪说:“蛋黄变成了小鸡的肚子了。”冬冬用手比划着说:“蛋黄变小变小就成了小鸡的肚子了。”孩子们揭开了这个秘密,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不约而同地喊:“鸡宝宝快出来
17、了!”我提醒幼儿安静下来往后看,后面的画面证实了孩子们的发现:蛋黄是用来长体内器官的。这时的孩子们等待着鸡出壳,一个声音冒出来大声问道:“老师,小鸡怎么还不出来呀?”“嘘,别吓着鸡宝宝。”我轻声地对孩子们说。屏幕上小鸡正一点一点地用嘴巴啄着蛋壳。活动室里一片安静,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当看到小鸡快要啄开蛋壳时,孩子们就“加油,加油!”地帮小鸡使劲。终于小鸡的爪子勾住蛋壳向外一蹬,小鸡破壳而出,活动室里一片欢呼。是不是所有的蛋都能孵出小鸡来呢?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现在孩子们都知道:平常我们吃的鸡蛋是孵不出小鸡宝宝的,只有鸡爸爸和鸡妈妈共同生下的蛋才能孵化。活动四、有关蛋的实验
18、围绕“蛋”的主题,孩子们萌发了越来越强烈的探究欲望,如怎么使站起来?怎样分辨生蛋与熟蛋?蛋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有什么方法使蛋浮起来?鸡蛋煮熟需要多少时间?整理孩子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我们在探索区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如生熟鸡蛋、透明烧杯、盐、温水和积木等,让孩子们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他们的探究欲望在探索区得到了满足,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摇一摇,听一听,就可以分辨出是生蛋还是熟蛋;在温水里加盐能使生蛋浮起来等等。活动五、蛋做成的食物孩子们研究蛋的热情仍然持续着,不过又转到了蛋做成的食物上。孩子们知道的还真多,说出了15种蛋制食品,有皮蛋、蛋糕、蛋卷、蛋松调皮的胡志荣提议想尝尝各种蛋的味道,于是就有了一
19、个蛋制食品品尝会。孩子们带来了与爸妈共同制作或购买的蛋制品,蛋香味弥漫了整个活动室。孩子们在轻松的乐曲声中品尝着,自由结伴轻声地交谈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沉浸在欢乐之中。活动六、蛋壳制作在举办蛋制品品尝会时,我和孩子们收集了一些碎蛋壳,与食堂联系收集了一些只磕开一个小洞的各种蛋壳。这些漂亮的蛋壳按类别摆放在美工区里,不同寻常的蛋壳勾起了孩子动手创作的欲望。杨嘉健用它做不倒娃娃,笑笑找来皱纹纸、双面胶打扮蛋宝宝,程乾直接用水彩笔在蛋壳上作画,还有几个小朋友将橡皮泥粘在蛋壳上做成小兔、小熊、小猪和小猫,还自编自演地玩起了“小能请客”的游戏。我和孩子们一起利用活动室角落里,布置了一个“蛋娃娃”专栏
20、许多孩子加入进来 ,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多,把活动室装扮得越来越美。活动反思“蛋”的主题活动持续了将近三周。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深深地为孩子们的主动探索精神所感动,也领悟到了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同时,我们地在师生共同建构活动的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来自幼儿的信息有了新的认识,它是实现幼儿自主学习、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 1、将幼儿兴趣、需求与活动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在当前活动中的即时反应,有的是因个性差异所产生的不同关注点。教师研究幼儿的兴趣时,应考虑每个幼儿为达到目的需要什么经验,思考“接下来孩子会做什么”,敏感地从幼儿兴趣中发现对幼儿发展
21、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教育目标。教师此时的任务是揣摩、研究孩子的行为,思考个别孩子的关注点能否发展成全体孩子的兴趣?能否激活孩子原有的认知经验?从而将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与活动内容有机整合起来,让孩子形成新的认知经验。2、运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使教育活动与幼儿的自主活动相结合。教师要重视来自每个幼儿的信息反馈,包括一个动作、一句话,从中发掘出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教师在分析个体幼儿的兴趣需求时,要设想采用什么相应的方式给以满足。如:由于受条件限制,蛋孵化的过程难以让孩子观察到,我们就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之满足;举办一个“蛋制品品尝会”来扩展幼儿对蛋的认识,至于蛋的种类与结构,
22、我们并没有去直接指导,而是由孩子自己发现进而得以满足。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们积极接受来自幼儿的信息并将它转化为幼儿能够理解的信息,再归还给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中班综合奇妙的蛋教案一、主题一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带着小朋友一起参观菜市场,菜市场里菜琳琅满目,孩子们兴奋地左顾右盼。突然,刘聪伟小朋友兴奋地指着前边的摊位叫起来:“看,那边有许多蛋!”一时间,孩子们都被那些大小、颜色各异的蛋吸引过去,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个蛋好大呀!”“这是鹅蛋,我吃过鹅蛋,妈妈说吃了鹅蛋,就会长成鹅蛋脸,可漂亮了。”“这些蛋都小小的,是什么蛋呢?”“这是鹌鹑蛋,我吃过的。”王凌豪和杨钰雷边
23、讨论边忍不住伸手过去摸一个个光溜溜的蛋。“小心,蛋要弄破的。”刘笑懂事地拦着他俩说。我听着孩子们的话,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法:这不是让孩子们观察、探索各种各样的蛋的好机会吗?于是,围着蛋贩的小摊,孩子们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幼儿对蛋的兴趣进一步被激发起来,一个有关“蛋”的主题活动开始了。二、主题的价值在成人的眼里,“蛋”似乎十分简单。可是,在孩子的眼里“蛋”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它是一个迷,是一首诗,更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幼儿对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蛋的认知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蛋的结构、孵化等知识并不了解,所以,幼儿可以从家长、同伴、书上和网上等多种途径来获得有关蛋的知识。另外,在“认识蛋的种类”“蛋
24、的孵化”“做有关蛋的小实验”“品尝蛋制品”“蛋壳制作”等活动中,不仅可以追随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发展。三、主题总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能用各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蛋的种类、结构及孵化等。2、能用交流、谈话、实验和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表征。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及创造能力;感受愉快的情绪,体验成功的乐趣。四、主题的实施活动一:蛋的种类菜市场里的蛋品种齐、数量多,是孩子们认识各种蛋的最佳场所,于是菜市场变成了“课堂” 。孩子们围着专卖蛋的摊位,看着那么多形状、大小、颜色各异的蛋
25、纷纷议论着:“这边箩筐里的蛋大,那边的要小一点。”“蛋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这是白的,这是淡黄的,这是橙色的,还有花的呢。”“这是大大的鹅蛋,长成鹅蛋脸最漂亮。”“这里都是鹌鹑蛋,我吃过的。”“老师,那边装在盒子里还用纸包着的是什么蛋呀?”陈澄边拉我的手边指着问。我肩膀一耸,手一摊,示意不知道。她先是一愣,接着眼珠骨碌一转,就问起了卖蛋的阿姨:“阿姨,这用纸包着的是什么蛋呀?”阿姨是个热心人,向孩子介绍说是皮蛋,并介绍了制作皮蛋的过程。经陈澄这么一问,加上阿姨热情的解释,孩子们胆子大起来了,与阿姨主动交谈着。天天指着特别大的一个鸭蛋问:“阿姨,这个是鹅蛋,怎么和鸭蛋放在一起了?”阿姨凭经验告诉小
26、朋友:“这是鸭蛋,是一个双黄蛋。”天天追问:“什么是双黄蛋?”阿姨告诉小朋友说:“打开蛋壳就能看见里面有两个蛋黄,就像你们看见双胞胎一样,要是用这样的蛋孵小鸭就能孵出两只小鸭。”我及时表扬了天天观察仔细、大胆勇敢。活动二、蛋的结构孩子们对双黄蛋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将双黄蛋带回了幼儿园。孩子们很好奇,急着打开看看。我找来了透明的玻璃杯,分别磕开了两个蛋,一个是双黄蛋,一个是单黄蛋。当磕开的蛋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时,李烨马上激动地说:“我知道了,双黄蛋里有两个蛋黄。”“蛋黄旁边怎么有水呢?”点点好奇地问。胡嘉丽抢着说:“才不是水呢,是蛋清,我妈妈用蛋清拌珍珠粉涂在脸上,能美容的。”莹莹高兴地说:“我也
27、知道,奶奶将鸡蛋煮熟了给了吃,熟了蛋清就会变成白白的。”活动三、蛋的孵化这几天区域角陈列了由家长、老师收集来的各种蛋,有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子蛋从孩子们的议论中我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已转向蛋的孵化了。随之而来的一连串问题是:是不是每一个蛋里都有小宝宝呢?蛋里的小宝宝什么时候才会出来?蛋里的宝宝被关在壳里会闷死吗?一个蛋里能跑出几只小鸡呢?针对这些疑惑,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鼓励孩子将问题带回家找答案。尔后,我找了VCD“蛋的孵化”。逼真的动画展现了蛋的孵化全过程,孩子们看着、讨论着,兴奋不已。我发现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蔡璿冰说:“我阿姨在鸭场工作,我看见过鸭妈妈也是坐在蛋上面
28、孵小鸭的。”一会儿天天好奇的叫起来:“蛋壳里面有一只小鸡了!”我马上提示道:“对,天天看得很仔细,那你们再看看蛋黄变成了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的神情更专注了,有目的地观察着。陈澄碰碰旁边的王凌豪说:“蛋黄变成了小鸡的肚子了。”冬冬用手比划着说:“蛋黄变小变小就成了小鸡的肚子了。”孩子们揭开了这个秘密,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不约而同地喊:“鸡宝宝快出来了!”我提醒幼儿安静下来往后看,后面的画面证实了孩子们的发现:蛋黄是用来长体内器官的。这时的孩子们等待着鸡出壳,一个声音冒出来大声问道:“老师,小鸡怎么还不出来呀?”“嘘,别吓着鸡宝宝。”我轻声地对孩子们说。屏幕上小鸡正一点一点地用嘴巴啄着蛋
29、壳。活动室里一片安静,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当看到小鸡快要啄开蛋壳时,孩子们就“加油,加油!”地帮小鸡使劲。终于小鸡的爪子勾住蛋壳向外一蹬,小鸡破壳而出,活动室里一片欢呼。是不是所有的蛋都能孵出小鸡来呢?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现在孩子们都知道:平常我们吃的鸡蛋是孵不出小鸡宝宝的,只有鸡爸爸和鸡妈妈共同生下的蛋才能孵化。活动四、有关蛋的实验围绕“蛋”的主题,孩子们萌发了越来越强烈的探究欲望,如怎么使蛋站起来?怎样分辨生蛋与熟蛋?蛋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有什么方法使蛋浮起来?鸡蛋煮熟需要多少时间?整理孩子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我们在探索区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如生熟鸡蛋、透明烧杯、盐、温水
30、和积木等,让孩子们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他们的探究欲望在探索区得到了满足,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摇一摇,听一听,就可以分辨出是生蛋还是熟蛋;在温水里加盐能使生蛋浮起来等等。活动五、蛋做成的食物孩子们研究蛋的热情仍然持续着,不过又转到了蛋做成的食物上。孩子们知道的还真多,说出了15种蛋制食品,有皮蛋、蛋糕、蛋卷、蛋松调皮的胡志荣提议想尝尝各种蛋的味道,于是就有了一个蛋制食品品尝会。孩子们带来了与爸妈共同制作或购买的蛋制品,蛋香味弥漫了整个活动室。孩子们在轻松的乐曲声中品尝着,自由结伴轻声地交谈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沉浸在欢乐之中。活动六、蛋壳制作在举办蛋制品品尝会时,我和孩子们收集了一些碎蛋壳,与
31、食堂联系收集了一些只磕开一个小洞的各种蛋壳。这些漂亮的蛋壳按类别摆放在美工区里,不同寻常的蛋壳勾起了孩子动手创作的欲望。杨嘉健用它做不倒娃娃,笑笑找来皱纹纸、双面胶打扮蛋宝宝,程乾直接用水彩笔在蛋壳上作画,还有几个小朋友将橡皮泥粘在蛋壳上做成小兔、小熊、小猪和小猫,还自编自演地玩起了“小能请客”的游戏。我和孩子们一起利用活动室角落里,布置了一个“蛋娃娃”专栏,许多孩子加入进来 ,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多,把活动室装扮得越来越美。活动反思“蛋”的主题活动持续了将近三周。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深深地为孩子们的主动探索精神所感动,也领悟到了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同时,我们地在师生共同建构活动的过程中,如
32、何正确把握来自幼儿的信息有了新的认识,它是实现幼儿自主学习、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1、将幼儿兴趣、需求与活动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在当前活动中的即时反应,有的是因个性差异所产生的不同关注点。教师研究幼儿的兴趣时,应考虑每个幼儿为达到目的需要什么经验,思考“接下来孩子会做什么”,敏感地从幼儿兴趣中发现对幼儿发展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教育目标。教师此时的任务是揣摩、研究孩子的行为,思考个别孩子的关注点能否发展成全体孩子的兴趣?能否激活孩子原有的认知经验?从而将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与活动内容有机整合起来,让孩子形成新的认知经验。2、运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使教育活动与幼儿的自主活动相结合。教师要重视来自每个幼儿的信息反馈,包括一个动作、一句话,从中发掘出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教师在分析个体幼儿的兴趣需求时,要设想采用什么相应的方式给以满足。如:由于受条件限制,蛋孵化的过程难以让孩子观察到,我们就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之满足;举办一个“蛋制品品尝会”来扩展幼儿对蛋的认识,至于蛋的种类与结构,我们并没有去直接指导,而是由孩子自己发现进而得以满足。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们积极接受来自幼儿的信息并将它转化为幼儿能够理解的信息,再归还给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