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全隐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是,伴随着这些变化,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建筑施工中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措施,交通设施存在瑕疵,火灾隐患未及时消除等等。这些问题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整治安全隐患。
二、整治目标
1. 建立及时有效的安全隐患识别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
2. 加强公共建设和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消除交通、消防、环保等重大安全隐患。
3. 加强对建筑行业、企业等单位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人员素质,形成应急管理机制,预防和减轻重大安全事故。
三、整治措施
1. 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全力以赴消除安全隐患。在城市各种基础设施中,建立安全隐患清单,对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实行集中整治;针对建筑施工、交通设施、环保等领域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整改到位。
2.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领导必须严格执法,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的监督力度,对整治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3.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探索有效的安全隐患整治模式。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群众力量的作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统一安全管理标准,形成价值共识,提高整治安全隐患的效率和效果。
4. 落实责任,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各有关部门要明确防范重大安全风险的责任、任务、指标等要求,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合作,形成层层相承、协同配合的工作体系,确保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和整治效果。
四、实施方案
1. 建立安全隐患识别机制。制定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安全标准,对城市公共建设、交通设施、环保等方面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及时识别和消除安全隐患。
2. 建立全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公告栏等各种渠道,向社会大众宣传安全知识和防范意识。
3. 建立全时安全管理。加强对企业、建筑、交通、环保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制定各类安全制度、规范,确保相关部门全力落实。
4. 着重加强安全培训。加强对建筑行业、企业等单位的人员安全培训和交换,提高安全人员的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形成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预防和减轻重大安全事故。
五、工作重点
1. 加强安全隐患监测和整治,针对建筑施工、交通设施、环保等领域中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提高城市安全水平。
2. 制定安全管理政策,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对安全的领导责任,负责针对重点地区的安全隐患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等工作进行全方位安全检查。
3. 完善制度和机制,加强安全培训和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和企业的安全保障意识和能力。
4. 确立分级分区分责,强化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个人之间的责任落实,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