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教学设计
课题摘要
学科
数学
学段
低段
年级
二年级
单元
第六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程名称
《解决问题》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材第84页例6,是解决“租车情境中座位够吗”的实际问题,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解题的步骤比较对、教材呈现的信息比较隐蔽,学生很难从给出的信息中直接获得答案,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口诀表,也会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会根据问题收集所需的信息,会用乘加、乘减以及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根据信息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体验同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生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会用乘加、乘减以及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体验同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一、复习导入
直接说出得数。
问题:直接说出得数,并说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
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解决“坐得下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有多少人坐车”和“客车能坐多少人”)
3. 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4. 要想解决这辆车是否能坐下就得先求什么?
(就要先求“客车能坐多少人”)
5. 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试着把你的想法在主题图上画一画,
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问题:1. 谁能结合这幅图完整地说说你的想法?
2. 谁的想法和他们的不一样?
小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1. 信息相同,问题相同,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算法?
(观察的角度不同)
2. 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要找好1份数和几份数)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
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解决“这些鸡蛋够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3. 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4. 这道题你会解决吗?怎样列式?
2. 一把椅子有3条腿,有25条椅子腿,10个椅子面。工人
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解决“工人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这个问题,
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3.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列个算式说说吧。
4. 他说的对不对?谁和他想的一样也来说说?
作业: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2~3题、
第7题。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 √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六、备注
七:他人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