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现代中美婚姻观念的差异
9
浅谈现代中美婚姻观念的差异
摘 要
二十一世纪的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的两个超大的经济体,且属于不同的政体,中美两国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导致彼此的婚姻观存在诸多差异。中国受封建儒家思想影响比较深,而美国则是受外来思想比较严重。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且互补性很强。本文着重从中美两种文化根源的角度,阐述了中美婚姻观念的不同之处,拓展了人们的认识空间。
关键词:婚姻观念 差异 文化
Abstrac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re the two large economies in the world,they are different form of government ,leading to under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the two countries to each other's views on marriag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Confucianism has been the ideology occupy the field of the orthodox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s undergoing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mpact.Foreign thoughts affect deeply in America's marriage ideas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recent years, .Sino-U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became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also Both Countries are highly complementary in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This essay illust rates some dif ferent view s betw 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marriage ideas in details based on the source of the cultures and thus enlarges eye sight s of people.
Key words: marriage ideas; comparison; culture;
前 言
追溯到原始社会,就有了所谓的婚姻。异性相吸使哺乳动物繁衍生息是自然的法则。因此,婚姻是一种正常且必要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人类的婚姻观念及结合方式也有所不同。中美两国的文化是不同的,尤其是婚姻观念。
美国是一个跨文化社会团,是由多文化群体组成的社会。美国人的基本心态是wonder 和action 的结合体这种心态的特征是, 爱自由独立,喜探究新奇, 富冒险进取; 而我们中国人的心态以concern 为主 是一种关怀、同情的意识。正是基于这两种不同的心态, 人们对婚姻观念的理解也就大相径庭。容易移情别恋是w onder 心态的特征, 而“终身相许”和“相依为命”则体现了concern 心态的要求。
提到中美婚姻,有人形象地比喻:“对中国人来说,结婚更像一种商业活动,所以叫经营婚姻;而对于美国人而言,婚姻更像家家酒,爱到一起翻天覆地,不高兴了就一拍两散。”中国婚姻特点:改革开放前,低质量,高稳定,60%的夫妻婚姻是“凑合型”;之后性观念混乱,离婚潮泛滥,则是低质量,低稳定。而美国人所信奉的既不是严格的单偶制,也不是完全开放的关系,而是对爱情、特殊癖好和多种伴侣关系的包容。
一中美婚姻观念差异的体现
1,1中美两国人择偶方式的不同
1中国人的择偶方式
门当户对(be matched for marriage)是中国自古至的择偶方式, 它出处于《西厢记》。意思是两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适合结亲。《红楼梦》中也有记载“我想他两家也就算门当户对了,一说去自然成功”。门当户对这个观念已经在中国十几亿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拿到改革开放的今日来说,虽然经济突飞猛进,但只有少数接受西方文化的人转变婚姻观念,要求自由,个性。大多数人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束缚。假如自由恋爱选择了对象,首先经过双方父母的同意,倘若双方家庭悬殊太大,父母是不会同意继续交下去。男方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女方父母绝对不会同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良好的物质才能提供稳定的生活。在中国农村,结婚动辄十几万,还有三金(金项链、金耳环、金手镯)没有这些是娶不了媳妇的。城市则是动辄上百万,平均指数上海为最高,约为140万。一档著名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一位女嘉宾说过“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里笑”红遍了网络,符合当下很多女性的心态。
2美国人的择偶方式
自由选择对象在张扬“个性”的美国人的婚姻观念中占主导地位。对于恋爱、择偶,美国青年完全依照自己的喜好。在美国,男女恋爱讲的是两人的互相契合即性格的契合和性的契合,而不计较对方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甚至宗教信仰。父母不会干涉他们的子女,只会给予祝福。经常在报刊,杂志看到征婚启示,中国男人罗列的是他们的成就:学位,职业,经济状况,等等。美国男人罗列的是他们的个人爱好和特点。因为而美国人是在找一个伴侣,一个能兴趣相投,心心相映的人。美国人不重视对方的容貌、身材和年龄;一位漂亮的中国女人嫁给美国人,开玩笑问过她先生,带她出去见朋友等有没有觉得一点骄傲,他倒反问为什么,给他讲了理由后,他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他说我娶你不是因为你所谓的“条件”好,而是觉得我们志趣相当,追求相似的生活,他还说你当然漂亮,但是别人为什么要羡慕我呢?这反映了美国人的择偶方式是按照自己性格爱好,没有过多的在意对方的家庭背景,长相,经济情况。
1.2结婚目的
1命中注定——中国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在中国人眼里似乎是命中注定,不可避免的一件大事。父母将你养育成人,到了一定岁数之后,便要结婚生子,长辈们希望我们有一个风风光光的婚嫁,给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成人的父母一个体面的交待。如果选择不结婚,则会给整个家族丢了面子,在别人眼里也会抬不起头来。像大多数外出务工的人,刚出去一二年,父母便催促其结婚,没有对象的话,到处张罗着物色人选,逼其相亲。很多人顺着传统、伦理道德、父母,只有少部分是为了自己的真实意愿。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繁衍子孙,中国人美其曰为“为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去世前能看到子孙满堂是一个中国人的最大成就和满足,大多数中国人的婚姻,无关爱情。有了家庭,爱人变亲人,最重要是亲情。
1水到渠成——美国
两个人相处融洽水到渠成是美国人的婚姻方式,美国人独立且现实,很少人是为了结婚或者家庭而结婚,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的报告显示,美国有460万异性组成的“非婚家庭”,而这个数字在7年前还只是290万。很多人选择不结婚。美国退休人协会(AARP)调查了40到69岁的单身人士,其中只有8%的人把找结婚对象列为交友约会的理由,49%的人说,他们约会只是想找个可以一起聊天做事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要找个伴。经济情况也是美国考虑的重要原因,希望彼此经济独立,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当被问到婚姻的目的是什么时,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说,它是成年人的“共同幸福和成就感”,而不是“生育和抚养孩子”。
1.3婚礼的不同
1喜庆热闹——中国婚礼
“相亲,断八字,定娉,择日,送嫁,催嫁,迎亲,拜堂,出厅,闹洞房,换花,回车。这是传统的中式婚礼。里面包含了众多的繁文缛节和条条框框,同时也传载了中华文化。因为结婚时人生的头等大事。时至今日,虽说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在中国的乡村,这些基本的仪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年前姐姐结婚,虽然双方是自由恋爱,但是根据农村的习俗,两人要看八字,合则能成,八字不合的话,便不能成,定娉,请媒人,选择黄道吉日定婚嫁的日子,古代的八台大轿迎亲变成今日的豪华汽车,一般宝马,奥迪打头阵,这才显得气派,风光。姐姐出门时,母亲要哭,称为哭嫁,双脚不可落地,否则会带来不详,男方迎亲的时候要披一块红布,等等这些古风俗还是没有改变,让人啼笑是非,又不得不遵守。一些城市的婚礼没有这么繁琐,一般在宴席上完成,请司仪主持婚礼,新郎新娘一般穿西装和婚纱,一场婚礼吃一顿饭基本上就ok。
1庄严神圣——美国婚礼
It all begins with engagement. Traditionally, a young man asks the father of his sweetheart for permission to marry her. If the father agrees, the man later proposes to her. Although most weddings follow long-held traditions, there's still room for American individualism. For example, the usual place for a wedding is in a church. But some people get married outdoors in a scenic spot. A few even have the ceremony while skydiving or riding on horseback! The couple may invite hundreds of people or just a few close friends. They choose their own style of colors, decorations and music during the ceremony. But some things rarely change. The bride usually wears a beautiful, long white wedding dress. She traditionally wears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and something blue." The groom wears a formal suit or tuxedo. Several close friends participate in the ceremony as attendants, including the best man and the maid of honor.
As the ceremony begins, the groom and his attendants stand with the minister, facing the audience. Music signals the entrance of the bride's attendants, followed by the beautiful bride. Nervously, the young couple repeats their vows. Traditionally, they promise to love each other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Finally the minister announces the big moment: "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 You may kiss your bride!"
At the wedding reception, the bride and groom greet their guests. Then they cut the wedding cake and feed each other a bite. Guests mingle while enjoying cake, punch and other treats. Later the bride throws her bouquet of flowers to a group of single girls. Tradition says that the one who catches the bouquet will be the next to marry
二、婚姻观念差异产生的由来
2.1历史渊源的比较
中国是有5000年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国,封建社会长达二三千年之久。 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古代的婚姻家庭影响深厚。在儒家文化“大统一”思想的熏陶之下,两个家庭的融合不仅是夫妻二人单纯的结合,而是整个家庭所有成员参与的融合过程,汉代明确的“夫为妻纲”,“男外女内”。这些伦理道德观念影响至今。“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择偶方式。
美国是个年轻的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联邦共和制国家,多种族,多文化,经济文化程度相对开放,民主自由,独立平等。从一开始就是以资本主义精神建国的,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个人成就和物质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在婚姻观念上相对自由,开放,平等。此外埃默森( R. W. Emerson个人主义和深刻影响了美国人的婚姻观念。
2.2宗教信仰的比较
中美宗教信仰对婚姻观念的的差异(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佛教与人类社会发展“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规则相反,它不主张婚姻,典型的就是抛家弃子、出家修行。
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大多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基督教认为,男人和女人的和谐是根本的和谐,男女要为互善、互爱、相互促进而结合。美国婚姻其中的基督教模式就是:上帝意志决定,为个人利益结合,忠诚互爱到永远。宗教信仰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势必是在婚姻观念有所不同。
2.3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年轻的一代不再受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有了自由选择对象的机会。许多年轻人开始自由恋爱,但到了考虑结婚的时候大多数还是选择“门当户对”。经济状况是女性选择伴侣的首要条件。中国仍是处于发展中国家,中西部地区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很多人则把结婚作为人生的一大跳板,倘若与富裕家庭结合,如重生一般。美国经济发达,受教育水平高,建国历史短,没有封建残余的影响,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男女经济地位差别不大。一般不计较对方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交友、择偶更关注的是趣味相投。
2.4中国的集体主义与美国的个人主义婚姻价值观
中国是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群体,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注重培养和谐,宽容的人际关系,中国家庭成员的行为观念大多数是以家庭这个小集体的利益为中心。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庭成员不是完全平等的,婚姻关系对夫妻双方都是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婚姻已经不属于个人问题,它包含道德,责任,荣誉感等因素。、中国人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新结婚时代》里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了他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传统婚姻观念的精髓,家庭第一,个人幸福微不足道。在这个伟大传统观念影响下,千百年来,无数的相爱之人放弃了终身的爱情和幸福,并因此得到心灵的平静和自慰。而对于集体而言,小家庭自然要让位于集体。自古就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榜样,主流思想宣扬的也是先国后家、先公后私的意识,违反者便会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
美国人崇尚独立自由,其独特的文化渊源,单项式的思维形成了美国家庭价值独立,权利和平等观念,突出个人平等,独立发展和权力意识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在美国社会,主流的观点永远是家庭比工作重要,当工作和家庭发生严重冲突的时候,让的都会是工作。美国人有三种家庭模式:犹太基督教家庭模式、浪漫爱情家庭模式、婚姻家庭理性模式。
三,从中美婚姻观念差异得出的结论
3.1 钱钟书《围城》:“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是爱情的结晶,也是爱情的坟墓,这是国人的惯性思维,最近流行的一个话题“幸福感指数”大多数人反应,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数反而下降了,婚姻直接影响幸福感。中国人对待婚姻像中国男人对女人一样,没有平等的心态,天津妇联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81.7%的人把子女作为维持婚姻的重要因素。多数人混淆了婚姻之后的感情就等同于亲情了。而美国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爱情才是维系婚姻长久的保证。所以我们心态要端正。
3.2《裸婚时代》反应了现代婚姻的现实,第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第二安排怀孕生育的计划,第三解决经济上的困难,第四拒绝围城外的诱惑,第五达成生活理念上的统一。这是80后遇到的种种问题。对待婚姻观念上,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美国人对待婚姻,平等自由,情投意合,能共同生活才是主要目的,而不是金钱之类的身外之物。
结束语
婚姻: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已结婚的状态。男人为女人而婚,女人为自己而嫁。婚姻的本质在于共同相爱、精彩的生活并延续自己的生命。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体系具有不一样的文化价值观,所以中美家庭婚姻观念存在较大差异也是自然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哪种价值观好哪一种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中美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使两国人民对另一国家的价值观从感知到陌生到认知到认可,最后慢慢交融贯通。这对我们更好地了解美国,了解世界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摘 要 1
Abstract 2
前 言 3
一中美婚姻观念差异的体现 3
2.1历史渊源的比较 7
2.2宗教信仰的比较 7
2.3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比较 7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席晓《由中西婚礼习俗看东西方价值观之异同》(《考试周刊》2008年29期)
[2]胡文仲,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姜文华,洪杰. 儒家思想与传统婚丧习俗. 民俗研究,1996,2.
[4]罗秀《简释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南民族大学校刊)
[5][William J Fitzpatrick,Jane Austin’s PRIDE AND PREJUDICE,Simon & Schuster,1964.
[6]Nark Schorer. Pride and Prejudice,Riverside Edition—B1,Boston,1956.
[7]董天冯丽博平玮(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8][新西兰]陈文照. 外国习俗丛书.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9]费正清 美国与中国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10]江宁康 天下与帝国:中美民族主体性比较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王凤玉 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