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44795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68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QAP[20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X石油分公司XX县XX加油站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APY-(X)-014 二0一三年 四月二十三日 WQAP[20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石油分公司XX县XX加油站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XX 评价负责人:XX 审核定稿人:XX 2013年 4月23日 (安全评价机构报告专用章) 前 言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石油分公司XXX加油站委托本公司对铁边加油站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本公司接受委托后成立了本项目安全评价小组(见评价人员名单)。评价小组通过现场勘查、调研、索取有关资料、进行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应用了安全检查表法和事故树法对其系统的安全符合性和安全设施的有效性进行了符合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编制了本报告。 在本次评价中,得到了被评价单位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表示感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石油分公司XXX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目 录 第1章 概述 1 1.1 评价目的 1 1.2 评价依据 1 1.3 评价范围 4 1.4 评价程序 4 第2章 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7 2.1单位概况及主要设备、设施的布局 7 2.2加油站的周围环境及防火距离 9 2.3自然条件 11 2.4加油站工艺流程 12 2.5中石化XXX加油站周围环境及平面布置示意图详见附件(总平面布置图) 12 第3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3 3.1成品油危险特性 13 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8 3.3 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24 3.4重大危险源辨识 26 3.5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总结 28 3.6加油站事故案例介绍 30 第4章 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单元的划分 33 4.1评价单元划分 33 4.2评价方法选择 33 第5章 定性安全评价 37 5.1安全检查表定性评价 37 5.2安全检查表定性评价结果 45 5.3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原因事故树分析 46 第6章 火灾爆炸风险程度定量分析 53 第7章 安全对策措施的建议 60 7.1 安全管理方面 60 7.2加油工艺及设施; 61 7.3其它设施。 61 7.4 整改情况复查 61 第8章 评价结论 63 8.1各单元评价结果 63 8.2申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条件 64 8.3评价结论 65 I 延安维全安全评价有限公司 TEL:0911-8266602 第1章 概述 1.1 评价目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石油分公司XXX加油站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旧)有效期:2009年9月9日至2009年12月31日。依据《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第36号令)第九条之规定,申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必须向发证机关提交“安全评价报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石油分公司XXX加油站委托评价机构依据36号令规定的条件逐项进行评价,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铁边加油站储存、销售过程中设施设备和日常管理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和评估,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提出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为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和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创造条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放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提供参考意见。 本次评价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经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2.《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经营单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3.《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规定的经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2 评价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 5、《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陕西省人代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2号 1.2.2 部门规章制度及文件 1、《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第36号 3、《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 4、《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5、关于印发《陕西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细则(暂行)》的通知 陕安监管发[2007]110号 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的意见》 安监总危化[2007]121号 7、《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 8、《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管二字[2003]38号 9、《陕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陕西省政府令第125号 10、《关于在全省继续推广HAN阻隔防爆技术工作的通知》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陕安监管发[2007]22号) 1.2.3 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 7、《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9、《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1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1、《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2、《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 13、《安全色》GB2893-2008 1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15、《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16、《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 17、《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AQ3010—2007 1.2.4 参考资料 1)《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石油化工出版社) 2)《石油化工风险评价技术》(牟善军、王广亮编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3)《危险品防火》(郑瑞文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4)《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5)《油品储运技术》(胡建华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 1.2.5 本项目企业提供的的有关文件、材料 (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石油分公司XXX加油站现状安全评价合同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石油分公司XXX加油站提供的相关资料 1.3 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仅限于对中石化宜川加油站成品油经营业务范围内安全管理、站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加油工艺及设施、储存设施险源管理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找出其日常经营、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管理漏洞,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最终形成该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凡涉及本项目的环保、质监、消防等方面的问题,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以相关职能部门检查、检测、验收文件为准,供评价时参考。 1.4 评价程序 按照《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管二字[2003]38号)的要求,根据该单位的实际情况,安全评价程序如下: 1.4.1签订合同 本公司接受委托并与被评价单位签订安全评价工作合同。 1.4.2收集资料 组建安全评价组,了解铁边加油站基本的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含以下资料):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土地使用证明或土地租赁合同 (3)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4)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5)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经安监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的安全资格证书 (6)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 (7)经营和储存场所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或《消防检查意见书》 (8)防雷检测报告 (9)应急救援预案 (10)安全责任制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1.4.3现场检查和评价 (1)现场检查加油站与周边设施及内部设施之间安全距离,查验被评价单位所提供的文件或合同复印件的真实性;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可能影响的范围; 1.4.4划分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针对危险、有害因素及现场情况,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对现场设施、装置、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评价,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 1.4.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评价情况,提出管理和技术对策措施:(1)管理方面(制度、组织、人员)的对策措施;(2)仓储场所、仓库建筑、设施、装置、消防与电器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1.4.6复查、确认 针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措施进行复查,并做出结论。 1.4.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总结各单元评价结果,得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第2章 被评价单位的基本情况 2.1单位概况及主要设备、设施的布局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石油分公司XXX加油站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丹州镇范湾村向西1公里处。该站坐北向南,北靠山体,南邻309国道,距离加油站约29米;东侧为宜川县畜禽定点屠宰有限公司,距加油站埋地油罐为20米;西侧为居民住宅,距离加油机22米;加油站区东、西、北三面均有围墙与站外阻隔。 周边环境距加油站区距离全部符合要求。 该站主要经营汽油、柴油。罐区设置直埋地下卧式油罐4个:2个汽油罐,一个93#汽油罐,容量为30m³,一个97#汽油罐,容量为30m³;2个柴油罐,容量均为30m³。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的规定,柴油折半计入汽油容量,该站总储量为90m³,根据加油站等级划分标准,该站属二级加油站。 加油站设备有税控燃油加油机2台,型号:THCW2044A2。加油机两台一排,分布2条车道。站区分开设置两个车辆进出站口,油罐区、加油区分开布置。 表2.1 加油站基本情况表 加油站名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石油分公司XXX加油站 加油站地址 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丹州镇范湾村向西1公里处 负责人 封永台 联系电话 15991109170 企业类型 集体企业 总资产(万元) 五十万圆整 主要负责人 唐鹏 安全管理人数 3 员工人数 7 经营品种 汽油、柴油、 技术管理人数 2 汽油储量(m3) 60 用地面积(m2) 1708 柴油储量(m3) 60 建筑面积(m2) 462 加油站级别 二级站 加油站 周围环境 东侧 宜川县畜禽定点屠宰有限公司,距加油站20米 西侧 居民住宅,距加油站22米 南侧 南侧为309国道,距加油站29米 北侧 山体 罩棚有效高度 9米 建筑物 名 称 面 积(m2) 站房 90 罩棚 180 储油罐 油品名称 单罐容积(m3)×个 柴油 30×2 汽油 30×2 储油罐类型 采用5mm钢板制作的卧式钢制油罐,埋地设置 油罐基本状况 油罐入孔设置操作井,外表面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绝缘保护层,顶部覆土厚度0.7米出油结合管设在入孔盖上,油罐进油管伸入罐内距罐底0.15米处,量油帽下部结合管距罐底0.2米。 加油机 税控燃油加油机2台。 型号:THCW2044A2;电源电压:AC 380V;最大允许误差:±0.30%; 最小被测量:5L;进口真空度:≥54kPa;税控功能合格证编号:Exdmb 11 TA3; 防爆合格证号:CNEX10.2125 ; 流量范围:(4.5-70)L/min; 环境温度:-25℃-55℃; 适用油品:柴油/汽油; 最小被测量的最大允许误差:±0.50% 加油岛 加油岛宽度1.2米,距地坪高度0.2米, 工艺系统 采用密闭式卸油,输油软管直径60mm,室外设置2台自吸式加油机,油管采用无缝钢管管沟埋地设置,未穿越站房等建筑物,未与电缆沟、排水沟交叉;柴、汽油通气管分开设置。 电气装置 防雷 检测合格 防静电 检测合格 供配电 符合标准 消防器材 名 称 型号、规格 数量 状 况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8kg 4 良好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35kg 2 良好 灭火毯 块 6 良好 消防沙 m3 3 良好 消防桶 个 5 良好 消防锨 把 5 良好 安全警示标志 油罐区:“油库重地、严禁烟火”;“顾客止步“ 加油区:“严禁烟火”、“禁打手机”、“熄火加油”“火警119”“禁止吸烟” 进站口:“进站须知” 营业室:“员工须知”“安全生产禁令” 主要管理 制度名称 1. 加油站消防安全制度 10. 加油工操作规程 2. 安全检查制度 11.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3. 明火管理制度 12. 应急救援预案 4. 消防器材管理制度 13. 夜间安全值班管理制度 5. 加油站设施定期检查制度. 14. 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6. 安全培训制度 15. 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7. 站长岗位责任制 16. 加油员的安全职责 8. 安全员岗位责任制 17. 安全隐患整改消号出入库管理制度 9. 加油站卸油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体系 是否制定合理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是 是否成立应急救援机构、配备应急救援人员:是 是否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器材:是 是否按计划进行过应急演练:是 应急照明:配电室、罩棚下方缺少应急照明 应急电源:备用发电机,排烟口没有安装阻火器 2.2加油站的周围环境及防火距离 2.2.1周边环境分析 中石化XXX加油站位于宜川县丹州镇范湾村向西1公里处,交通条件便利,在有利于日常经营的同时,安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2.2.2周边防火距离 表2.2 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单位:m) 级 别 项 目 埋 地 油 罐 通气管 管口 加油机 一级站 二级站 三级站 标准 实测 标准 实测 标准 实测 标准 实测 标准 实测 重要公共建筑 50 50 无 50 50 无 50 无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30 25 无 18 18 无 18 无 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 一类保护物 25 20 无 16 16 无 16 无 二类保护物 20 16 无 12 12 无 12 无 三类保护物 16 12 20 10 10 10 10 22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25 22 无 18 65 无 18 无 其它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立方米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18 16 无 15 15 无 15 无 室外变配电站 25 22 无 18 18 无 18 无 铁 路 22 22 无 22 22 无 22 无 城市道路 快速路、主干路 10 8 29 8 8 32 6 13 次干路、支路 8 6 无 6 6 无 5 无 架空通信线 国家一 、二级 不应跨越加油站,且不应小于1倍杆高 不应小于1倍杆高 无 不应小于5m 不应小于5m 无 不应小于5m 无 一 般 不应小于5米 不应小于5m 25 不应小于5m 不应小于5m 20 不应小于5m 30 架空电力线路 1.5倍杆高 1倍杆高 25 不应跨越加油站,且不应小于5m 不应跨越加油站,且不应小于5m 31 不应跨越加油站,且不应小于5m 无 注:计算间距的起讫点按GB 50156-2002(2006年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 2.3自然条件 宜川县地处渭北高原、黄河沿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川原相间,分为三个地貌区:黄河沿岸为薄层黄土覆盖的石质丘陵区;县川河以北为黄土破碎塬区;西南部为丘陵土石山区。 属暖温带半干旱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区域性小气候明显,西南林区凉爽湿润,东部黄河沿岸炎热干燥。 年平均气温9.9℃、 极端气温39.9℃、-22.4℃,无霜期167天,年均降水量571毫米,年日照2436小时。 XXX加油站地处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区,四季冷暖分明,夏短冬长。主要气候条件如下: 年平均气温:9.5℃ 极端最高气温:39.5℃ 极端最低气温:-25.4℃ 最热月平均气温:23.0℃ 最冷月平均气温:-10.2℃ 当地主导风向:西北 最大风速:15.0 m/s 年平均风速:1.8m/s 年平均降水量:561.9mm 年最大降水量:669.4mm 日最大降水量:139.9mm 年平均蒸发量:1576.4mm 最大积雪深度:17.0cm 最大冻土深度:80cm 年平均相对湿度:60.0% 年平均气压:895.9hPa 年平均雷、爆日数:16.5d 年平均沙尘暴日数:5.0d 年平均雾日数:10.3d 2.4加油站工艺流程 1)卸油:运油罐车进站后通过快速接头接通进油管线,打开阀门,油品自然流入对应牌号的油品储罐内,每个贮油罐设置1个密闭卸油孔,1个通气孔管。 2)加油:加油时启动相应的加油机向车辆加油。加油枪为自封式,流量不大于50L/min,可防止车辆油箱外溢。 3)加油站内工艺管道均埋地附设,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渗漏措施。与油罐连接的进油管、通气管坡向油罐且坡度不小于0.2%,油品管道的设计压力不小于0.6MPa,管道外壁符合有关防腐要求,通气管口安装呼吸阀。 卸油工艺 加油工艺 运油车 密闭卸油口 埋地储油罐 加油机 用户油箱 2.5中石化XXX加油站周围环境及平面布置示意图详见附件(总平面布置图) 第3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1成品油危险特性 加油站储存、经营成品油主要有汽油、柴油,其中汽油、柴油属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挥发、易流动、易燃烧、易爆炸、有毒等危险特性,此处以汽油为例说明成品油的危险特性: 1)易燃性:油品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点火源即发生燃烧。易燃液体闪点越低,发生燃烧危险性越大。汽油的闪点(-50℃)很低,常温下容易挥发出易燃的油蒸气,其着火所需的能量极小,具有高度的易燃性。 2)易爆性:油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达到一定混合比例范围时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爆炸的危险性取决于爆炸下限和爆炸范围。爆炸下限越低或爆炸范围越宽,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如汽油的爆炸下限极低,混合气体中汽油蒸汽浓度达到1.3%,在极小的点火能量下即可引起混合气体爆炸。 3)毒害性:油品蒸汽具有一定的毒性。油蒸气经人口、鼻进入呼吸系统,使人体器官受害而产生急性和慢性中毒。空气中汽油蒸汽含量为0.28%时,经过4~12分钟,人便会感到头晕,含量达到1.13%~2.22%时,便会发生急性中毒,使人难以支持;当油蒸汽含量更高时,会使人立即昏倒,失去知觉,甚至有生命危险。油蒸汽的慢性中毒会使人产生头晕、疲倦和嗜睡等症状,经常与油品接触的皮肤会产生脱脂、干燥、皮炎和局部神经麻木。 4)挥发性:油品在较低的气温下就能蒸发,如1kg汽油大约可蒸发0.4立方米的汽油蒸汽,柴油在常温下蒸发得慢一些。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速度加快。这些蒸发出来的油蒸汽,相对密度较大,且不易扩散,积聚在空气不流通的低部位或低洼处。当油蒸气与空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极易发生燃烧爆炸。 5)静电性:油品为非极性物质,电阻率高(汽油、柴油的电阻率一般在1010~1015Ω.cm之间),导电性能差,积累电荷的能力较强。在管道输送、灌装等过程中,由于摩擦易产生静电。当油品所带静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电火花,如果静电火花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气的最小点火能量时,就会立即引起燃烧和爆炸。如汽油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1~0.2毫焦,而油品在装卸、灌装、泵送等作业过程中,由于流动、喷射、过滤、冲击等缘故所产生的静电电场强度和油面电位,往往高达20000~30000伏,据测定,静电电压在350~450V时,所产生的放电火花就能引起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 6)流动扩散性:汽油及柴油的粘度一般都很小,极易流动和渗透,且温度升高,粘度降低,流动扩散性增强。当油罐容器有极细微裂纹,油品会在渗透、浸润及毛细现象作用下渗出容器壁外,不断地挥发,使空气中的蒸气浓度增高,增加油品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7)受热膨胀性:储罐容器中的汽油、柴油受热后,部分液体挥发成蒸气,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加。在密闭的固定储罐(如柴油拱顶罐)中储存时,若储罐充装超量,或在储罐呼吸器、泄压阀损坏等危险因素存在下,储罐在受热时体积将急剧膨胀,超过容器的最高充许压力限度,会引起容器爆炸。 汽油、柴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危害性如下: 3.1.1汽油 表3.1 汽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危害性 标识 中文名:汽油 英文名:Gasoline; Petrol 分子式:C5H12 C12H26 分子量: UN编号:1203,1257 危规号:31001 RTECS号: CAS编号:8006-61-9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熔点(℃):<-60 沸点(℃):40~200 相对密度(水=1):0.7~0.79 相对密度(空气=1):3.5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18800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折射率: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燃烧爆炸性 燃烧性:易燃 稳定性:稳定 闪点(℃): <-18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极限(V%): 1.3~6.0 避免接触的条件: 引燃温度 (℃): 415~530 禁忌物:强氧化剂。 最大爆炸压力 (MPa) : 0.813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 毒性及健康危害 接触限值:中国PC-TWA (mg/m3) 300[溶剂汽油] 国TLV-STEL 急性毒性: LD50 67000mg/kg(小鼠经口) LC50 103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人经眼:140ppm(8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3g/m3,12~24小时/天,78天(120号溶剂汽油),未见中毒症状。大鼠吸入2500 mg/m3,130号催化裂解汽油,4小时/天,6天/周,8周,体力活动能力降低,神经系统发生机能性改变。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肤损害。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防护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封,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附或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应注意控制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3.1.2柴油 表3.2 柴油的理化性质及危险、危害性 标识 中文名:柴油 英文名:Diesel oil;Diesel fuel 危规号: 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UN编号: 理化性质 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熔点/℃ -18 溶解性: 沸点/℃  282-338 相对密度(水:1)   0.87-0.9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相对密度(空气=1)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1)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   无资料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55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无资料 稳定性 稳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2.1成品油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加油站主要储存、经营作为车辆燃料的成品油,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泄漏、火灾、爆炸、车辆伤害、电气伤害和中毒、噪声职业危害,其中危险性最大的是油品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加油站的火灾、爆炸事故,可分为作业事故和非作业事故2大类。本章从油品物料、作业装置和作业过程三方面对加油站工作过程进行评价,确定存在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方式和途径。 3.2.2主要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加油站中主要装置是:贮油罐、加油机等。 3.2.2.1 储罐 油料储罐都是钢制容器。如果储罐制作不合格、内外防腐层遭到破坏,在内外腐蚀介质作用下,可能发生腐蚀穿孔。油罐破裂造成油品外泄。 当油品泄漏后,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和挥发性,成品油会迅速扩散,遇明火、高热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3.2.2.2 加油机 加油机是直接为机动车加油的计量设备,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加油时的安全。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属爆炸危险区,按照《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及《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规定,该区域属于1区。油枪密封不好或加油管破裂、密封垫破损、接头紧固螺栓松动,使油品泄漏。当加油机电气设备防爆等级或防爆电气安装不符合规定、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不符合要求、其它点火源都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3.2.3 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2.3.1 卸油作业 加油站的火灾事故60~70%发生在卸油作业中。常见的事故有: 1) 油罐漫溢。对液位监测失误易造成油品溢出罐外,遇火源即发生燃烧或爆炸。 2) 油品滴漏。如果发生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螺栓松动等原因,使油品滴漏至地面,遇火即燃烧。 3) 静电起火。卸油过程中静电产生和积聚量大小与管道内壁粗糙度、流速、温度、杂质含量、油品所通过的过滤网呈正相关,与设备的导电性能、环境温度、油品的电导率呈负相关。静电放电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卸油过程疏忽大意极是造成静电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卸油管无静电接地,或采用喷溅式卸油,或罐车未静电接地,或刚卸完油立即开盖量油,静电积聚。卸油管直径过小,流速增高会产生喷射静电,静电放电会导致火灾爆炸。 4) 在非密封卸油过程中,大量油蒸气从卸油孔溢出,当周围出现烟火、火花时,有产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卸油过程还存在交通伤害、触电伤害、窒息、中毒和机械伤害等其它伤害的可能性。 3.2.3.2 量油作业 如果油罐量油时使用非防爆照明器材或油罐量油孔铝质(铜质)镶槽脱落,在量油时量尺与钢质管口摩擦产生火花,有可能点燃罐内油蒸气,引起燃烧爆炸。 3.2.3.3 加油作业 正常加油时在汽车油箱加油孔附近会形成了一个爆炸危险区域,在该区域内遇烟火、铁钉鞋摩擦、金属碰撞、电气打火、发动机喷火、车辆相互碰撞等都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因操作不当油品外溢,使油品滴漏至地面,遇火即燃烧。 违反规定向塑料容器加油,也会留下发生静电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重大隐患。 3.2.3.4 油罐清洗与检修作业 在清洗油罐时,残余油蒸气遇到静电、摩擦、电火花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油罐清洗不合格就动火焊割检修,极易造成爆炸事故。 清洗油罐、补罐内作业时人员有可能发生中毒或窒息危险性。 目前国内大部分加油站加油、卸油时未采用油气密闭回收技术,加油、卸油时,大量油蒸气外泄,加之操作不当油品外溢等原因,在加油口、卸油口、通气管顶部、量油口附近形成了一个爆炸危险区域,遇烟火,使用手机、铁钉鞋摩擦、金属碰撞、电器打火、发动机排气管喷火等都可导致火灾。 3.2.4 非作业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2.4.1 油蒸气积聚的危险 在日常作业过程中会有油蒸气外溢,由于油的蒸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会积聚于管沟、电缆沟、下水道、操作井等低洼处及室内角落处,油蒸气四处扩散把加油站作业区内外沟通起来,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将站外火源引至站内,造成严重的燃烧爆炸事故。 3.2.4.2 雷击 雷电直接击中加油设施,或者雷电感应作用在加油设施上产生间接放电,有导致油品燃烧或油气混合气爆炸的危险。 3.2.4.3 电气故障 电气老化、绝缘破坏、短路、超负荷用电、过载、接线不规范、电器使用不当等有引起触电事故或火灾事故的危险。 3.2.4.4 明火管理不当 加油区、储罐区明火管理失控,引燃站房或站外火灾蔓延殃及站内。 3.2.4.5车辆伤害 加油站进出车辆繁多,站区加油车辆超速、引导等管理不当,可能造成车辆损坏加油设施和人员伤害事故。 3.2.5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 暴雨、雷电、泥石流、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