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
///////////////////////////////////////////////////////////////////////////
| 公司名称: |
| |
|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 |
| SATWE2010_V2.2 中文版 |
| (2015年5月19日13时54分) |
| 文件名: WMASS.OUT |
| |
|工程名称 : 设计人 : 计算日期:2016/04/14 |
|工程代号 : 校核人 : 计算时间:15:39:53 |
///////////////////////////////////////////////////////////////////////////
总信息 ..............................................
结构材料信息: 钢砼结构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5.00
钢材容重 (kN/m3): Gs = 78.00
水平力的夹角(Degree): ARF = 0.00
地下室层数: MBASE = 0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
“规定水平力”计算方法: 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
结构类别: 框架结构
裙房层数: MANNEX = 0
转换层所在层号: MCHANGE= 0
嵌固端所在层号: MQIANGU= 1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 = 1.00
弹性板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DMAX_S = 1.00
弹性板与梁变形是否协调: 是
墙元网格: 侧向出口结点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地下室是否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的从节点: 是
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 否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风荷载信息 ..........................................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2): WO = 0.40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风压(kN/m2): WOC = 0.45
地面粗糙程度: C 类
结构X向基本周期(秒): Tx = 0.96
结构Y向基本周期(秒): Ty = 0.93
是否考虑顺风向风振: 是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WDAMP = 5.00
风荷载作用下舒适度验算阻尼比(%): WDAMPC = 2.00
是否计算横风向风振: 否
是否计算扭转风振: 否
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WENL = 1.00
结构底层底部距离自然地面高度(米): DBOT = 0.00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I = 7
各段体形系数(X): USIX = 1.30
各段体形系数(Y): USIY = 1.30
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 USB = 0.50
地震信息 ............................................
结构规则性信息: 规则
振型组合方法(CQC耦联;SRSS非耦联): CQC
计算振型数: NMODE = 15
地震烈度: NAF = 7.00
场地类别: KD =II
设计地震分组: 一组
特征周期: TG = 0.35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1 = 0.08
用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2 = 0.50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 1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NW = 3
钢框架的抗震等级: NS = 3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NGZDJ =不改变
按抗规(6.1.3-3)降低嵌固端以下抗震构造
措施的抗震等级: 否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 RMC = 0.50
周期折减系数: TC = 0.70
结构的阻尼比 (%): DAMP = 5.00
中震(或大震)设计: MID =不考虑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是
X向相对偶然偏心: ECCEN_X= 0.05
Y向相对偶然偏心: ECCEN_Y= 0.05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是
是否考虑最不利方向水平地震作用: 否
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 否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NADDDIR= 0
活荷载信息 ..........................................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 从第 1 到7层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减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减
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FACLD = 1.00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 折减系数
1 1.00
2---3 0.85
4---5 0.70
6---8 0.65
9---20 0.60
> 20 0.55
梁楼面活荷载折减设置: 不折减
调整信息 ........................................
楼板作为翼缘对梁刚度的影响方式: 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
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 BK_TQL = 1.00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BT = 0.85
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BM = 1.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 = 0.60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 0.40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 1.00
0.2Vo 调整方式: alpha*Vo和beta*Vmax两者取小
0.2Vo 调整中Vo的系数: alpha = 0.20
0.2Vo 调整中Vmax的系数: beta = 1.50
0.2Vo 调整分段数: VSEG = 0
0.2Vo 调整上限: KQ_L = 2.00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IREGU_KZZB = 0
框支柱调整上限: KZZ_L = 5.00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
自动提高一级: 是
柱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CPCOEF91 = 1.15
墙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CPCOEF91_W = 1.15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 IAUTO525 = 1
弱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1 = 0.00
强轴方向的动位移比例因子: XI2 = 0.00
薄弱层判断方式: 按高规和抗规从严判断
判断薄弱层所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 地震剪力比地震层间位移算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NWEAK = 0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WEAKCOEF = 1.25
强制指定的加强层个数: NSTREN = 0
配筋信息 ........................................
梁主筋强度 (N/mm2): IB = 300
梁箍筋强度 (N/mm2): JB = 300
柱主筋强度 (N/mm2): IC = 300
柱箍筋强度 (N/mm2): JC = 300
墙主筋强度 (N/mm2): IW = 300
墙水平分布筋强度 (N/mm2): FYH = 210
墙竖向分布筋强度 (N/mm2): FYW = 300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 (N/mm2): JWB = 27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 100.00
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 100.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 150.00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 RWV = 0.30
墙最小水平分布筋配筋率 (%): RWHMIN = 0.00
梁抗剪配筋采用交叉斜筋时,箍筋与对角斜
筋的配筋强度比: RGX = 1.00
设计信息 ........................................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
钢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X向/Y向): 有侧移/有侧移
梁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柱端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否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
柱双偏压配筋时是否进行迭代优化: 否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否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 0.85
梁按压弯计算的最小轴压比: UcMinB = 0.15
梁保护层厚度 (mm): BCB = 20.00
柱保护层厚度 (mm): ACA = 20.00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 是
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是
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限值按纯框架结构
的规定采用: 否
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规定的
限值时一律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是
是否按混凝土规范B.0.4考虑柱二阶效应: 否
执行高规5.2.3-4条主梁弯矩按整跨计算: 否
执行高规5.2.3-4条的梁对象: 主次梁均执行
柱剪跨比计算原则: 简化方式
支撑按柱设计临界角度(Deg): ABr2Col= 20.00
荷载组合信息 ........................................
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 1.20
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 1.40
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 1.40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H = 1.30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V = 0.50
温度荷载分项系数: CTEMP = 1.40
吊车荷载分项系数: CCRAN = 1.40
特殊风荷载分项系数: CSPW = 1.40
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L = 0.70
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CD_W = 0.60
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活荷组合值系数: CEA_L = 0.50
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CEA_C = 0.50
吊车荷载组合值系数: CD_C = 0.70
温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
仅考虑恒载、活载参与组合: CD_TDL = 0.60
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 CD_TW = 0.00
考虑地震作用参与组合: CD_TE = 0.00
砼构件温度效应折减系数: CC_T = 0.30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 塔号
1 1
2 1
用户指定薄弱层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 塔号
用户指定加强层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 塔号
约束边缘构件与过渡层的层和塔信息...................
层号 塔号 类别
1 1 约束边缘构件层
2 1 约束边缘构件层
3 1 约束边缘构件层
*********************************************************
* 各层的质量、质心坐标信息 *
*********************************************************
层号 塔号 质心 X 质心 Y 质心 Z 恒载质量 活载质量 附加质量 质量比
(m) (m) (t) (t)
7 1 20.266 20.430 25.800 34.1 0.9 0.0 0.04
6 1 23.171 16.354 22.200 745.3 71.8 0.0 0.82
5 1 23.361 16.312 18.600 903.5 94.0 0.0 1.00
4 1 23.361 16.312 15.000 903.5 94.0 0.0 1.00
3 1 23.361 16.312 11.400 903.5 94.0 0.0 1.00
2 1 23.361 16.312 7.800 903.5 94.0 0.0 0.99
1 1 23.367 16.318 4.200 918.1 94.0 0.0 1.00
活载产生的总质量 (t): 542.520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 (t): 5311.670
附加总质量 (t): 0.000
结构的总质量 (t): 5854.190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包括结构自重和外加恒载
结构的总质量包括恒载产生的质量和活载产生的质量和附加质量
活载产生的总质量和结构的总质量是活载折减后的结果 (1t = 1000kg)
*********************************************************
* 各层构件数量、构件材料和层高 *
*********************************************************
层号(标准层号) 塔号 梁元数 柱元数 墙元数 层高 累计高度
(混凝土/主筋/箍筋) (混凝土/主筋/箍筋) (混凝土/主筋/水平筋/竖向筋) (m) (m)
1( 1) 1 104(35/ 360/ 300) 36(35/ 360/ 300) 0(30/ 300/ 210/ 300) 4.200 4.200
2( 2) 1 104(35/ 360/ 300) 36(35/ 360/ 300) 0(30/ 300/ 210/ 300) 3.600 7.800
3( 3) 1 104(35/ 360/ 300) 36(35/ 360/ 300) 0(30/ 300/ 210/ 300) 3.600 11.400
4( 4) 1 104(35/ 360/ 300) 36(35/ 360/ 300) 0(30/ 300/ 210/ 300) 3.600 15.000
5( 5) 1 104(35/ 360/ 300) 36(35/ 360/ 300) 0(30/ 300/ 210/ 300) 3.600 18.600
6( 6) 1 104(35/ 360/ 300) 36(35/ 360/ 300) 0(30/ 300/ 210/ 300) 3.600 22.200
7( 7) 1 7(35/ 360/ 300) 4(35/ 360/ 300) 0(30/ 300/ 210/ 300) 3.600 25.800
*********************************************************
* 风荷载信息 *
*********************************************************
层号 塔号 风荷载X 剪力X 倾覆弯矩X 风荷载Y 剪力Y 倾覆弯矩Y
7 1 18.77 18.8 67.6 18.74 18.7 67.5
6 1 39.78 58.6 278.4 126.34 145.1 589.7
5 1 35.26 93.8 616.1 112.26 257.3 1516.1
4 1 30.74 124.6 1064.5 98.10 355.4 2795.7
3 1 28.06 152.6 1613.9 90.05 445.5 4399.4
2 1 25.37 178.0 2254.7 81.97 527.4 6298.2
1 1 26.23 204.2 3112.4 85.53 613.0 8872.7
===========================================================================
各楼层偶然偏心信息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