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清兵卫与葫芦》导学案
年 班 姓名:
教学目标:
1、了解志贺直哉相关生平、代表作品;
2、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体会本篇小说情节设置的巧妙之处。
3、在体味文章结构艺术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细节描写的运用。
4、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和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列字词
茶卤( ) 呵斥( ) 战战兢兢( ) 光彩熠熠( )
乖觉( ) duō嗦( ) 名伶( ) 热zhōng( )
2、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十分爱好某种活动 ( )
(2)大声斥责 ( )
(3)形容闪光发亮 ( )
(4)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 )
3、本文以 为线索,首尾呼应,中间部分依次写 、
、 、 、 等情节。
4、文章采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二、品读课文
1、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你认为哪一个地方写得最传神?
2、清兵卫如此喜爱葫芦,为什么后来会和葫芦断了关系?
3、作者对清兵卫和大人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态度?揭示了什么主题?
三、比较阅读
《清兵卫与葫芦》与《风筝》的比较阅读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比较阅读
细节
主要内容
主题
《风筝》
《清兵卫与葫芦》
四、体验感悟:
同学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受到了怎样的对待?你们想让家长老师怎么做呢?
五、补充资料
【知识链接】
志贺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 新现实主义的第一人 。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他们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志贺直哉是“白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拓展阅读】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美国音乐人鲍勃·迪伦。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称,鲍勃·迪伦“在美国伟大的音乐传统下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鲍勃·迪伦的成名曲之一《变革的时代》
……
Come mothers and fathers throughout the land 来吧,这大地上的父亲母亲们,
And don't criticize what you can't understand不要随意批评那些你无法理解的事情
Your sons and your daughters are beyond your command 你的儿女们不再听你们的指令,
Your old road is rapidly aging 你们走过的旧路正在急速陈旧、倒塌
Please get out of the new one if you can't lend your hand
如果无法伸出双手去予以帮助,那就请让在一边
For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 因为这时代正在变革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