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44516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伊通满族初级中学 范晓宇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理解诗句的内容。 2、理解诗歌分析的几种方法,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3、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 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 2. 熟练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近体诗 教学方法:朗读法 、品读法、探究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一切艺术里,诗的艺术占着最高的等级。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出现最早的文学体裁。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在这片古老的国土上,每一寸土地都蛰伏着诗的精灵,每一方空间都飘荡着诗的温馨。可以说,诗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和母体。走进初中的第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诗的国度,学习《唐诗五首》,感受唐诗带给我们的流光溢彩,博大深厚。 同学们,在唐诗中,离别,总是被当做反复歌咏的主题。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亲情、离别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14岁时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2.律诗: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按照严格的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属于近体诗的一种,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8句分4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 “起承转合”的含义及作用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承:颔联,紧承上联所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三、朗读诗歌 1. 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a、出声朗读,读准字音。   b、细读,校准节奏。   c、精读,悟出重音。   d、品读,读出声调。  e、诵读,定准基调。 3.展示朗读 四、释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蜀州,在今 四川省。 五、赏析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在这里交待送别的地点和时间。 辅:辅卫 三秦: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的地方 (点出了送别地点。) 风烟:风尘烟雾 (点出送别时间:早晨) 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 (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 翻译: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1)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城阙 三秦 风烟 五津 。一近一远,一明一暗,对比强烈,长安: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蜀州:千里迢迢,苍茫一片。风烟迷茫、路途遥远。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2)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 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3)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望”的用意?   第一,为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 第二,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及对其今后生活的关心。 首联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 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在作者心中,他对朋友的这份情感似乎能够使他看到朋友一路的风霜以及朋友日后的生活,所以,即便远在千里,也并非远别。 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壮阔 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盏是不同的。 那么现在大家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 么? 保重身体,询问归期,不忍离别等 那么王勃是否在与朋友惜别之时也有如此的叮咛嘱咐呢?我们一起来看诗歌的颔联。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离别意:离别的情意 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 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 翻译: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1)怎样理解“同是宦游人”? 指的是你我都是出外做官的人。 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命运相同,这 次分别是别中之别,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 (2)那么作者认为出外做官的人应该如何面对离别?为什么? 坦然,乐观。 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此别为别中之别, 不必伤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离别呢?我们来看下一句。。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名句) 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即将远行的友人。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这一句往往就是名句) 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 比:靠近,挨着。 翻译: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1)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 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 (2)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广阔胸怀,远大抱负,使真挚的友情得到升华境 界开阔,气势雄浑,道出了朋友之间的感情真谛,不求朝夕相处,只求心心相印 这两句诗,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们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决不能狭隘地认为“知己”只有一个;四海之内到处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地却是感到乐观进取。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这 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 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无为:不要,不需要 歧路:分别得路口 沾巾:挥泪告别(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 翻译:请别在分手的歧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1)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 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2)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 而要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 (3)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 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生活态度是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5.这里谁能来尝试一下这首诗的朗诵?试着体会一下这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齐读,背诵。 6.回顾全诗: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劝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来就劝他不要过于伤感。 而是先用环境描写勾画出一个真实的送别画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样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因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道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委婉写来,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这首诗中没有一般应酬的话,也不作无病呻吟,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因而使得诗歌整体格调变得明朗、壮大起来。表现出作者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7.小结 同学们,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面对离别,年少刚强的王勃表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那么, 我们如何理解与之不同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以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等等的离别诗句?我们自己又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离别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习完这首诗后应该思考的。 五、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并认真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句?比较一下它们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 首联:点送别之意 颔联:送别之情 颈联:知己情深 尾联:不必伤感 壮阔之景 感情共鸣 安慰赞美 再次劝慰 破题 具体化 描写转向 回应题目 起 承 转 合 宽广胸怀 高尚志趣 乐观 开朗 首联:点送别之意 颔联:送别之情 颈联:知己情深 尾联:不必伤感 壮阔之景 感情共鸣 安慰赞美 再次劝慰 破题 具体化 描写转向 回应题目 起 承 转 合 宽广胸怀 高尚志趣 乐观 开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