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基础知识
9.穷人
生字
搁 填 怨 掀 唉 裹 魁 梧 淋 撕 霉 虑
多音字
嗯 强 作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多音字
削
11.唯一的听众
生字
悠 仪 歉 溜 嘿 割
多音字
尽 溜 兴
12.用心灵去倾听
多音字
着
成语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兴高采烈 流连忘返 蹑手蹑脚 溜之大吉
一如既往 尽心尽力 自作自受 刻骨铭心 一动不动 十指连心
日积月累
轻诺必寡信——《老子》
民无信不立——《论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文学天地
1.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伟大的俄国作家。被誉为“俄国文学泰斗”。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课外拓展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
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
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
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十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小提琴的起源
小提琴最早出现于16世纪早期的意大利北部。
关于自信的名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自主学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勉强(qiánɡ qiǎnɡ) 魁梧(wú wǔ) 着迷(zháo zhāo)
瘦削(xuē xiāo) 荒唐(tánɡ tānɡ) 劝阻(zǔ zhǔ)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 )惊( )跳 怒( )圆睁 忧( )忡忡 十指连( )
废( )忘食 张( )结( ) 一如( )( )
( )( )忘返 身无( )( ) ( )( )大吉
片甲( )( ) ( )武扬威 调兵( )将
三、选词填空
抱怨 埋怨
①一到星期天,妈妈总是向爸爸( )儿子的不听话,淘气。
②我(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第一班车。
继而 继续
①他先是一愣,( )眼睛一亮……
②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 )看书吧。”
宁可……也…… 与其……不如…… 尽管……还是……
①桑娜一家( )生活十分艰难,( )决定收养西蒙的孩子。
②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③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四、判断下列省略号的作用,把序号填入( )里。
省略号的主要作用有:
①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③表示语音的跳跃。 ④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
4.“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 )
五、判断句子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
1.那《唯一的听众》中的老教授就是个聋哑人。( )
2.《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人家中根本没有马。( )
3.《穷人》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
4.“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买给他的所有马草!”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转折作用。( )
5.“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的睡着。”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
六、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A.环境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E.动作描写
①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 )
③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 )
④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
⑤“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
七、阅读《穷人》片段,回答问题。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 文中“忐忑不安”的“安”字是 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安”的意思有: A 安全;B安装;C安定。在文中应取( )。
2.用“ ”画出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句子(1分)
3.认真读读文中划“ ”的句子,并且联系上下文,“这样做”指的是 ,从中你体会到 。
4.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5.文段最后说“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象,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么?
综合提升
一、 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给所填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自作自( ) ①接纳,接受。②忍受某种遭遇。③遭到
2.刻骨( )心 ①刻在器物上记述事业、生平等的文字。②在器物上刻字,形容牢记。
3.( )之大吉 ①滑行。②趁人不注意走开。③沿着,顺着。
4.无法割( ) ①放弃,不要了。②施舍。③居住的地方
5.兴高( )烈 ①摘取。②选取。③神采,神色,精神。
二、指出下列标点符号的作用,请选一选。
引号:A.表示引用
B.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C.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1.“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
2.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 )
3.“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 )
破折号: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意的转折。C.表示声音的延长。
4.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馒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
5.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叫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 )
三、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回答问题。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 ) 她总不忘说上一句 ( ) 真不错( )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 谢谢你 ( ) 小伙子 ( )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有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时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惭愧——( ) 独一——( ) 遗忘——( ) 发现——( )
2.给第一节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3.“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一句中“这感觉”指的是 ,我从“她总不忘说”中体会到 ,老人总说“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是她想强调 。这句话反映了老人 的美德。
4.读文中画“”的句子,你脑海中浮现了刻苦认真和、 、 这两个四字词语。
5.读“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像深深的潭水……”请把描写老人神态、动作的词语分别用“ ”和 “ ”划出来。
6.请用“ ”线画出这位老人给我的鼓励的句子。在这位老人的赞扬声中“我”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写在横线上
四、阅读理解。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fá)。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lóng)。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注音或写汉字
弄( )脏 单薄( ) 蒸lóng( ) 处fá( )
2.写出近义词
思忖( ) 虔诚( )
3.找出一个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所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乞丐用来买花的“每一枚硬币都磨的亮晶晶的”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小乞丐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处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乞丐从卖花姑娘手中“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在风雨中“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这表现了小乞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最后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是什么强烈冲击着多尔先生?“模糊”说明了什么?
自主学习
二、心 肉 目 心 心 寝 灯 彩 既 往 流连 分文 溜之 不 留 耀 遣
三、抱怨 埋怨 继而 继续 尽管 还是 宁可 也 与其 不如
四、② ④ ③ ④
五、2.√
六、C E A B D
七、1.上下 A 宀 C
3. 把孩子抱回家,收养他们 善良
4. 因为她知道如果不这样做,孩子们就会饿死,自己就算挨苦也要帮助他们。
综合提升
一、1.受 ① 铭 ② 溜 ② 舍 ① 采 ③
二、1.A 2.C 3.B 4.B 5.A
三、
1.羞愧 唯一 忘记 发觉
2., “。 。 , 。”
3.被人肯定的快乐 老人热情地鼓励我 自己是个聋子,没法用耳朵听,只能用心去感受
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
4.全神贯注 汗流浃背
6.我羞愧起来,同时有几分兴奋。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现在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
四、
1.nòng bó 笼 罚
2.思考(思量) 恭敬
3.如:……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热。
4.小乞丐 在母亲生日这天用讨来的钱买一束鲜花献到母亲坟前。
5.钱放在口袋里的时间长,只靠长期乞讨积攒起来的,得来不易
6.衣衫褴褛,又黑又脏 无依无靠 艰难困苦
7.有沉重、有难过、更有对母亲的敬重和怀念。
8.多尔先生被小乞丐对母亲的一片真情所感动。“模糊”说明多尔先生被感动得流泪了。
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