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课题:山居秋暝 授课人:尹雪芳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当堂成诵。
2.赏析诗歌,掌握赏析诗句的方法。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赏析诗歌,掌握赏析诗句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前提测评,导入新课
“大漠孤烟直”的后半句是( )。出自诗歌( ),作者是( ),( )代诗人。
导出本课课题——《山居秋暝》。(板书课题)
二、 作者知识,写作背景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人王维20岁中进士,可后来仕途多舛(chuǎn),中年遭挫折,这使他逐渐远离了现实的喧嚣,先是隐居于终南山,晚年在陕西蓝田生活。《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
(其中带拼音的字,让学生书写积累)
三、 认定目标
屏幕显示本课任务
1、朗读
2、赏析
3、背诵
四、 导学达标
1、朗读
一读:读准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点出应注意的字:暝、浣。学生再读。
二读:读准节奏
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节奏的划分,然后提问,最后在屏幕显示节奏划分让学生齐读诗歌。(提示:五言诗的句子节奏一般为二二一或二一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三读:读懂句意
⑴教师屏幕显示应注意的词语的意思,让学生齐读。
暝:日暮,傍晚。
浣女:洗衣的女子。
随意:任凭。
歇:凋谢。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诗句扩写一下,理解诗句意思。(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⑶教师屏幕显示自己对诗歌每句的扩写,让学生齐读。
四读:读出感情
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诗呢?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2、赏析
屏幕显示赏析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对诗歌进行赏析
(赏析诗句的角度: 1、语言特点2、艺术手法3、思想情感)
3、背诵
让学生比赛背诵诗歌(学生背诵,展示)
五、欣赏图片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自然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告诉学生在平时要多留意自己身边的自然美景。
六、布置作业
屏幕显示:发挥你的想象力,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的美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