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40214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习作 习作内容:写一处自然景观 学习目标:   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 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二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5、修改誊抄习作。 第二单元习作 习作内容:写观察日记 学习目标: 1、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的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人手: a、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b.有什么新的发现? c.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a、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b.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 讨论明确: a,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b.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观察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地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c.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6、学生就某一片断交流,共同评议。 7、修改或互批,着重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第二课时 作文讲评 1、教师总评本次习作情况,表扬优秀的同学和进步较大的同学。 2、指出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欣赏优秀片段和优秀习作,学生简评 4、修改有代表性的习作。 (1)出示习作 (2)学生自由读,指出优缺点。 (3)说说不足之处可以怎样修改。 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a、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b.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5、找自己信任的同学修改习作。根据同学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6、誊写习作。 第三单元习作 习作内容:编童话故事 学习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第一课时 一、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二、走进“大看台”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学生准备。(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 3、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点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4、二进大看台 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 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 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三、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5、修改誊抄习作。 第四单元习作 习作内容:写一个你喜欢的动物 学习目标: 1、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它的喜爱。 3、写完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课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收集、积累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几篇与动物有关的课文,高傲的白鹅、古怪的猫、慈爱的母鸡,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生动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世界》,去看看那些人类的朋友们过的怎么样。     2、启发。《动物世界》的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畅谈感受)     3  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小结: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①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②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三、摆设擂台,分组交流 1。抓住特征、指导描述。 2. 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相互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1)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舌头、脖子、尾巴、腿等。 (2)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 (3)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四、习作指导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五、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五、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一、点拨写法习作交流 二、概述习作的情况。 三、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挑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3.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四、多元评改,修改完善。 1.朗读自改自评。     学习提示:你来当自己文章的第一位读者,朗读自己的习作,拿起手中的红笔,为文中的精彩生动处画上波浪线,把错漏的地方悄悄地改过来。     2.小组互评。     学习提示:把写同一种小动物的同学分为一组,互评互改。评改要求:第一,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精彩生动的地方。第二,圈出错别字。第三,定级别。     3.各小组推荐精彩佳作或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赏析重点:有个好题目,写出了动物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通顺连贯,学用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手法。     4.学习借鉴同学的佳作,第二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5.请爸爸妈妈写几句评语。再改一改自己的习作。     6.誊清修改好的作文,上交给老师批改、定级。 第五单元习作 习作内容:写“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学习目标: 1、懂得导游词的基本格式。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介绍。 3、语句通顺。 第一课时 习作 一、创设情境,引发“习作”的需要 1、创设情境: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邀请咱们班全体同学担任导游,我们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小导游,大家愿意吗? 2、揭示要求;要当好导游,首先要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传说,明确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然后写出导游词,熟悉导游词。今天,我们就来学写导游词,让这批外国游客大开眼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国的“世界遗产”。 二、交流资料,确定“习作”的内容 1、师生交流,随机点拨:你想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指名说一说自己确定的最有特色的内容。 3、各人自主说一说,相互说一说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习作”的写法 教师出示或朗读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导游词,再默读教材中“习作”下面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习作,完成“习作”的内容 五、模拟讲解,展示“习作”的成果 1、指定二至四名同学,宣读“导游词”,进行模拟讲解,根据“游客’’意见共同修改与完善。 2、读一读自己的习作,适当修改;改动较大者重新誊写。 第二课时 习作评讲 教学目标 1、 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修改,提高学生欣赏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3、通过欣赏和修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欣赏习作中的优点,修改习作中不足之处。 教学难点在学习交流中学会评价别人的习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五的习作,大家都充当了一回小导游,读了同学们的习作,老师好像真的跟着小导游们游览了一处又一处的世界遗产。这节课,我们就对大家的习作进行讲评。 二、 重现习作要求 1、快速读题目,回忆一下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2、指名回答,师生补充。 3、师小结,板书习作要求。 题目: 导游词 景点风光—— 最有特色 内容 故事、传说 提示注意事项 要求:1、格式正确 开场语,总体介绍,重点介绍,结束语。 2、重点内容介绍具体 3、语句通顺,语言生动,多用口语。 三、总评习作情况。 这次的习作,大家的导游词基本上做到了格式正确,也能选择具体的景点进行介绍。写得好的有黄梅芬、汤月轩、曾琳、朱孟丽、李建国、谢爱华等同学。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景点介绍不够具体,书面语言较多,有不少错别字、病句。 四、欣赏优秀习作 1、多媒体出示黄梅芬的习作。 接下来,我们请黄梅芬同学充当临时导游,带我们去西藏布达拉宫游览一番吧! 2、听了他的解说,你们是否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结合习作要求,说说他这篇导游词好在哪里?(学生自由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从词句、语言、格式、内容进行欣赏。当学生交流到词句生动时,教师顺势引出谢爱华的习作片段: 乐山大佛历史悠久,由于风化,它的“脸”都变黑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洗过“脸”的大佛。 5、小结。顺势出示课件: 1、格式正确 开场语,总体介绍,重点介绍,结束语。 2、重点介绍部分要写具体 3、语句通顺,语言生动,多用口语。 五、修改学生习作。 1、小黑板出示一片劣作,学生自由读,说说和前一篇比,这篇习作怎么样?(李如娟写的《长城的导游词》) 2、师生修改。 这篇习作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3、修改自己的习作。 ⑴、在刚才的自我评价和小组交流中,你们一定学到了不少写作文的方法,现在你就请对自己的习作再原文上进行修改。 ⑵ 、生修改习作。 ⑶ 、展示评议 六、师生总结 1、通过这节习作评价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⑴ 知道好作文是要多次修改的。 ⑵ 导游词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 ⑶ 多读课外书能积累好词好句。 ⑷ 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 2、是的!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大屏):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希望在反复推敲中早日见到你的大作哟! 七、作业 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最后抄正在作文本上,交给老师点评。 板书设计: 题目: 导游词 景点风光—— 最有特色 内容 故事、传说 提示注意事项 要求:1、格式正确 开场语,总体介绍,重点介绍,结束语。 2、重点内容介绍具体 3、语句通顺,语言生动,多用口语。 第六单元习作 习作内容:看图写文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了解图意;发挥想象。 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创新思维。 3、能语言通顺地把想的内容口述清楚。 4、学生通过想象,激发对写作的兴趣,并能体会人间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讲评范文。 难点:通过想象、猜测把图意口述清楚过想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一、观察画面,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图上画着谁和谁?她们在干什么?她们也许是什么关系? 2、读提示,理解题目的含义。 “胜”是什么意思? “胜似亲人”说明了什么? 二、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1、想象老奶奶与小姑娘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2、引导根据周围的景物进行推想。(木盆子、脸盆、衣服、被单) 3、引导进一步思考:她为什么要为老奶奶洗衣物? 4、老奶奶的亲人呢?小姑娘平时是怎么做的? 5、想象画面上的人物会讲些什么,想些什么,让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三、仔细观察,捕捉细节 1、引导观察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苗汉亲如一家) 2、引导仔细观察图上老奶奶、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她们的内心活动。 3、指导写细节抒真情:把老奶奶的表现,小姑娘的表现用一段话表达出来,体现“亲”字。 四、试写片段,评议修改 1、学生动笔写片段,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2、现场点评该片段:可选择学生写的几个片段进行点评,也可用老师写的“下水文”进行点评。 (片段1)小姑娘晾好衣服了,老奶奶走过来,一把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感激地说:“孩子,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片段2):小姑娘晾好衣服了,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这时,老奶奶扶着墙壁颤巍巍地从里屋走了出来,望着架子上的衣服,眼角有些湿润了。她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一把将小姑娘搂在怀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她枯瘦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姑娘油亮的秀发,又爱抚地拍拍,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姑娘白嫩、红润的脸蛋。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巴抿着,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老奶奶一个劲地说:“孩子,总是让你忙着,奶奶真过意不去!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的两颊飞起了红云,洋溢着快乐的笑意。 (这两段话的赏评重在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 五、明确要求,口头交流 1、读作文提示,明确要求。 2、四人小组交流藏在心中的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组振代表发言,组织评议。 评议要点:a.是否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b.是否把重点部分说具体。 c.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对这件事的看法。 六、范文引路,学习表达 1、提供片段供学生赏评,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如: (片段):我望着阿姨,明亮的眼睛,白皙的面庞,这是一张善良的面孔。我又一次望了望窗外,白皑皑的雪仍铺天盖地地下着,凛冽的西北风仍呼呼地刮着,而我却一点也不感到冷。我想,这苹果可能是阿姨给自己的孩子买的。我感到这苹果虽很常见,这时却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冬天是寒冷的,而我却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2、引导学生赏析,初步理解表达感受的多种手法:直接抒发,借景色描写抒发,对比衬托…… 七、学生习作 1、学生起草初稿,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把习作读给同学或家长听,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一、我是小小鉴赏家 教师推荐几个写得较精彩的片段供学生欣赏。 说说好在哪里? 二、我是啄木鸟医生 1、出示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病例。 2、引导诊断“病因”,并进行修改。 a.图意是否抓得准; b.语言是否符合人物身份; c、小女孩心理活动与她的所作所为是否相吻合; d.在语文文字的表述上是否恰当。 3、个人自诊或互诊:学生自己评析、修改自己的作文,或找要好的同学交换互评、互改。 (也可提供表格引导评改) 妙语连珠 妙手回春 最满意的片段 (最妙的细节描写) (最羌的情感抒发) 自我欣赏 最不满意的句段 (最不具体的描写) (不通顺的句子) (最平淡的情感表达) 修 改 后 理 由 三、修改誊写,习作展览 将修改誊写后的习作张贴在班级的习作园地中。 第七单元习作 习作内容:“成长故事、读《乌塔》想到的、给王虹回信”三选一 学习目标: 1、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2、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 3.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4.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一、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1、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处要写具体。 2、“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生发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3、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主要表现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肯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五、誊写作文。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第二课时 作文讲评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 a、内容充实具体。 b.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顺。 d.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二、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三、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1、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3、鼓励学生投稿。 第八单元习作 习作内容:想象作文 学习目标: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想象作文。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 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创新思维。 3、能语言通顺地把想的内容表述清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 上节课,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纷纭的奇思,诱人的妙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涌动着理想的涟漪。还记得哪些同学的发言最让你难忘吗? 2、 认真回忆,交谈看法。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3、习作方法指导: 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全班交流。 6、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7、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一、整体评价。 a、习作态度。 b、习作内容、角度等。 c、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等。 二、习作内容、质量的评价。 a、宣讲、展示优秀习作。师生评议。 b.宣讲、展示优秀语段。师生评议。 c、宣讲、展示优秀语句。(主要针对后进的学生,发现其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 三、小组交流评价,互助提高。 1、组内数人朗读交流各自的习作,互评互议。 2、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3、互评互议,选出优秀习作若干份,在“展才华天地”里展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