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被误读的教育.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340208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被误读的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被误读的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被误读的教育 ——2014年“两会”关于教育的一些声音 3月10日别误读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提出至今,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但是目前,有些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就是在玩中学习,不写作业吗?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所以,素质教育是对人创造能力、自学能力、社会公德、世界观、人生观、劳动观念、终生学习以及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全方位的培养与教育。 3月9日美国的教育比中国好? 在留学美国越来越热的情况下,关于中美两个的教育比较曾经引起不少人的“论战”。在我们眼中,美国有着世界最发达的经济,自由的文化,和先进的科研教育。而不少人选择出国深造或者家长送孩子出国,也是看重美国的教育。 其实美国教育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认为其美好也有道理,比如美国的教育理念,不像国内的“严师出高徒”,而是鼓励式教育。有人说美国教育的最亮点在于:它可以把一个学生的数理化都教得很差很差,却让这个学生相信自己画的画很像毕加索的,可以看出美国教育培养的是孩子的个性,不压抑自由。当然,他们的教育也有“丑陋”的一面,比如美国的中小学跟我们一样很辛苦,而非误读的轻松过关不用整天写作业;再比如美国也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教育制度就产生了分化,出现了两套教育制度,“一套是为中产阶级准备的,一套是为穷人准备的”。 美国的教育比中国的教育好,可能只是某些层面上的比较,而不能太绝对化。当然,没有一种教育体制是完美的,中美教育各有利弊,任何“非黑即白”的说法都是不负责任的。 3月8日能考高分就是好学生吗? 一直以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考试还是升学,能取得高分的学生都被认为是好学生。当然,能拿得了高分也是一种能力,但现实中,这似乎称了评价的“唯一标准”。家长和老师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为好学生,第一反应就是看他的分数,而其他的好学生评价标准在“分数”面前都显得失去了参考价值。 在当今教育体制下,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唯分数论”愈演愈烈。而很多优秀的学生因为在考试中不能拿高分、在高考中因分数考不上大学等等,被归类于好学生之外。但有时候他们往往在其他方面有着优秀的天赋或者能力,比如擅长体育、艺术、社会交际、领导团队等等,而这些在学生时代,都成为“不务正业”的代名词,拿高分才是正经事。而媒体不时曝光高考状元流浪汉、名牌大学学生找不到工作、曾经的少年班学生如今的平庸等等,“高分低能”越来越引起热议。在拷问教育体制的同时,我们是否该好好反思“唯分数论”思维的作祟下对孩子的评价标准? 3月7日义务教育就是免费教育吗? 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从中考新政到高考改革,教育话题一直是广大人民关注的重要内容。谈起义务教育与免费教育,人们很容易将二者划为等号,那么义务教育就是免费教育吗? 1986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免费;2008年秋城市义务教育实现免费。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在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二条中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免费性"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不收取学费、杂费,但是并非完全免费。在学校可能还会产生其他费用,如在自愿基础上的校服费、保险费、伙食费、课堂基础训练费等等,这些就不包含在"免费"范围内。所以,义务教育不同于免费教育,不是全部的"免费"。 3月6日英语真的退出高考了吗? 高考改革仍在继续,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教育部发布有关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之后,立刻引起了各界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其中,最为关注的便是高考英语的改革方案,霸占多年的英语即将退出高考考场。但是,英语就真的退出高考了吗? 教育部的消息一经发布,一些人便将英语改革方案误读为"高考不再考英语,英语考试成绩也不会加入升学成绩中"。在招生改革总体方案中制定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值得注意的是,外语科目退出高考统考,并非是不再进行英语考试,而是考试模式由原来的统一时间考试改变为一年多考制,英语成绩仍会以某种方式计入高考总成绩,这门学科依旧是高校招生选拔的重要科目之一。 3月5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知从何时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句话开始在中国社会广为流传。正是这句话,让许多家长压力倍增,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然而,"起跑线论"到底对不对? "起跑线论"的出现,使得现如今的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他的人生长跑。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奥赛、英语、钢琴、美术等等培训班蜂拥而至。但是,种种的培训班占据孩子休息时间的同时,灌输的知识并未与其年龄相符,揠苗助长。在培训班之间赛跑的生活让孩子不堪重负,童年不再美好。所以,家长们切勿人云亦云,注重培养与孩子年龄、阅历和兴趣相符的知识,拒绝大满贯式教育,防止物极必反的恶果出现。注重孩子的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积累,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行也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 3月4日"减负"难道仅是减少作业吗? "减负"对于我们来说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了,"中国式减负"的历程已有数十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部门持续推出各种减负政令。然而,仍存在对"减负"的误读,有的人认为,减负只是减少作业量。 "减负"即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而非只是让他们少些作业.考试频繁、教学进度过快、辅导补课过多等等都是减负的对象。在2013年8月22日,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就明确指出: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不留作业、规范考试、等级评价、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保持体育锻炼、强化监督十个方面进行减负。减负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合力,切实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3月3日研究生收费会增加研究生的生活压力吗? "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此政策一经颁布,社会大众议论纷纷,自费政策是否增加了研究生的生活压力? 实现公费、自费并轨制度,一方面国家制定了对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另一方面,研究生收费政策与奖励政策相互衔接,加大了奖励力度。硕士生每年有不低于6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基本上可以解决研究生的生活费用。研究生还可以根据学习成绩申请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并且在校期间可以进行三助的岗位工作。不仅如此,还提高了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所以总体而言,研究生的经济负担并未增加,反而大部分研究生的待遇会得到提高,更有利于他们改善生活,安心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