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虽有嘉肴》学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40200 上传时间:2025-03-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虽有嘉肴》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虽有嘉肴》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课 虽有佳肴 导学目标 1.识记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初步学会用串译整合法翻译全文。 自主预习 一、字词积累 1.重点实词 (l)弗食,不知其旨也(动词,吃) (2)虽有至道(达到极点) (3)弗学,不知其善也(好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连词,所以) (5)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 (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反省自己) (7)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 (8)故曰(连词,所以) (9)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0)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2.一词多义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学然后知不足(这样以后) 3.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4.古今异义 (l)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2)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3)强:古义:勉励;今义:与“弱”相对。 (4)旨:古义:甘美;今义:目的,故意,意旨。 二、文化常识 作家作品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一书的编定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成为十人必读之书。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三、素材积累 《礼记》名句积累 (l)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2)贤者钾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优点。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识而且能礼让的,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可以称之为君子。 (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养成良好的风俗,他一定要从教育人手。 课堂导学 【导学探究】 问题一 文言词语与现代词语最大区别在于,文言词语以单音节构成。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弗食,不知(知道)其旨也”;有的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弗(不)学,不知其善(好处)也”。你能否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问题二 这篇短文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道理? 探究 从学习的角度看,“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当堂达标】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弗食,不知其旨也(不) B.弗学,不知其善也(益处,好处) C.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清)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立,自强) 2.下列哪句中没有通假字( ) A.《兑命》曰:“学学半。” B.尊君在不? C.吾日三省吾身。 D.学而不思则罔。 课后提高 一、积累与运用 1.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衡②,抚节③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唱歌。②饯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喝酒送行。③抚节:打着节拍。④遏:阻止。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薛谭学讴于秦青②饯于郊衢 ③未穷青之技④自谓尽之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 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阅读《礼记》中的哲理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l)或失则多( ) (2)或失则寡( ) (3)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7.下列“而”的用法属于顺承关系的一项是() A.思而不学则殆 B.俄而雪骤 C.人不知而不不愠 D.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l)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2)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9.本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