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摘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是由历史事实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证明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现实社会发展出发,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对人造成的畸形发展而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和长远目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于是“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时,“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的发展和发挥它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聊”,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现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来越为中国共产党所重视。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里所提出的“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回答了在新时期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发展为基础、逐步展开的历史过程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它包括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领域的全面发展,人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的全面发展等。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历史事实所证明的客观规律。首先,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依赖性及无限性,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发展程度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一种修身养性、独善其身的精神过程,还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撑,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人的任何活动,包括精神活动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都需要依靠物质生产来提供相应的消费资料。因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赋予和增添新的内容,不断提出新的标准。生产力的运动规律服从于生产力的内部活动规律,而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这就促使生产力的结构与功能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生产力的运动规律服从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始终存在、永远不会消失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不断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促使生产力和经济文化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向前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它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有状态。社会发展总的方向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表现为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成果并不能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因此,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对抗基础上的,对一些人是发展,他们占有和享受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文化成果,而另一些人则处于物质和精神的贫困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社会进步,相反在社会进步中还存在退步和类似循环的现象。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说:“与”“进步”的奢望相反,经常可以发现退步和循环的情况。就任的发展来说,其与社会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总的来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的社会活动能力、人类运动科学技术的能力、与社会发展水平成正比。在一物为中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不存在人对人的直接人身依赖和束缚,人的才能得到新的释放,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增长,同时带来了人自身能力的发展。即使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仍然不可能是全面的,而是片面的、畸形的。阶级的对立和剥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旧的分工把人终身束缚在某一种职业上,这些都极大地扼制了人的潜在才能的发挥,人单纯追求物质享受而陷于精神贫困,人的劳动不是创造性力量的发挥而是痛苦和自我折磨,等等,这就是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描述的人的异化。人的异化现象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立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展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人对人的依赖阶段。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社会分工极其落后,人们要生存下去需要依靠群体的力量,所以,这个时期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人的生产活动及社会关系呈现出原始共产主义的和谐状态。但人的自身的发展非常贫乏、狭隘,被打上了沉重的自然印记。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人从自然力那里获得了一定自由,在较大程度上摆脱了原始野蛮状态,获得了最初的解放和发展。但在社会结合的领域里,只有极少数人依靠残酷剥削,获得了畸形的自由,而广大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人身完全依附于奴隶主,没有自由可言。在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享有了比奴隶更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享有了比奴隶更多一些的自由。但他们的自由也是极其有限的,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受着经济的或超经济的剥削和压迫。总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的共同特征是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之下,人的活动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去发展,受着地域性的局限,限制了人的视野,也极大影响了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历史面貌。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指出的,“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 二是人对物的依赖阶段。随着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农民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和等级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变成了人身自由的雇佣劳动者。人对人的依赖关系被打破了,劳动力作为商品获得出卖的自由,这就使得劳动和资本能够有效结合,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建立了以发达的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合理的劳动组织。通过劳动的专门化、固定化使劳动者的天赋特性不断强化,并使这种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最经济的使用与最充分的发挥,把个人的能力资源汇合成一个共同的资源,创造了作为集体力的扩大了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了作为集体力的扩大了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了作为集体力的扩大了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所有者以交换他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利全面性,才能使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全面性。如工人以货币形式取得个人报酬,并可以在收入的约束内自主地消费社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与历史上的其他劳动阶级相比,工人使个体有了较多的发展可能。然而,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障碍。这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表现得尤为明显。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以工人阶级的从肉体到精神的全面摧残,从绝对剩余价值到相对剩余价值的全面榨取为代价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劳动的异化,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成为一种统治劳动者的社会力量,劳动还生产出同劳动者相对立的生产关系。生产的目的不是为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而是追求利润与财物,从而造成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盛行,进而导致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异化。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生产力不可遏制的发展,并使财富持续增加,但是,被剥夺和贫困化的广大工人却局限在生活必需品的狭小范围内,缺乏消费新产品、享受新服务的支付能力,也就缺乏获得人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三、在当代中国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在实现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与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的现阶段,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必须认识到,中国仍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特别是中国的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问题仍较多;生态文明、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与扩大人民益突出;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等,这些都大大导致了中国社会在人的发展方面的不平衡性,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因而,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1.大力发展生产力,以高度的物质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先进生产力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实践证明,当人们还没有在吃穿住行的质和量的方面都得到基本满足时,人就根本不能获得全面发展,甚至连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都难以提出。发展,甚至连全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都难以提出。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一要积极参与全球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一要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迅速提高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各地区、各行业以及民族、国家之间多方面的交往,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三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丰富的物质产品,全面提升综合国力。此外,还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努力使全国人民都能尽快过上富裕殷实的小康社会生活,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全面发展的机会。
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高度的政治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使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伟大的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即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具有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现阶段,中国公民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尽管增强了很多,但仍比较淡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一要继续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培养和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二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三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要提高中共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五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六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就能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3.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高度的精神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人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应该统一起来。因此,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结束语:
此时正值我们两会的召开时期,在我们面向新时期的国家规划时更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国家的各行各业才能有良性的发展,我们的国家也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其次我非常的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并在论文设计中得到了体现。真诚的感谢他们的栽培。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72
3.王友洛.不能以“人的全面发展”替代“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J].哲学研究,2003,(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