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文题目: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姓 名: 辛亚萍
所在单位: 潼关县城关第二初级中学
联系电话: 13891315033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摘 要:初二英语学习差异比较大,两级分化严重,为了能了解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我在教学当中采取分层教学法,即A层优秀学生;B层中游学生;C层下游学生。课堂上A、B、C层学生互帮互助,分层布置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信与积极性。
关键词:落实、引导、多灌少引、因材施教。
自初二以来,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差异越来越大,成绩优秀的只需要老师稍微地点拨,而差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就是一种痛苦、想睡觉、总走神等。两级分化现象特别严重,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现在的学生多思想观念与以前大不一样了,他们对老师不再百依百顺,逆来顺受。批评、打击、挖苦、讽刺只能另他们讨厌,产生逆反情绪。为了有利老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有利于学生之间能够积极地开展学习、共同提高;为了老师能够更集中、更有效地关注、关心和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在平时教学中采取了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并不是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兴趣。我在分层时主要是依据以下几个要求去分:(一)平时成绩。(二)学生的潜力。(三)学生的学习态度。我把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是学习成绩、学生自觉性、主动性各方面都比较优异的学生。B层是有一定潜能、基础部牢固的学生。C层是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基础特别差的学生。
分层教育的目的是因材施教,我主要从此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对A层的学生重 “引导”。
这些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较强,通过最近教研组开展的新课改,即“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我的预习提示要求,一步步引导他们去理解、分析文章、然后又通过巩固测试来检验对课文重点知识,课文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一年时间的操作,A层学生掌握程度基本上能达到95%以上。
二、对B层学生重在“落实”。
这些学生比较聪明,有悟性但缺乏自觉性。懒惰不去认真完成任务,因此我在A层中选取责任心强、有影响力的学生当他们的组长,去落实布置的任务,老师也不定时的检查、抽查。而C层学生重点在“多灌少引”。因为他们底子太差,一味要求他们去理解只能不断挫伤他们的自信心。
三、走进B、C层,真正的去关心他们。
班级的差学生就缺乏自信心,平时受到各科老师的“另眼看待”,受到尖子学生的排斥。我在每节课上都要让学生回答问题,并且重心放在B、C层学生身上。一个对A层学生来说是不屑一顾的问题,对于C层学生、只要解答出来就是成功。用一些现象“good”“ok”“well down”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学生们一旦知道老师真心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他们也就可能会全力以赴去学习。
四、分层布置作业、提高自信心。
对A层学生来说课本知识有时不能满足他们需求,我让他们进行口语表演看英文电影。为了提高成绩还可以“吃偏饭”做一些有必要的习题巩固知识,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B层要求他们掌握课本知识,反复记忆。借鉴课本中重点的句子、句型、短语等去仿句,C层学生基础太差,绝大多数都不会读单词、因此我就实行“地毯式”教学,即每个单词都要求他们会读、记住中文意思、逐渐地延伸到短语、句型。
五、借鉴“合作学习”方法。
我们学校现在实施课改。主要是教会自主、合作的去学习。依据这种模式,我让A、B、C层学生互相帮助,因为我所任数的班级人数四十五数以上,我把每班分为七组,每组5—7人,每组里都有A、B、C层学生,要求每一个A层学生带动一个B层和C层学生,采取“串联式”落实教育,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轮流当组长,每人一天,B、C层学生不会当的,相对应A层学生来帮助。负责检查、监督、落实组内学生的任务。
2、课堂讨论、以组长为中心,让每人都来参与,组长每天评选出一名发言积极的组员,每月总结一次。
3、老师检查各组学习效果,每次采用抽鉴的方法让他们答问题。B、C层学生回答问题有漏洞,A层学生可以补充说明,各组评比每周选出优胜组。
我们学校的学生一多半都来自于农村,英语基础可说是空白,在教学当中,我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关键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初步取得一 点点经验、学生也认可这种方式也习惯了操作顺序、主要成效。当然这仅仅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看法,还需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中国教师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