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
发布时间:2009-09-15 浏览次数:
安全法制教育课教案 (一 )课题: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 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 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 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 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 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 安全使用煤气 1) 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 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二、 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 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 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 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 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 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 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三、 交通安全 1、 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 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 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 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 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四、 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 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 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五、 小结: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 ? 班级安全教育教案? (二)课题: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环境的基本概念,懂得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教学内容: 1.什么是环境?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环境问题?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基本概念第一课时:环境的概念教学过程:一、提问:什么是环境?师:环境就是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个主体来说的,围绕着某个主体的外部世界叫做环境。我们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板书:自然环境 阳光、大气、水源环境社会环境 工厂、城市、农村二、举例说明:如:我们的学校,有房屋、道理、操场、成排的树木、美丽的花园,就是这些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环境。三、小组讨论:有关环境问题四、教师总结(略)第二课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类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衣食住行哪一样都离不开环境。二、看图讨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着环境。三、学生交流:如:工厂生产产品的同时,也产生废水、废气、废渣,我们人呼吸时要消耗氧气,每天还会向环境中排放一些废弃物。四、教师举例说明 ①苏州河变化几十年前鱼虾成群,自来水厂从苏州河中取水,而今不能饮用、臭黑难闻; ②上海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大气质量恶化有关。五、环境影响人类举例:过量砍伐树木,减弱树林保护水土的能力,江河水流中泥沙的含量就会增多,带来灾难性后果。六、教师小结:我们污染了环境,环境就报复我们,我们保护了环境,环境就会造福于我们。第三课时:环境问题教学过程:一、启发提问: ⑴环境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生讨论后得出 ⑵两个原因(a)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b)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环境污染。 ⑶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板书:空气浑浊、水质恶化、垃圾成灾 ⑷看图交流讨论 ⑸惊心动魄的数据: a.上海: 40万辆助动车 3.7万辆出租汽车 10万辆各种汽车大气污染超标10多倍 b.水质恶化,每年排放7000亿立方米污水。上海黄浦江:每年黑臭天数在150天以上。 c.垃圾成灾:每年新增垃圾100亿吨。二、师小结:环境问题是个严峻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改变它。 ? 班级安全教育教案? (四 )课题:搞好环境卫生好处多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搞好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意义,为他们规范自身的环境卫生行为奠定思想基础。教学内容:搞好环境卫生有五个方面的好处 1.有利于预防疾病,增强体质 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3.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4.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有利于提高国家声誉,促进对外开放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搞好环境卫生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搞好环境卫生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揭题搞好环境好处多二、学习两点好处: 1、有利于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事实证明: ①环境卫生好、发病率低解放前, 人均寿命不到40岁而今, 人均寿命77.9岁多 ②党和政府重视 1949年,陈毅市长列为上海市政府工作七项中心工作之一--清洁运动 1997年,徐匡迪市长、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强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师:科学研究表明:人在清洁宜人的环境中,人们工作和学习易于集中思想,少出差错,效率提高,反之工作效率不高。可知:安静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多彩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好学上进,清新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他们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三、交流讨论组织学生联系身边实际事例进行交流谈搞好环境卫生的好处四、教师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搞好环境的好处 2.揭题二、继续学习搞好环境卫生的3点好处 1、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师:科学家说:"世界上没有绝对意义的废物,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数据表明:回收废铁,可制造130多万千米铁轨,可绕地球4圈,或生产1.3亿辆载重汽车。回收废铁,可供全国大、中、小学生使用一年。 2、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师:教育学生做文明公民,遵守"七不规范" 3、有利于提高国家声誉、促进对外开放师:提问:上海地区的环境怎样?你见到过南京路、外滩又是怎样?城市的市容市貌,卫生状况、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反映城市居民的文化修养道德风尚和精神面貌。 ? 班级安全教育教案? 课题:正确认识和处置生活废弃物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来源及其处理方法,以及如何综合利用粪便和生活污水,教育学生从小就应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教学内容: 1.生活垃圾 ① 生活垃圾的来源 ② 生活垃圾的量在增加 ③ 生活垃圾的成分在变化 ④ 生活垃圾的危害 ⑤ 生活垃圾的处理 ⑥ 减少垃圾的方法 2.粪便和生活污水 ① 粪便和生活污水的产生 ② 粪便和生活污水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③ 粪便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垃圾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叫生活垃圾 1.生活垃圾的来源: ⑴产生:学校、家庭、商店、车站、建筑地 ⑵举例:菜尾、各种花瓶、果皮…… 2.生活垃圾的量在增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的量在增加,我国许多城市每年递增10%左右。出示数据统计表(图) 1918年 2962吨 1983年 4592吨 1988年 6565吨 1993年 13356吨师:上海市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0000多吨,用4吨卡车载,首位可排18千米长, 7天的生活垃圾相当于24层楼高的国际饭店。 3.生活垃圾的成分在变化 ⑴过去的生活垃圾尘土、树叶、厨房废弃物 ⑵现在的生活垃圾玻璃、金属、塑料、纸张…… 二、生活垃圾的危害 1、占用大量土地垃圾占地竟达600多万平方米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 2、孳生苍蝇、蚊子、老鼠、传播疾病了解蝇、蚊、鼠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少--低多--高 3、污染水源、土壤和空气垃圾中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进入水体、土壤大气,使水质恶化,瓜果污染。 4、影响市容、景观垃圾的随意堆放会使城市容貌、乡村风光、旅游景点受到损害。三、教师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揭题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必然会有许多垃圾,那么该怎样来处理呢?二、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1、堆肥法是一种广泛采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可用于农用的肥料。 2、填埋法解决三个问题 ①处理好场地基础 ②防止苍蝇、蚊子孳生和有害气体散发 ③对垃圾进行收集处理 3、焚烧法优点:①卫生 ②减少垃圾体积 ③用来供热和发电缺点:①建厂投资大、处理成本高 ②污染大气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处理垃圾的方法堆肥法填埋法焚烧法二、减少垃圾的方法 1.分类收集,让资源重复利用 2.提倡净菜进城每年减少菜根菜叶、家禽毛骨等生活垃圾30万吨 3.改进包装尽量少用包装物 4.改变燃料结构煤、气、电煮饭,使厨房垃圾减少风能、太阳能更是清洁能源 5.依靠科技进步,探索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其他途径三、师总结:现在国内外都在尝试用养殖蚯蚓来处理垃圾,也有人试图从垃圾中制取可燃气体。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将会寻找到更多利用垃圾的方法。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粪便和生活污水 1.粪便和生活污水的产生家庭、餐馆、浴室上海每天排放污水达157万吨 2.粪便和生活污水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⑴污染环境:水源、空气受到污染 ⑵传染疾病:如:痢疾全世界每天有15000人死于饮用水不洁 3、粪便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及综合利用在城市:⑴分区建污水处理厂 ⑵集中排放 ⑶科学利用粪便在农村:⑴防粪便进入河道 ⑵粪缸加盖 ⑶尽量使用粪便 ⑷建沼气池 ⑸实行粪缸改厕二、学生讨论交流三、教师小结 ? 班级法制教育教案? 课题:了解环境卫生法规规范自身行为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国家及本市环境卫生有关法规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知道对个人环境卫生行为方面的要求,并能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按照法规的要求去做。教学内容: 1、环境卫生法规的基本内容 2、学生应当做到的个人行为规范教学重点:了解卫生法规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环境卫生法规二、学习课文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什么叫环境卫生法规?出示:是指有关环境、卫生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章和章程等,是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 3、学习近几年来中央到地方颁布的一系列有关维护环境卫生的法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4、每个公民应自觉遵守行为准则三、展开讨论:学生应如何规范自己行为四、教师小结:教育学生自觉地、不分场合、时间均能做到维护环境卫生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小学生应自觉做到哪些?二、学习课文,教师讲解: 1、不随地吐痰 2、不乱扔果皮 3、不在公共场所焚烧树叶和垃圾 4、不乱涂乱画 5、不乱堆乱放、乱吊,有碍市容 6、不乱倒垃圾,排放粪便 7、不在市区和县城内饲养家禽 8、建房、修房垃圾倒在指定地区 9、注意抽水马桶、下水道的堵塞物 10、不私自拆除、迁移、占用、损毁、封闭按规定设置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三、教师逐条讲说,学生举例说明四、结合自身情况谈体会、感想。 ? 班级安全教育教案? 课题:关心社区的环境卫生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关心社区环境卫生的"小主人"责任感,并激发他们为净化社会环境做贡献的创造精神。教学内容: 1、假日采访 2、微型调查 3、金点子 4、专题剪报教学过程:一、假日采访 ⑴可由几人组成一个小组 a.预约被采访人 B.采访人准备 C.小组交流采访结果情况 D.谈自己感想 ⑵调查小区环境卫生状况二、编一份环卫小报内容自己拟订三、金点子 ⑴收集、利用废弃物设想 ⑵对小区环境卫生提建议四、专题剪报师生共同完成 ⑴师指导学生养成平时注意关心环卫事业及环卫科技发展动态的良好习惯 ⑵从报刊、杂志中寻找材料 ⑶安排展出五、课外延伸活动 ? 班级法制教育教案? 课题:用火安全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牢记灭火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防火宣传墙报共同提高防火意识。二、教学内容(一)火灾事件介绍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 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认识灭火设方法: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家用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 1、 分清灭火器上的标识 2、 了解灭火器分类清水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1211灭火器 、 二氧化碳灭火器(三)区分火灾类别,牢记灭火方法 I、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GB5907-86) I I 、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 1.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 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I I I、根据不同火灾特征选择不同灭火工具。(四)安全用火 1、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p-3) 2、发生火灾的原因(p-30) 1.1厨房用火不慎 2.2生活、照明用火不慎 3.3吸烟不慎 4.4小孩玩火 5.5人为纵火 3、提高安全用火意识(燃放烟花、郊外野炊、实验室用火、在学生中开展禁烟活动、)(五)灾害面前不旁观、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p-12)三、作业:参照家庭消防安全对照表开展家庭火灾隐患调查活动(p-31) ? 班级安全教育教案? 课题:防火自救安全教育(一)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二、教学内容(一) 汇报家庭火灾隐患调查结果强化安全意识。(二)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 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 1、 关门求生 2、测试门的温度 3、从窗户逃生 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四)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内考察逃生路线 a) 制作逃生路线图 b) 制作逃生路标(五)深入学习火场逃生十三诀(p-65)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六)组织学生研究探讨火灾时人心理与行为的误区(p-72)三、作业: 制作一期防火自救的墙报。 ? 班级安全教育教案? 课题:防火自救安全教育(二)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学生体验逃生过程,增强逃生意识。二、教学内容:逃生演练 1、学生统一身着运动服、运动鞋。 2、在体育委员带领下做好准备活动。 3、放置火灾道具。 4、察看逃生线路。 5、教师带领下分组疏散逃生。三、小结:略。四、作业: 准备开展消防宣传日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