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校工会活动方案
一、背景分析
高校工会作为连接党政组织和教职工、学生之间的桥梁,是维护教职工和学生权益的重要机构之一。在高校内,社会团体活动之一的工会活动在推进学校改革、加强师生交流与合作、丰富教职工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校综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生产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活动目标
1.加强教职工和学生之间、学校与周边社区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学校综合发展。
2.丰富教职工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加强工会组织的建设,提高组织效能,全面推进教职工和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
1.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教职工和学生集体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并开展相关主题讨论和交流活动。
2.开展教职工和学生“闲置物品置换”活动,通过互换多余的生活用品实现资源共享和节约,同时提高环保意识。
3.举行“食堂文化节”,丰富菜品种类,推介健康饮食,并开展“绿色环保餐桌”主题宣传活动。
4.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开展邻里社区义务服务,如义工支教、义务植树、义卖义捐等有益活动,促进教职工和学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5.举办“环保课堂”活动,组织专家学者为教职工和学生讲解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相关主题讨论活动进一步推进环保意识的普及和实践。
6.举办“文化沙龙”活动,组织教职工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理解和生活经验,促进文化交流和面向未来的中西文化交融。
四、活动实施
1.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活动内容、宣传方案、场地布置、志愿者组织等多方面的工作。
2.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包括校内广播、海报、电子屏等,积极宣传活动目的和主题,鼓励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
3.通过严格筛选,选定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服务意识的工会干部和志愿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服务支持。
4.利用各种现代化交流工具,如微信、QQ等,积极传播活动信息和优秀事迹,增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五、效果评估
1.及时进行活动的效果评估和质量监测,重视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工作方向,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2.把活动效益向上推进,向下借鉴,形成连续性、复制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效应。
3.对活动顺利开展的干部和志愿者进行表扬、激励和奖励,鼓励他们在工作中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良性循环的发展动力。
六、结语
高校工会活动是广大教职工和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职工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要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生产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精神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