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树立“诚实是人美好的品德”的信念。
2、理解“为什么国王选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做国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为什么国王选中手捧花盆的孩子做国王”。
2、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帮助学生树立“诚实是人美好品质”的信念。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个故事,小朋友读准了字音,也读通了句子,并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汇报读懂的问题。
3、教师归纳:你们很会读书,都读懂了手捧鲜花的孩子不诚实,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很诚实。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就先来学习课文的一、二两小节。
(三)精读感悟,感情朗读
1、学习1~2小节
(1)自读这两小节,边读边想,想想这两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观察图,看看国王在干什么?
(3)齐读有关的句子。
教师小结:国王就是根据种花的成绩,来挑选未来的国王的。
2、学习3~5小节
A、体会两种不同孩子的想法、做法。
过渡:挑选新国王的日子终于到了,孩子们种的花怎样了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5小节。
(1)汇报孩子们种花的情况(有的孩子捧着鲜花来了,有的孩子捧着空花
盆来了)。
(2)你们想不想去皇宫看看当天的情景(想)。
(3)播放课件(众小孩手捧鲜花的场面):你们看到了什么?猜猜此时他们在想些什么。
(4)在这群手捧鲜花的孩子中,还有一个孩子,我们来看看他的表情。播放课件(一个孩子手捧空花盆),你发现了什么?他此时会想些什么?
过渡:手捧鲜花的孩子种出了鲜花,他们是多么高兴啊,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没有种出花来,当不成国王,他非常伤心。那我们就来读读这两段课文吧,你们认为应该怎么读呢?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读。
(5)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采取多种形式读,读出语气)。
(6)读了孩子的话你知道什么?
(7)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孩子是怎样种花的?
(8)播放课件(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种花的过程):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孩子怎么样?
(9)学生交流、汇报看课件的感受。
过渡:这个孩子这么用心的种花,花籽还没有发芽,他是多么难过啊。
(10)谁再来读读孩子的话,把你的体会读出来(采取多种形式读)。
过渡:面对两种不同的孩子,国王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国王的不同态度吧!
B、体会国王的态度,由皱眉头到高兴的感性变化。
(1)播放课件(国王皱眉头):你们看到了什么?
(2)播放课件(国王高兴地笑):你又看到了什么?
(3)面对国王的不同神态你有没有问题想问他?
(4)学生质疑后,教师归纳学生所提的问题。
(5)小组讨论:为什么国王看到手捧鲜花的孩子皱眉头,而看到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却高兴的笑呢?
(6)交流汇报:国王为什么不高兴?
(7)读国王不高兴的句子:指导朗读。
(8)交流汇报:国王为什么高兴地笑?
(9)读国王高兴的句子:指导朗读。
(10)从国王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11)小结:手捧鲜花的孩子不诚实,用欺骗的手段才种出了鲜艳的花,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诚实守信、品德高尚,所以国王选中了他当未来的国王。
3、学习第6小节
(1)为什么国王和你们都说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诚实呢,齐读第6小节。
(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国王为什么要把煮过的花籽发给孩子们呢?
(4)小结:是的,挑选新国王的标准就是看谁诚实。国王所说的种出的成绩,指的就是诚实的种花成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成绩才是最真实的成绩。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说了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
3、总结:诚实是一种美德,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具备了未来国王应有的美德。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美德,我相信你们都会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 坛 新 星
教 学 设 计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田十六小 叶玲玲
2007年11月
获全国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论文)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第二小学 叶玲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