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四年级上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323494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 科技成就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呼风唤雨的世纪>>、《飞向蓝天的恐龙》、是精读课文,《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八》是综合性训练。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单元设计理想 本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 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 4、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6、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8、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9、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4、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5、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6、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7、指导写想象作文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呼风唤雨的世纪 》 2课时 《 电脑住宅 》 1课时 《 飞向蓝天的恐龙》 2课时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 1课时 《语文园地八》 4课时 共计 10课时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二、教学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三、教学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和科学老师联系,了解科学课上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收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资料、主题网站,可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和发现的图片文字资料;调查访谈今天人们的愿望和梦想。 〔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课前,我请科学老师阅读了《呼风唤雨的世纪》,他读完就向我们下挑战书:等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和我们PK一下,内容就为20世纪的科技信息,以及造福人类的事实。老师不仅替你们应战了,还反将他一军,到时还要比一比谁的语言表述得当、清楚。你们有信心吗?要想取得胜利,我们首先要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出示12个生字,让学生从文中画出“呼风唤雨、改观、程度、程控电话、依赖、寄托、原子核、因特网、腾云驾雾、哲学家、农耕社会”等词语。   2、你觉得哪些词语你掌握得比较好,向大家介绍介绍经验,或者给大家提个醒。   3、你觉得哪些词语你还没有掌握,读一读,写一写,根据课文或查查字典想一想它的意思。适时点击课件,出示图片,补充解释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读好课文,整体把握语文之本。    1、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大声读、速读、同桌轮读等方式,将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顺流利。    2、集中练读,感觉哪里难就重点突击。    3、展示读书。学生相互评价,纠正断句、字音,必要时,教师带着读,引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5、四人小组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扩词。汇报交流。  (四)、自读感悟,培养探究之意。    1、自读自悟。“不动笔墨不读书”,从科学的角度看,动笔的过程使我们记忆更加清楚。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在自己特别有感受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做上标记。    2、全班交流。感情朗读有感受的内容,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3、鼓励质疑。针对词句,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能解决的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共同做好标记。   预设⑴:第二小节中的设问句,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感悟其作用。     ⑵结合查字典、造句和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与“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五)、指导写字,提升作业之质。    1、学生提出生字书写的注意点,教师重点指导“赖、耕、幻”的字形。    2、学生练习写字,自己决定写几遍。    3、展示评价。    4、布置作业:     ⑴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收集20世纪的发明与发现,并与家人、老师或者同学探讨他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可以自由组合,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资料册。     ⑵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人,了解今天生活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和梦想。同时也为和科学老师PK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 细读重点句段: 1、回顾上节课学生疑问,指导解决。教师抛出自己疑问:为什么20世纪的成就,文中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学生小组讨论,说明理由。   3、学生给老师释疑:⑴诗句的本意。⑵用短暂的“一夜”形容一个世纪的原因。⑶你能对这“一夜”的“黑暗”,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做出具体描述吗?⑷“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指什么?⑸结合你查找的资料,你认为还有哪些“梨花”也竞相开放了?你能模仿课文中“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这样的形式,说得更好一些吗?⑹你能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感受,让老师有所感悟吗?    4、适时完成板书:20世界呼风唤雨实现愿望  (二)、畅想未来,激起爱科学之愿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用一句话来表述。    2、课前的访谈调查肯定给你很多启示,那么如果你是未来的设计师,请尽情你能描绘21世纪的蓝图。    3、根据你们的描绘,和着老师的板书,你能对出一个有关21世纪的下联吗?  (三)、充分准备,应对科学老师挑战。    1、如科学老师到阵,则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示可以引经据典,举例子作对比,甚至运用设问句等方法,结合所查资料,推选代表和科学老师PK。    2、如果科学老师未到阵,则将小组代表们的发言用录音机录下,课后和科学老师交锋。 (四)、板书设计 科技万象     20世纪 呼风唤雨 实现愿望     21世纪 改天换地 再创奇迹 30 电脑住宅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 2. 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 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 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字,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五、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人类从产生到现在,都住过什么样的房子吗?(山洞、茅草房、木房、砖瓦房,直到我们现在用钢筋水泥建造的高楼大厦),在现代社会,我们居住的房子不仅在材料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性能、功用方面也出现了新的突破。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电脑住宅。(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课外拓展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五)板书设计 30*电脑住宅 风向标——温度、湿度、风力风向 门口:密码、主人指令 电 门厅:乐曲 电脑判断 脑 会客厅:“集装箱”分门别类 提供舒适 住 厨房:教人做菜 宅 卧室:休息状态 浴室:预约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点 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四、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恐龙吗?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说说? 学生回答。 师(总结):恐龙是生活在几千万年前的大型生物,虽然早已灭绝,但是考古学家发现了很多恐龙化石证明了它的确在几千万年前大量的生活在我们这个地球上。你看恐龙向我们走来。 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恐龙》电影片段”视频: 师:,这就是恐龙。(教师指出其中的恐龙让学生看) 2.板书:飞向蓝天的 师:请同学们思考几秒钟,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生1:飞向蓝天的白鸽。 生2:飞向蓝天的雄鹰。 生3:飞向蓝天的小鸟。 生4:…… 师:大家填得真好!想知道老师最想填什么吗?(板书补出:恐龙) 师:(指着“飞向蓝天的恐龙”连读两遍)你有什么看法? 生1:恐龙能飞向蓝天,这是真的吗? 生2:这么笨重的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生3:…… 师:笨重的恐龙能飞向蓝天,这是真真切切的!那么笨重的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考古学家的最新发现吧!请大家注意课文中生字的正确发音。 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用完整的语言说说课文大意。 2.再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读准确,运用已学方法识字。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学生学习交流。 (3)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教师进行指导,通过多种形式从音形义上进行教学。 ① 正音: 凌、恐、凶、盈:都是后鼻音。 笨、仅、敏:是前鼻音。 崭:声母是翘舌音。 凌:读línɡ,不要读成lín。 ② 辨析字形。 巩—恐 会—绘 顿—吨 鸽:第二笔是点不是捺; ③ 猜测词语。   颜色多,灿烂多彩。 (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 (翱翔)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茹毛饮血)   指无需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毋庸置疑) (四)抄写、积累 1.抄写生字 2.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扩充自己的古生物知识。 【第二课时】 (一) 细读重点句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与同学讨论,试着分段概括段意。 提示: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   第二段(第3、4自然段):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段(第5自然段):科学家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3.交流概括,渗透分段概括段意的方法。 (二) 表达运用 A、了解演化过程。(深入体会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1.默读第4自然段,弄清共有几句话,用序号标出。想一想: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 2.抽学生说,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点拨。(这段长句多,如“庞大家族”冒号后的句子具体指出庞大家族有哪些,前后都是围绕相同内容说的,一共8句。) 3.重点体会第二句。 (1)齐读第二句。 (2)标出冒号后的分句(3个分句组成一个长句)。 (3)引导学生体会各分句的内容。(表格式或小标题式,如:行走——身体形态——性情。) (4)采用引读、对比读等方法,再次体会第二句话的意思:恐龙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重点体会“繁衍”、“形态各异”、“庞大家族”、“凶猛异常”、“茹毛饮血”等词语的意思。 (5)学生看板书复述第二句话的内容。 4.重点体会第三句。 (1)自由读第三句,用序号标出冒号后的分句。(4个分句组成一个长句) (2)学生质疑,互相解答。 (3)引导学生边体会,边完成板书。(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骨骼、脑颅、前肢、体表。) (4)学生看书将一、二、三句话连起来说。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大约”、“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庞大家族”、“有些”、“其中”、“一些”,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5.体会第四至七句。 学生朗读这几句,体会科学家假想长羽毛的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1)他们有哪两种猜想,请学生说一说。 (2)前两句讲树栖恐龙在跳跃、降落中具备了滑翔能力,最终主动飞行。后两句讲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6.体会第八句。 (1)齐读。 (2)为什么说“毋庸置疑”?理由是什么? 7.学生组成小组研讨: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提示,与同学合作填写表格。(如下表)  繁衍情况   时 间   特 点 第一代恐龙 和狗一样大小,像鸵鸟 数千万年后 两足奔跑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 许许多多年后 8.学习汇报: (1)在恐龙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师小结:你们看,恐龙演化过程是以时间为顺序,先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 B、齐读第三自然段,渗透写作方法。 说说这段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过渡段。这段以设问的形式激起了读者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循着读者的阅读思路,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读者视线引向中生代,再现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C、感悟语言特点。 1.自主品读,体会语句特点。  找出你认为写得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好在哪里? 2.通过下面的小练习,感悟语言的准确生动,体会科学家严谨执著的工作作风。 去掉句子中的蓝色部分,比较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   板书: (1)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提示:“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应该”表示一种推测的意思,说明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还不能确定。 (2)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提示:“逐渐”指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变化,慢慢地变小,不是一蹴而就的。 说明: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通过比较朗读等形式感悟语言表达特点,在语言实践中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正确生动,学习锤炼语言。 (三)、学习其他段落,把握全文内容。 A、第1、2自然段。 1.先说方法: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把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看似毫不相干的两种动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告诉我们科学家的重大发现:“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抓住“一支”、“漫长的演化”等词,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提示:“一支”指的是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3.朗读第二自然段。了解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抓重点句理解:“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理解“画卷”和“点睛之笔”的意思。 理解:辽西的发现为什么能称为“点睛之笔”? 板书: 点睛之笔 提示:“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而要证明恐龙向鸟类演化,“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 B、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说说科学家们又有怎样的愿望? 提示:希望找到更多、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 2.说说你对“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个句子的理解。 提示:“希望”说明这一历史进程还没能完全重现,说明科学家还在继续探索、搜集证据。 (四)拓展延伸 总结概括全文,引导质疑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一背。 2.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3.学生质疑,引导深入探讨:学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4.师总结: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停步,心中仍然有更为美好的愿望——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六)板书设计 板书: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一代恐龙 → 庞大家族 →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飞向蓝天 (两亿三千万年前) (数千万年后) (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 了解太空蔬菜变化的原因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 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四、教学准备 飞船图片 飞船升空的视频 宇航员失重的视频 五、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2003年10月15日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在神舟5号飞船上,有一位英雄,他是谁呢 生:杨利伟 2.师:对,在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在飞船不仅有我们的宇航员,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批乘客是谁?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批特殊的乘客。 板书: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让学生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其中生字的读音和生词,借助你们手里的字典等工具查一查、学一学  学生自读课文,自学交流。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板书:例如  筛选  辐射  淘汰  美味佳肴  盐碱   指名学生读上面的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 细读重点句段: 1.让学生按照黑板上的问题再读课文: (1)“特殊乘客”指的是谁? (2)特殊乘客”飞回来后有何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 (4)这些“乘客”的美妙变化和神奇作用是什么力量给的呢? 学生读课文、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并提供学习资料。 2.交流汇报 师: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生:植物的种子 师:“特殊乘客”飞回来后有何变化? 生1:茄子有的果实比篮球大,有的比鸡蛋小。 生2:它们回来后种在地里,普遍具有以下优点: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强。 师: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 生: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师: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生1:从外形上看它比原来的更大、更长,还会产生一些颜色的变化。 生2:从味道上,它比原来更鲜美。 生3:从营养价值上它更丰富,抗病力强。 生4:从其他价值上看,还具有药用、美化、绿化的特点。 师:这些“乘客”的美妙变化和神奇作用是什么力量给的呢? 生:科学家。 3.师总结:是的,这些变化其实是我们聪明勤劳的科学家,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呀! 4.接下来请大家浏览课文,并完成练习题。 板书: 全文共___自然段。 一、写神五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种子。在第( )自然段 二、写太空种子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在第( )到第( )自然段 三、写经过选育后的太空种子的用途。在第( )到第( )自然段 四、写科学工作者创造出奇迹。在第( )自然段 5.师:根据段落大意,你知道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哪二个方面。 生: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变化和用途二个方面的内容。 6.课文中也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请你画出课文的中心句(找到的同学一起读一读)。板数:变化、用途 生: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7.通过刚才的训练,我们知道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每段大意来概括主要内容,还有一种是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文章中心句、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以后我们还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五)交流汇报 1.下面,我们就要去看看太空种子到底有哪些变化。 默读2—3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变化找出来,说说为什么? (1) 出示句子: 在浩瀚的太空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变化。 (2) 你理解微重力,高真空吗? 提示:   微重力状态:当一切物体在进行航天飞行时,它们的重量都不见了,这种现象称为“失重”。微重力状态下的用处可多了,在空间站,任何事物都不受重力影响,这样就能够生产出地球上无法生产的新材料、新产品,培育出地球上没有的新物种。   例如:在微重力状态下,没有重的下沉、轻的上浮现象和冷热空气的对流,因而可生产出纯净的新材料;微重力状态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培育出优良物种。 (3) 大家看,这就是失重的场景。你能说说微重力有哪些现象? 展示宇航员失重的图片: 学生回答。 (4) 师: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植物种子慢慢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们再看一句:    出示句子: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   师:相差这么大。哪些同学也对这句话感兴趣,一起来读读吧 2.默读4---5自然段,找出太空种子神奇用途。 提示: (1) 食用:美味佳肴    绿色蔬菜:太空黄瓜,太空葫芦,太空辣椒 A.师:想不想看看太空蔬菜? B.出示图片: C.师;怪不得作者说它是美味佳肴,就因为它抗病力强,很少用农药,又是益健康的绿色蔬菜。 (2) 良药:太空菜葫芦中苦瓜素可治疗糖尿病。 (3) 美化生活:太空花卉 (4) 绿化祖国:太空育种 A. 一起去瞧瞧新奇的太空花卉吧! B. 展示太空花卉图片: C. 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太空花卉? D.太空花卉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花期更长,一年四季都能美化我们的环境,太空育种还能更好地绿化祖国,保持水土。 引读:一粒小种子竟有这么多用途,怪不得作者说它是那么的神奇 3.师:美妙的变化,神奇的用途,这都是谁的功劳? 生:科学工作者。 师:科学工作者真得有魔力吗,这里指的是什么? 生1:知识和工作。 生2:科学技术。 师:正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板书:科学创造奇迹 9 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拓展延伸 1.师:你们知道吗?这是一篇说明文,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说明方法吗?有哪些? 提名学生回答。 生: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2.出示句子: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你知道这个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作比较。 3.但它还用了另一种方法,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举例子”。 板书:举例子。 4.在我们课文中多次出现了这种方法,找一找。 提名学生回答。 5.一般来说,这种方法的句子中都有一个鲜明的词语作提示,它们是什么? 生:例如、如、比如、譬如等 总结全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特殊乘客是谁吗? 生:植物种子。 2.假如你就是这批特殊乘客之一,你想做一颗什么植物种子,为什么? 3.大家的想法个个精彩,发挥你的想象,运用你学过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已吗? 出示小练笔:种子的自述 2.提名学生读自己写的“种子自述”。 七、作业 1.继续完成这篇想象作文《种子的自述》 2.生活中,课文中类似的奇妙事例有很多,课后178页《人造发光植物》就非常有趣,回家仔细阅读。 (七)板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特殊乘客”指植物的种子   优点: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 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味道:更鲜美 营养价值:更丰富,抗病力强 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语文园地八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围绕21世纪科技发展使自己所产生的奇思妙想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2、 观察并发现广告中的错别字,认识其危害,积极改正。 3、 学习、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4、 初步认识对联,在游戏中感受语文的乐趣。 课前准备 1、 布置家庭(或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访:长辈谈一谈小时候的梦想) 2、 搜集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建设日新月异的资料图片。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我们的奇思妙想》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锻炼学生运用、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上网,了解现实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想象、倾听、表达、交流、提问的能力。 1谈话,激发想象 同学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吗?在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这1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的许多幻想已经成为现实。 课前我们进行了资料搜集,能简单向大家汇报你调查到的情况吗? 同学们,我是“未来王国”的导游,你们是“未来王国”的小导游,今天我将带领你们到“未来王国”实习,我们的任务是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向我们的游客介绍。 (板题:我们的奇思妙想)准备好了吗?出发! 2、 提问激趣: 小导游们,我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假如你们所带的旅游团有游客问:“从地球到月亮有哪些办法?”作为导游的你准备怎样回答? 3.师范引路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典型例子,引导发言。 (1) 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下面请“未来王国”的十佳导游——XX向我们介绍他的方法,并留心听他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他的奇思妙想?(2)学生专心倾听、观看。 (3) 师:XX不愧是“未来王国”的十佳导游,他介绍得真详细,他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的?怎样介绍的? 4、 畅所欲言。 师:“未来王国”里的科学技术将出现怎样的奇迹?人类怎样生活?未来的房屋交通工具、衣服、用的物品、照明的设施、学校、教室、书桌、黑板等是什么样的? 请在小组里畅谈你的奇思妙想,介绍时可学习XX的方法,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绍,如边画边讲,边演示边讲。用时5分钟,待会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现场介绍,我们将评出“未来王国”最佳小导游一位(1)小组交流,选出代表。(2)派代表介绍。(当代表介绍完后,请同学评价,例如可以说自己的建议,师相机评价:你的奇思妙想真有趣。如有些代表介绍同一物体的,可让他们一起说,或互为补充。)(3)评选最佳一位。 5、自我评价。师:小导游们这次“未来王国”一游,你觉得你的表现怎么样,咱们来给自己评价评价,结合自己的表现评价自己!师出示评价要求(1)能耐心地听别人的介绍,不打断别人的说话。 (2)能用正确的普通话清楚、响亮、热情、自然大方地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3)在交流时,能积极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态度热情。 6、小结 今天我们以小导游的身份畅游了“未来王国”,并畅谈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接下来把我们的奇思妙想写下来,向更多的游客介绍吧! 总结感悟 1、 在口语交际中,你的内心一定有许多感受,也会从伙伴那里学到许多东西。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 2、 学生谈个人收获。 (无论是知识方面的、交流技巧方面、内心独特感受方面的都可以。)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能用通顺、具体的语言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学重难点: 想象要合理;想象要有新意。 教学准备: 1、 搜集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建设日新月异的资料图片。 2、 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3、 教学过程: 一、引导回顾,激趣导入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陆互联网查阅资料的时候,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学习了本组课文之后,我们了解到已经过去的100年真可以称得上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因为科学技术的威力,许多伟大的发明让我们的幻想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于是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瓦特呢,看到水壶里的水烧开了,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了,想到了水蒸汽的力量,发明了蒸汽机……乔治发明了机器人……正是科学家们的这些奇思妙想,才有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发明。这些伟大的发明,其实都来源于科学家们一个个小小的奇思妙想。(板书:奇思妙想。 2、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也都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畅谈了自己的奇思妙想。这节课,就让我们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吧。 二、自主读题,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打开书157页,自己读习作内容,看看这次习作都有哪些具体要求? (学生说要求,老师随机出示。) 2、联系今天的的作文主题“我们的奇思妙想”来谈谈在习作中怎么做到这些要求? 想像要丰富:内容新奇奇特,想像大胆,但想像要合理。 内容要具体: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一些修辞手法。要写得有趣。 语句要通顺:没有语病。 3、老师认为,要是同学们的作文还能做到:“叙述有顺序,取材很新颖,表达有个性”的话,相信你的作文就更加的出类拔萃了。 4、齐读习作要求 a. 学生依据调查情况汇报。] (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内容;可以是社会或生产建设巨大变化的内容;可以是有关自然的;可以是有关医学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 b. 教师相机展示资料图片。 指导学生交流 1、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美梦成真的事情,真让人激动!你们有梦想吗?谁来当众介绍你的“奇思妙想”? a. 出示文字屏幕: 愿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说说未来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也可介绍个人的制作。 b. 指名读以上学习提示。 2、讨论采取哪种交流形式。 边画边说,边演示边说,补充说明,提出问题或多或少就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 3、 相互交谈, 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 三、例举题目,拓展思维 1、老师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而且还好几个呢,想把他们全都写下来。现在要请同学们紧扣这次习作要求,给我提出建议,怎样写好这几个作文? (老师出示作文题目:全能救生圈 、吃垃圾的鱼、神奇的拐杖。提示学生从“奇、妙”角度来想像。)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吧。 2、同学们的建议真不错,怎样写好我的奇思妙想,我已心里有数。要写好你们自己的奇思妙想,同学们是否也都胸有成竹了呢? 3、那就给自己几分钟时间,给你的奇思妙想,先拟一个一开始就能抓住读者眼球的题目,再好好想想怎么才能把它写新奇有趣。 4、现在谁愿意来给我们大家说说,你给你的奇思妙想拟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你准备如何着手去写? 四、发挥想象,独立习作 1、看来同学们还真是胸有成竹了。虽然同学们的想像还不够完善,甚至还有些幼稚,但谁敢说你们今天的奇思妙想不会是明天的伟大发明呢?也许若干年后,二十一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伟大发明家,就有今天我们在座的同学呢。 2、那现在就让我们拿出纸,提起笔,把我们伟大的奇思妙想先记录下来吧。学生写作文,老师巡视。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教师评议 1、 整体评价。 a. 习作态度。 b. 习作内容、角度等。 c. 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等。 2、 习作内容、质量的评价。 a. 宣讲、展示优秀习作。师生评议。 b. 宣讲、展示优秀语段。师生评议。 c. 宣讲、展示优秀语句。(主要针对后进学生,发现其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 小组交流评价,互相提高。 1、 组内数人朗读交流各自的习作,互评互议。 2、 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3、 互评互议,选出优秀习作若干份,在“展才华天地”里展览。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 自读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的内容。 2、 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a. 学生交流个人的发现。 b. 教师相机点拨(字形的变化——词义的变化——语言文字纯洁性的重要)。 3、 开展“争做文字小卫士”活动。 a. 动手修改成语广告中的错别字。 b. 出示自己搜集的错用滥用的成语广告词。 c. 生生交流,动手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