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社港中学 七 年级 历史 导学案
备课日期:2016年12月1日 设计者: 周长江、罗芳玲、尹根深 审核 总第19课时
课 题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 型
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
1、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并熟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学习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学习难点
理解北方民族大融合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
知识导读
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淝水之战”。第二部分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三部分为“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学习程序:
一、课前预习:
1、383年, 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 ,统一中国。后前秦在
之战中失败,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 部迅速崛起,建立
。439年,其统一北方,结束了 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3、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 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 ,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 。
4、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 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 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 。
5、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 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 制度。
6、北魏孝文帝改革后, 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 、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二、对学群学:
活动一:史实再现(淝水之战)
1、结合课本,归纳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双方、结果、影响。
2、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 丞相王猛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却是华夏正统,目前上下安和。臣死后,希望陛下千万不可图谋伐晋。鲜卑、羌等归降贵族终怀二心,迟早要成为祸害,应该逐渐铲除他们。”
材料二 “四方基本平安,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
(1)材料一王猛曾在哪一政权里担任丞相?该政权是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2)材料二应该是谁说的话?“四方基本平安”具体指的是什么?
(3)通过材料二判断这位统治者听从丞相王猛的劝告了吗?为讨伐东晋所发动的战役是什么?结果如何?
活动二:史情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
阅读教材,找出北魏建立的时间、民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请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活动三:史事点评(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阅读课本,归纳一下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表现及影响。
三、课后练习:
1.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不包括( )
A投鞭断流 B风声鹤唳 C 退避三舍 D草木皆兵
2. 某诏令曰:“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颁布这一诏令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 苻坚 D 孝文帝
四、反思
导学策略:
社港中学 七 年级 历史 导学案
备课日期:2016年12月1日 设计者: 周长江、罗芳玲、尹根深 审核 总第20课时
课 题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 型
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学习重点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学习难点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知识导读
本课的内容主要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内容设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第二部分为“科学家祖冲之”,第三部分为“书法、绘画与雕塑”。
学习程序:
一、课前预习: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朝贾思勰撰写的《 》。
2、祖冲之是 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 、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运用三国时期魏国数学家 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 位数字。
3、祖冲之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比较,只差 秒。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
4、 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曹魏时的书法名家有锺繇和 。锺繇独创 书法,后人称之为绝世创作。
5、 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是《 》。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 ”。
6、东晋时期最著名的画家是 ,其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 》和《 》。
7、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 ,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 石窟和河南洛阳的 石窟。
二、对学群学:
活动一:史实再现(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齐民要术》属于哪一门科学?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这部书对于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历史地位怎样?
活动二:史情分析(科学家祖冲之)
1、祖冲之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圆周率?推算出的圆周率是多少?这项成就领先于世界多少年?
2、祖冲之在天文历法上取得什么成就?
3、简要概括祖冲之在机械制造方面取得的成就。
4、祖冲之取得重要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最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三:史事论评(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
1、科技成就
人物
朝代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贾思勰
祖冲之
郦道元
2、文化成就
类别
书法
绘画
石窟艺术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所在朝代
三、中考链接:
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硕果累累,成就辉煌。下列科技成果按取得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火药的发明 ④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第7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教学反思:
导学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