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生用《春》学教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323455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用《春》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生用《春》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主备人:蔡连菊 课型:新授课 准印 325 份 七年级 语文 班级: 第 小组 姓名: 第11课 《春》 一、【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言。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3、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长大于江苏扬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 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朗润( )( ) 钻( )出来 抖擞( )( ) 应和( )( ) 捉( )迷藏 酝酿( )( ) 三、【师生互动】 1、精读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句子来判断。 答: 2、精读第三段,写小草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答: 3、精读第四段,找出从各个不同方面描写春花的句子。 (1)描写春花形态的句子: (2)描写春花颜色的句子: (3)描写春花味道的句子: 4、精读第五段,找出从不同角度描写春风的句子。 (1)从触觉角度描写春风的句子: (2)从嗅觉角度描写春风的句子: (3)从听觉角度描写鸟与春风流水应和的句子: 5、精读第五段,作者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由近及远,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哪些特点? 答: 6、精读第7段 至第10段,由什么景物引出人们迎春? 主要颂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答: 四、【练习巩固】 1、写出多音字的拼音,并根据拼音组词。 藏( ) ( ) 散( ) ( ) 晕( ) ( ) 涨( ) ( ) 笼( ) ( ) 2、解释下列成语意思。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3、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野花遍地都是……像眼睛,像星星,还眨( )呀眨的。 (2)人家屋顶上全笼( )着一层薄( )烟 (3)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戴着lì( )。 4、课文第三段中最能体现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 从侧面写出春草带给人们欢乐的动词有: 5、课文第四段中描写桃、杏、梨争春比美,竞相开放的句子是: 这个句子运用 修辞手法。 五、【课堂小结】 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和美感,使我们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和“含蓄美”。作者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五种感官技巧,把春天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春天,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