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商业银行的案例分析问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32283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商业银行的案例分析问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商业银行的案例分析问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商业银行的案例分析问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商业银行的案例分析问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商业银行的案例分析问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银行业垄断问题浅析一 背景近日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公布年报,多家银行“日赚数亿”, 有关国内银行业的纷争再度燃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坦率直言,“少数几家大银行处于垄断地位,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3日表示,国内银行业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盈利,小部分银行在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融资渠道因此受限,所以必须打破银行业的垄断局面,以帮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而中央已统一思想打破银行垄断。二 银行业垄断现状从2010年的数据来看,16家上市银行中,五大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占全部上市银行收入的78%以上,即在上市商业银行范围内,市场集中度CR5达到78%以上。从2009年以来的统

2、计数据可以看出,五大国有银行总资产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50%左右,若将政策性银行剔除,则比例更高。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一比例程缓慢下降趋势。在利润方面,2011年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水平占行业总利润的六成多。这些均从市场结构上证明了我国银行业垄断问题的存在。三 银行业垄断产生的原因考虑垄断产生的原因,人们首先会想到竞争数量不足。而根据银监会2010年年报统计的数据,当年年底如果加上外资法人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我国已经有376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19.6万个。不难看出,银行在数量上并不存在垄断局面,那么总理所称的“垄断”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以笔者浅见

3、,这一问题的症结主要存在于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享有的政策性利差空间上。这个利差空间,是银行体系之外的资本所无法享受到的,因而可以视之为垄断收益。银行业的主要收益来源是利息,非息收入只占总收入的20%左右,这说明:银行的垄断问题又不仅仅是市场竞争问题,而很大程度上归于制度问题。四 如何打破银行业的垄断?几乎每个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业里面都会出现某些大的金融机构处于垄断地位,如高盛集团、三菱东京联合银行等,这个行业就是资本集中的行业。在全球竞争的情况下,一个国家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银行业垄断程度有直接联系。垄断的核心问题是,这个国家要保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又要让银行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打破垄断

4、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打破银行垄断的办法应该放开准入门槛,通过进一步引入竞争的方式来改变当前一些大银行业务占比过高的局面。而在这个过程中,亦要重视引入民营资本,通过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来引导银行服务中小企业.随着未来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农信社为代表的县域银行金融机构仍然有很强的改革和突破空间。不过可惜的是,从历史上看,监管部门亦曾经在这一领域的改革有过多轮尝试,但均收效甚微。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的垄断并非缺乏竞争的垄断,银行的畸高利润关键并不在于缺乏竞争。因而尽管引入民营资本确有必要,但打破银行垄断的核心并非放开准入门槛,通过进一步引入竞争的方式来改变当前一些大银行业务占比过高的局面很可能难

5、以奏效。如果行政力量所致的利差空间是银行垄断的根源所在,那么打破垄断的措施很明显就将是利率市场化并逐步弱化和优化央行的信贷管制。因此,除通过扩大金融业的市场准入,增强金融业市场的竞争力量外,如果有关方面已经下决心要打破当前中国银行市场的垄断局面,利率市场化的脚步或许会越来越快。打破垄断只是手段,提高竞争力服务好实体经济是目的。在中国建立一个合理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防止风险是核心。必须通过一定渠道使得民营资本进入到金融体系,吸收存款面对的是社会公众,如果本身没有管控是非常危险的,而金融机构发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范风险发生,同时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五 打破垄断的利弊及影响从短期来看,破

6、除银行业得垄断状况,对于商业银行和金融体系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利率市场化这一措施对银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直接抬高资金成本,银行的盈利可能出现迅速下降的阵痛,同时,由于银行体系准入门槛的降低,民间资本的涌入,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利率波动等,也可能给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风险。从长期来看,打破银行的垄断,却对经济各方均是利好。首先,倒逼银行转型升级。关于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有学者曾经比喻它为“浮士德交易”,用以揭示我国银行业偏离市场轨道的低水平盈利路径。在垄断和管制的双重管理特权下,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是利息净收益。此外,就是部分收费项目。很明显地可以看出,银行业的盈利只是对传统单一路径的“重复

7、利用”。而在正常的市场语境中,除了中间业务以外,走综合化经营之路,实现收入多元化,才是银行业盈利的健康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打破垄断看似让银行业失去政策性盈利的空间,但同时更为其提供了内在竞争力升级的倒逼压力。失去绝对垄断的地位,特别是制度红利,民间资本进入银行金融业,在一个消费者开始可以用脚投票的银行业市场空间里,必然会对传统的垄断性银行造成无形的压力,乃至纠偏其本质的服务观念。能够预期的是,出于逐利的天然驱动,当下的垄断性银行必然会将核心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到经营规模、业务与创新上面,一个更健康更契合市场属性的银行业也可能会形成。其次,使银行服务惠及中小企业。银行垄断运转生态早已经与银行业本

8、身的市场属性背离太远:一方面,垄断导致消费者与银行之间无法形成“均势谈判机制”,银行因强势而霸王条款频出;另一方面,在国有大银行“巨无霸”的挤压之下,大量中小型银行缺失或功能很弱,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业垄断的打破,势必会让普通银行客户与中小企业受益。但更深入地来观察,银行业本身才是打破银行业垄断的最大受益者。再次,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强大。在银行主导的资金配给下,资本市场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以利率市场化、信贷配给减弱甚至取消、民间资本参与金融等为基础的银行去垄断化,会促使优质企业寻求低成本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将明显上升,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作用将更为重要。银行暴利体现安全与收益怎样的关系在中国

9、的商业银行正逐步走向国际化,但银行服务质量却很难与国际接轨,业务收费项目更是五花八门,存贷利差仍在扩大。在金融危机后,银行独善其身,利润大幅增长,其资本利润率已经不禁大幅高于工业,甚至已经高于石油和烟草这两个暴利行业。银行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规范收费项目,并且逐步引领利率走向市场化。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枢纽,应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一、银行利润来源。1、存贷款利差比较大是“银行暴利”最基本的因素这个存贷款利差就是银行的主要经营收入,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我们国家的16家上市银行,去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0%,其中五大国有银行为71.7%,股份

10、制商业银行为90%以上。也就是说,银行的营业收入当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来自于存贷款利差。由于这个利差是由国家规定的,国家给银行较高的利差,银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就可以赚更多的钱,所以这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对于储户,银行让对方承受了实际利率亏损;而对于贷款客户,银行则享受了巨大收益。然后在中国这样的金融市场仍不发达的国家,储户的投资选择极为有限,而且中国人传统的储蓄意识和畏惧风险的心里使得大部分人宁愿将钱存到银行来将损失降至最小2 名目繁多的手续费也是“银行暴利”的重要因素借记卡年费,跨行取款费,零钞清点费,密码重置费等等,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收费名目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收费项目多达300

11、0多种,而且收费价码连连攀升。在英国,金融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高度发达,竞争激烈。发卡是银行银行争取客户和扩大业务的重要途径,因此各个银行在发卡时都会向客户提供各种优惠。一般,银行面向普通客户发放银行借记卡是不收工本费的,使用时也不收手续费及年费。同时,客户向英国任何银行转账都是免费的,而在中国,即便是同一家银行,在外地存取款时也要收取跨地费。众所周知,银行从诞生开始,就带着“资本逐利”的本性,利差、中间业务的收费等是银行们赚钱的主要来源。作为商业银行,收取服务费无可非议,但至少应当满足客户的知情权,对服务收费项目明码开价。另外,银行收费应该和成本开销一致,不能通过高收费来牟取暴利。然而我国的银

12、行大部分属于国有银行,不仅享有政策上的保护,更通过垄断地位肆无忌惮地收费。相比西方发达的银行业以及世界上著名的大银行,没有哪家银行是依靠坐收年费和手续费来保持盈利的。真正健全完善的银行,应该靠经纪、投资、资产管理等获取盈利。我国银行虽有好几家进入了世界500之列,但主要是靠自主收费和定价权,因此,真正的生存能力十分欠缺。正是传统的“吃利差”和新增加的“手续费”的双重驱动,形成了中国银行业的暴利。3 银行贷款主要提供给央企相比于民间的高利贷,银行的贷款利率算是低的,但是银行的贷款审查条件是相当严格的。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还会充分考虑流动性和安全性。中小企业作为资金的主要需求者,很多往往通

13、不过银行的贷款审核。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银行的议价能力提高。中小企业为获得有限的信贷资金,被迫接受利率高达30%-50%的上浮幅度。为避免坏账,银行往往提高贷款利率,意图减少贷款的发放。然后,利率的提高则可能诱发逆向选择,使得信誉较低的企业得到贷款,从而坏账率大大增加。因而,银行偏向于向央企提供贷款,在获得相同利息收入下能够减少风险。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有企业深入改革的过程中,正确运用负债经营策略是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经营,严重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财政渠道划拨。而经过改革之后,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

14、则逐渐转向银行。国有企业对银行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在银行主导的融资机制下,国有企业无法清偿巨额贷款,因而形成了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使得银行的风险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尽管银行信贷总量所占的比重上升,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没有降低,相反融资成本却在节节上升。这种异常现象主要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苛刻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提高也拉动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更是催生了民间高利贷的肆虐。2011年,江浙一袋跑路,断链企业层出不穷,温州更是发生了高利贷崩盘,这些都给我国银行不合理的贷款制度敲响了警钟。(四)频繁再融资圈钱银行再融资是指存款以外的其他方式的融资。银行将居民的存款用于放贷或投资,但受到资金数

15、量的限制,往往会通过其他方式再融资。2012年以来,多家上市银行均向证监会提出了定向增发申请,其主要原因在于2012年内可能会实行新的监管标准,要求正常条件下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对核心资本充足率则分别不低于9.5%和8.5%。然而农行、交行等的核心资本率均已触线。因此,为达到监管要求,银行纷纷进行再融资。 但是,频繁的再融资将更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生存。一方面银行将贷款主要发放于央企及国家投资的大项目而频繁的再融资同样不利于小企业。因为一边是大量放贷,大银行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不断地把民间资本转化为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房地产开发商的信

16、贷资金,将大量的资金投向传统大项目;一边是众多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通过这样的信贷结构,不仅积聚了银行的风险,也不利于发挥银行信贷资金对经济转型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3三、“银行暴利”的解决办法?1、遏制银行暴利必须先打破垄断银行乱收费的根源其实在于三个方面:垄断化、私益化、非法化。 所谓“垄断化”,就是银行业进入门槛太高,缺乏竞争。所谓“私益化”,即垄断变成了银行牟取暴利的帮凶,并没有变成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因素。所谓“非法化”,按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收费项目和标准由银监会、央行、物价部门共同来制定,但事实上却是各银行依据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自定。 要想治理银行乱收费就需要对症下药,

17、第一味“药”就是打破现有银行垄断,鼓励银行业充分竞争;第二味“药”是以法来治理。既要严格遵循商业银行法也要严格遵循价格法规定的听证等程序;第三味“药”是让银行服务公益化占主要比例。 更重要的是,从银行业乱收费持续多年少人监管监督来看,相关机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这让人对今后如何监督银行收费充满忧虑。2、银行高利润与民企倒闭成反差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对记者表示,2003年开始我国进行的银行业改革,将近10年间,整个银行业呈现高速增长。但2011年实体经济情况出现问题,企业的经营业绩大幅下降,中小企业亏损倒闭较多。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利润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形成的反差较大,这种冰火两重天导致银行业备

18、受指责。 解决银行暴利问题,一方面,应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及大型银行的垄断局面,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开放市场,要真正扶持起民间金融,将之纳入合法化、阳光化的轨道。让金融市场充分竞争。另一方面,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如通过单边或双边加减息的方式将银行利差缩小。3、允许竞争,要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让银行之间出现更多的竞争,消费者就会得好处,在存款市场上存款人得到更多好处,在贷款市场上贷款人得到更多好处,利益一边转移给老百姓,一边转移给企业,银行的利润自然就降下来了。我们现在的问题关键是不允许银行去竞争,我们在这方面管得太多、管得太死,不能说没有竞争,但竞争很不充分。但在竞争的过程中,要意识到我们

19、的一些薄弱环节,现在银行体系国有的比重太高,要想办法让国有资本退出,再就是要解决“大而不倒”的问题,再大的银行都可以倒,至少可以被收购或兼并。4、政府要加强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的监管与银行的暴利是有联系的,一个国家,如果管理的条条框框多,那么就必定不会有太多不好的事发生。银行的乱收手续费行为,是导致银行暴利的一部分原因,所以,政府应该加大管理力度。2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途径21 拓展业务范围,强化抵御风险能力除了经营信贷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下大力气开发中间业务。服务费收入、结算收入、保险业务收入已逐步成为四大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一是全力推进国际业务的发展。二是多元化地推动收费业务发展。22

20、 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完善我国银行治理结构时,一是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把风险及内控管理纳入考核体系。二是对信贷人员、风险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表现进行严格考核,建立有效的机构性奖励激励机制,并使之与鼓励建立有效的信贷组合和创造更有价值的银行的措施结合起来,抑制过多发放贷款和过多承担风险的做法。三是监督整改与责任追究落到实处。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并对发现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坚决纠正并限期整改,同时对有关责任人重拳出击,严惩不怠。2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一是要完善银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严格控制银行从业人员的进出、晋升等。二是强化从业人员风险意识。人人都要关心风险、把握风险,人人都有责任去控制风险。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业务素质。24 建立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银行一方面要建立完整的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二是严格执行信贷“三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三是加强贷后管理力度,切实加强对贷后管理的监控和检查,杜绝由于贷后管理工作不到位产生不良贷款,保证授信资产质量的优良。25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首先要加强各种制度建设,特别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清除违规操作滋生的土壤,防范操作风险的产生。其次建立分级检查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三是落实相关监督约束机制,对违规行为要严惩不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银行/金融从业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