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1、礼仪的含义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2 -1.1、我国的礼仪- 2 -1.2、西方礼仪的起源- 2 -2、细看礼仪:谈话礼仪- 3 -2.1、称呼与声音- 3 -2.2、礼貌用语- 4 -2.2.1 “请”字使说话委婉而有礼貌。- 4 -2.2.2“谢谢”在交往中并非客套话,而是个很有魔力的词语。- 4 -2.2.3“对不起”是你送给别人最廉价的礼物。- 4 -2.3、学会用目光和微笑- 5 -2.3.1、目光- 5 -2.3.2、微笑- 5 -2.4、交谈的礼貌通则- 5 -2.4.1、交谈的态度- 5 -2.4.2、交谈的内容- 5 -2.4.3、此外,还要注意:- 6 -2.5、交谈
2、的禁忌- 6 -2.5.1、不要过分开玩笑- 6 -2.5.2、不要乱起绰号- 6 -2.5.3、不要随便发怒- 6 -2.5.4、不要恶语伤人- 7 -2.5.5、不要蜚短流长7 -2.5.6、不要言而无信7 -2.6、交谈的技巧7 -2.6.1、恰当选择话题7 -2.6.2、适时提出问题。7 -2.6.3、多讲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 7 -2.6.4、谈话要尊重他人,把握分寸。- 7 -2.6.5、谈话要看对象。- 8 -交谈礼仪摘 要:礼仪可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但这五大分支的分类是相当而言,因为礼仪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各分支礼仪内容又都是相互交融
3、的,大部分礼仪是相互贯穿的。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沟通的技巧。今天,我们就从具体的谈话礼仪桌说起。关键词:礼仪 人际交往 谈话礼仪 1、礼仪的含义与人际交往的关系1.1、我国的礼仪我国古代“礼”的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大体可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指治理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的典章制度;二是古代生活所形成的作为行为规范和交往仪式的礼制及待人接物之道;三是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纵观我国礼仪的演变和发展,可以看出“礼”和“德”不但是统治着权力的中
4、心支柱,而且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有广泛社会性与强大号召力的有两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的礼节仪式及生活准则,并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2、西方礼仪的起源在西方,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但它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西方的文明史,同样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人类为了维护和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免“格斗”和“斗争”,逐步形成了各种与“格斗”、“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如为了表现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
5、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现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于是创造了脱帽礼。在古希腊的文献典籍中,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著述中都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中世纪更是礼仪发展的鼎盛时代。文艺复兴后,欧美的礼仪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繁琐要求到20世纪中期对优美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规则。从上述关于礼仪的含义及其源流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礼仪在中国作为社会秩序的一部分而受到中华民族历代先贤的广泛重视和提倡。第二,礼仪是为维护和发展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并伴随着人际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它不仅是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
6、国际文化交流的产物。第三,礼仪是履礼者与受礼者的感情互动过程。正如耘礼记曲礼上所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第四,礼仪规范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第六,遵行礼仪是现代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关系、有效说话、富有爱心等软科学本领及优秀的品质。”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礼仪,学习并运用礼仪。2、细看礼仪:谈话礼仪礼仪可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但这五大分支的分类是相当而言,因为礼仪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各分支礼仪内容又都是相互交融的,大部分礼仪是相互贯穿
7、的。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沟通的技巧。中国人讲究“听其言,观其行”,把语言谈吐作为考察一个人人品的重要内容。常言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见得体的言语是何等的重要。2.1、称呼与声音无论是新老朋友,一见面就得称呼对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比如,人们比较看重自己业已取得的地位,对有头衔的人以头衔称呼他,就是对他莫大的尊重。在我国普遍使用的称呼是“同志”、“师傅”,这些称呼使用对象很广,任何职业、年龄、级别、性别均可以使用。对男士称“先生”
8、,对女士称“小姐”或“夫人”,在我国也使用的较为普遍。在文艺界、教育界还常用“老师”来称呼年长与自己的人。直呼其名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一般来讲,关系密切,称呼越简单。若与有头衔的人关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来的亲切些,但若是在公众和社交场所,还是称呼他的头衔更显得得体。对于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或者在职称前冠以姓氏,比如赵教授等等。但是,对于学位。除博士外,其他学位,如学士、硕士等,就不能作为称谓来用。另外,在我国使用称呼时要注意:称呼老师、长辈要用“您”而不是“你”,不可直呼其名;初次见面或相交未深者,一般用“您”而不用“你”,以示谦虚和敬重;称呼任何人都要考虑其民族习惯、地方风
9、俗,做到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感情。同样一句话,说时和缓与急促、柔声细语或高声大嗓、语气平和或颐指气使、面带微笑或板起面孔,效果大相径庭。所以要根据对象、场合和实际需要恰当运用声音。首先要发音准确,清晰易懂。讲话时口齿要清楚,尽力避免口吃、咬舌、吐字不清等毛病,口齿不清者,可尽量放慢讲话速度。第二,说话速度适中。讲话的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否则,容易使人应接不暇,听不清,反应跟不上来,或者使人感到拖拖拉拉,浪费时间,产生不耐烦的情绪。第三,柔声细语。讲话时应亲切、热情,在能使人听清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放低音量总比提高嗓门来的悦耳,柔和甜美的声音总比尖利生硬的音质更加动听。最后,还要讲究语调。人
10、们在谈话时需要表露的愉悦与痛苦、坚定与犹豫、轻松与压抑、高兴与悲哀等感情,往往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体现出来。因此,在社交场合,为使自己的谈话引人注意,除要考虑风趣的辞令,美妙的内容外,一定要在声音的大小、快慢、高低、张弛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2、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说这几个简单的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听到的人会感到特别舒服。2.2.1 “请”字使说话委婉而有礼貌。在任何麻烦别人的时候。“请”都是必须说的礼貌用语。尤其是在命令性的话语中,有了这个“请”字,不但表现你没有凌驾他人之上的意思,而且还会使你显得分外有教养,使得对方非常乐意为你服务。谦语“请”是
11、比较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降低,而把对方的位置抬高的最好方法。 2.2.2“谢谢”在交往中并非客套话,而是个很有魔力的词语。谢谢必须是诚心的,你确实有感谢对方的愿望再去说他,就能赋予它感情。道谢时,应注视着被谢者,要及时注意对方的反应。对方对你的感谢感到茫然时,你要用简洁的语言向他说出致谢的原因,这样才能使你的道谢达到目的。出乎人们意料的道谢,即当别人没有想到或者感动未必值得感谢时,一句“谢谢”会使对方备感温暖。2.2.3“对不起”是你送给别人最廉价的礼物。这三个字看起来简单,它却是调和双方可能产生的紧张关系的一帖灵药。道歉时最重要的是诚意,是如何把检讨的心意向对方表白。如果自己的过失对对方产生了
12、坏的影响,越是犹豫不决,越是会失去道歉的机会。而且给对方的印象就会越坏。因此要立刻道歉,越早越好。道歉时切忌辩解。想道歉又先辩解,即使辩解里有不少合理的成分,也会使对方反感,从而使情况恶化。作为自己,首先要道歉,事后,等对方变得冷静时,再申诉自己的意见和主张,缓和,也不失为一种办法。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征询,应答以及赞美,慰问他人。总之,良好的称呼习惯及礼貌用语是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细小而关键的因素。2.3、学会用目光和微笑2.3.1、目光交谈时目光正面注视对方是一种起码的礼仪,以表示对谈话的兴趣和对对方的尊重,同时也可以为愉快和谐的谈话创造气氛。一般来说,若两人在室内交谈,目光距离最好在12米
13、之间,目光注视对方胸部以上、额部以下部位。应当注意,交流中的注视,绝不是把瞳孔的焦距收束,紧紧盯着对方的眼睛,这会使对方感到尴尬。交谈时正确的目光应是自然地注视。当道别或者握手时,更应该用目光注视着对方的眼睛。2.3.2、微笑微笑是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方间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如果能用微笑来接纳对方,可以反映出自己的修养,待人的至诚。微笑有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得容易。所以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微笑要发自内心,不要装假。要笑得好不容易,想想对方是自己的朋友或兄弟姐妹,
14、就可以自然大方、真是亲切的微笑了。2.4、交谈的礼貌通则2.4.1、交谈的态度谈话时态度要诚恳、自然、大方,语气要和蔼亲切,表达要得体。谈话内容事先要有准备,应该开门见山地向他说明来意或交谈的目的,或是寒暄几句后就较快的进入正题。在交际场合,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自己讲话时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不要滔滔不绝、旁若无人。当对方讲话时,要耐心倾听,目光注视对方,不要左顾右盼,也不要看手表、伸懒腰、打呵欠等漫不经心的动作。2.4.2、交谈的内容谈话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话题,不谈荒诞离奇、耸人听闻或者黄色淫秽的事。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也不打听对方的履历、工资收入、衣饰价格、
15、家庭财产和其他私事。在谈话中,不要随便批评他人,尤其是长辈及身份高的人;不要随便讥笑和讽刺他人,尤其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圈子的议论,也不要与妇女无休止的攀谈,而引起旁人的侧目。与妇女谈话更要谦让、谨慎,不开过分的玩笑。2.4.3、此外,还要注意:(1)不要显示自己有恩于人。在交往中,不要多谈自己的好处,似乎自己足够对得起人家,别人太对不起自己了。应该常提受人恩德的事,是对方心中感到舒服。(2)不要论人之非,发泄牢骚。在交谈中不要议论第三者,不要攻击他人短处,不要对自己不满的人和事发泄不满情绪。不然特别是初交的对方会认为你有“影射”之意。(3)不要花言巧语,虚伪客套。在交往中
16、,态度要诚恳,实事求是,讲心里话,不用虚伪的客套话骗人。(4)不要打听自己不应该知道的事。在交谈中,不要贸然打听别人的秘密或难以启齿的事情,使对方窘迫。(5)不要随便误解对方。对别人谈论的事情要正确理解。如果是出于无心,就不要过于认真,否则易造成误解。2.5、交谈的禁忌2.5.1、不要过分开玩笑朋友之间相处,开玩笑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开玩笑要适度,不能违背礼仪。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朋友之间因几句玩笑话而大打出手的事,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开玩笑的“度”,以免引起不良后果。一般来说,开玩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根据说话的对象来确定。要看树皮画对象的特点和承受能力如何,以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让对方感到轻松、愉
17、快为准则。根据说话对象的情绪来确定。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可能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绪。当说话对象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不幸和烦恼,情绪比较低落时,需要的是安慰和帮助。如果这时候过去开玩笑,对方会认为你是幸灾乐祸。因此,开玩笑应该选择在大家心情都比较舒畅时,或能通过玩笑把对方的情绪扭转过来的时候为好。要按说话时的场合、环境来定。在安静的环境中,别人在学习或者工作,开玩笑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工作;在庄重的场合,开玩笑会冲淡庄重的气氛;在悲哀的环境中,如参加追悼会或探望病人,更不宜开玩笑,这会引起别人的误解。2.5.2、不要乱起绰号2.5.3、不要随便发怒发怒不仅伤和气和感情,失去朋友的友谊与信任,还对发怒者
18、本身不利,一方面影响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影响自身形象,人们会认为你缺乏修养,不宜深交。2.5.4、不要恶语伤人在社交中,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避免恶语伤害他人,其次,遇到他人恶语伤人时,要临时回避,给对方以冷静思考的机会。2.5.5、不要蜚短流长人际交往中,贵在一个“诚”字。那种在背后叽叽喳喳,蜚短流长的行为,不仅会破坏同事之间的情谊,严重的还会酿成社会的不安,因此,在社交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谈论他人私生活;不要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不要传播不负责任的小道消息;对朋友的过失不能幸灾乐祸。2.5.6、不要言而无信言而无信的人,在社交场合中绝不会有自己真正的朋友。要做到言而有信,就要对朋友以诚相待,牢记自己的
19、许诺,要言必信、行必果。2.6、交谈的技巧2.6.1、恰当选择话题首先要做到选择话题的时机要适当。大家不感兴趣的话题不要说,大家正在热衷于某话题时不提新的话题,大家正忙于做某事或急于去做某事时不提话题。“言贵精,更贵适时”。其次,选择话题的内容要恰当。话题要贴近大家的生活、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实际需要,尽量不涉及不愉快的、属个人隐私的、保密的话题。2.6.2、适时提出问题。发问多选在自己希望了解有关情况、对方对他已有见解或对方希望对有关问题发表看法、谈话缺少内容或显得呆板、需要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等时机。2.6.3、多讲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若谈话中常讲“我怎么样”、“我如何”等话题,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给人自吹自擂骄傲自满的感觉。2.6.4、谈话要尊重他人,把握分寸。在社交场合,参与谈话是每个人的义务,因此,不能不言不语,当然也不能目空一切,自高自大。2.6.5、谈话要看对象。交谈不是一个人思想与感情的自我发展,而是多人的合作互动的过程,因此,交谈中,所谈的话要符合对象的身份要求,从称谓到措辞、从话题到语气都要尽量合乎对象的特点,做到恰如其分。交谈是一种艺术,是一门科学,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掌握好交谈的艺术,我们就可随心所欲的在社交生活中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