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教师用有答案教学案  20101130.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321133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教师用有答案教学案  2010113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教师用有答案教学案  2010113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总课时编号 4 班级 小组名 姓名 小组内评价 【课标要求】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影响。 【学习目标】 1、识记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地点、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作用。 2、能够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3、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罗斯福新政虽然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学习重点】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学习难点】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的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对《国家工业复兴法》中一些内容地全面地辩证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导入新课】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暂时缓和,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的相对稳定时期,但也出现了危机。 【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在 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 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一时。是繁荣的背后却必然孕育着 。 2、 年至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危机首先在 爆发,并迅速席卷 。 3、经济大危机的特点:① ,② ,③ 。 4、经济危机中,          深受其害。失业工人超过      ,就业工人的工资           。经济危机使劳动人民饥寒交迫,而垄断资本家为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却大量 。 5、1933年, 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开始实行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 进行调整,加强 ,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是 ,根据《 》,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 。 6、罗斯福新政的影响:①美国 ,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② 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③ 对经济的 与 得到加强;④美国 的权力明显增强。⑤新政在美国和 具有重要意义。 【小组合作探究】(团结就是力量,行动决定成败!)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是什么?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据此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表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工业、科技发展快,如:美国的汽车数量翻了三番,有声电影问世等。 结果: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导致产品积压,销售不出去。 原因: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 2、经济危机期间,广大人民群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工人们买不起牛奶、面包和燃料,许多家庭靠救济度日;为了御寒,人们甚至把报纸塞在衬衣里取暖。与此同时,资本家却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用来救济贫民?这一行为暴露了资本家的什么本性?经济大危机到底有哪些危害? 原因: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本性:资本家唯利是图。 危害: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3、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时说:“我准备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提出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在一个灾难深重的世界中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他所说的“措施”就是后来拯救了美国的“新政”。你知道罗斯福新政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吗?它的实施有何影响? 内容: ①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 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②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 ③让农民缩减耕地和牲畜,由政府款补贴。 ④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吸纳大量失业者,有利于农业、水利、交通发展。 影响:⑴积极作用:A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C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D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⑵消极作用: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4、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你认为罗斯福新政能否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为什么? “新”: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产生的,罗斯福“新政”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5、2008年的经济危机还在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发展,学完罗斯福新政后,你对应对眼前的危机有何建议? 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控制。②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反对地方贸易保护主义。 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扩大内需。④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 (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提升】知识网络梳理见右表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出路,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德国和日本则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一场比这次危机程度更深、持续更久、破坏力更大的法西斯战争阴云降临世界上空。 【过关检测】(细心造就成功!) 1.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 D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 金融业(银行业.股票市场) 2.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的阶层是( C ) A. 银行家 B. 商人 C. 人民群众 D. 资本家 3.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D ) A.兴建公共工程 B.整顿银行 C.调整农业政策 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4.下列不属于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 B )A.持续时间长 B.信息化、全球化 C.涉及范围广 D. 破坏性大 5.罗斯福新政的直接目的是( A )A消除经济危机 B巩固资产阶级统治C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D为美国夺取世界霸权 6.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从本质上说,都是(D ) A.实行计划经济 B.变革社会制度 C.改变上层建筑 D.调整生产关系 7.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 D )A.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B.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C.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 D.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8.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D ) A.没有解决生产社会化问题 B.没有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C.没有对经济全面干预 D.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其生产关系 9.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C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10.经济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维持利润而采取的手段是( B ) A降价抛售 B销毁商品 C 囤积商品 D 运销海外 11.经济大危机发生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超过(A ) A.3000万 B.2800万  C.1500万 D.4000万 12.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新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其目的是( C )①调整资本主义制度②减少失业队伍③刺激生产和消费④加快经济复苏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罗斯福新政"新"在( C )A实行自由的经济政策 B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让银行破产 14.王明写了一篇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小论文,其中对新政评价正确的选项是①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②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③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B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材料一:“千万人民只有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 ---威廉 .曼彻斯特 《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作为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实验,具有一定的短期作用和深刻的长期作用。从实质上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同私人占有矛盾的大爆发,罗斯福“新政”是一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良运动,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财产占有形式、生产调节方式、生产管理体制等方面向更高的层次调整,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①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一国?标志是什么?2 美国,标志是1929.10.24华尔街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暴跌 ②经济大危机有什么特点?影响怎样? 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A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失业工人剧增,工人工资大降 B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导致政局动荡。 ③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分别走上哪两条典型的道路?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分别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和法西斯专政道路两条典型的道路 ④依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中心措施。新政的“短期作用”和“长期作用”分别是什么?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短期作用:基本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长期作用:开辟了一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