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练卷(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pú sà hóu lónɡ fēnɡ huǒ lóu tī wàn lài jù jì
( ) ( ) ( ) ( ) ( )
hé ǎi wú ɡū xī miè línɡ chén wànɡ xiǎnɡ
( )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6分)
有( )有( ) 至( )至( ) 万( )俱( )
( )以继( ) 如( )如( ) 成( )结( )
三、选择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6分)
挑衅(xìn xùn) 如火如荼(tú chá) 倾泻(qīnɡ qǐnɡ)
镇定(zhènɡ zhèn) 包扎(zhā zhā) 美穗子(huì suì)
四、用——画出错别字,并把正确依次写在横线上。(2分)
咽侯要道 抗战锋火 消烟弥漫 历声喝道
五、写反义词(4分)
激烈( ) 拘束( ) 从容( ) 密集( )
六划掉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1、各地民众,海外华侨纷纷来电(①声援 ②支援),并送来大批的慰问品。
2、在后续部队的(①声援 ②支援)下,守军又打退敌军的进攻。
七、写出下列双引号的用法。(8分)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
(2)、守桥士兵大声喝道:“谁?口令!”。 ( )
(3)、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 )
(4)、“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桥面。( )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半截蜡烛》讲的是 期间发生在 国一个普通家庭的事,其中我最喜欢人物是 ,原因是 。
2、“昼出耘田夜绩麻”中“耘田”的意思是 ,
应用的农具是 。
3、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 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
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4、 ,死亦为鬼雄。这是南宋词人 (谁)写的《 》。
九、排列错乱的句子(5分)
( )他正想坐下来时,管理员对他说:“先生,这是马克思先生的座位。”
( )管理员笑着说:“是的,很多年来,他每天都到这儿来读书。”
( )那个读者问:“他每天都来吗?你是说他今天一定会来?”
( )话刚说完,马克思果然跨进门来。
( )一天清早,伦敦博物馆里,有位读者,见有个座位空着,便走过来。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 防守)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 英雄)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 连续)到9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1、解释带点的词(3分)
同仇敌忾 猝不及防 震耳欲聋
2、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3分)
3、摘抄日本侵略者惨败可耻的成语。(2分)
、 、 、 。
4、写出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6分)
①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
②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5、写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2分)
八、习作:
题目:老师不在的时候(30分)
要求:写出老师不在场时同学们的表现,注意细节的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