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教学案(16)
04秋 第五周 夏洪海编写
课 题:新陈代谢与酶
目 的:1.酶的发现(A)2.酶的概念(D)3.酶的特性(D)
重 点:1.酶的概念 2.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的条件的特点
难 点:探索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的实验
自学导引:
1. 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与 最本质的区别。
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叫 。
2.酶的发现:①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 用鹰设计了一个实验,目的是要探索 ;实验证明了 。
②1836年,德国科学家 从 中提取出了 。③1926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的化学本质是 。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家 和 发现 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3.酶的定义: 。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酶是由 产生;酶具有 作用;化学本质是 。
T/oC
V/mmol*s-1
PH
V/mmol*s-1
O
O
4.酶的特性:①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 倍,这说明酶具有 的特性.②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这说明酶具有 性.③画出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 画出酶的催化活性受PH值影响的曲线:
教学过程
1.明确教学目标,检查预习,构建知识框架.
1.酶的概念:
2.酶的发现:
3.酶的特性: 、 、 。
4.酶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2.重点剖析:
⑴探索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实验原理:用酶和一种无机催化剂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才能起到对比的效果。
材 料:做该实验为什么要用新鲜的肝脏?肝脏为什么要研磨?还可用其他哪些材料代替?各种试剂的浓度分别是多少?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材料的新鲜程度。
⑵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实验
原理、方法步骤、现象、分析、结论、成功的关键。
⑶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总结生物实验设计的方法。
⑷分析温度和PH值对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
例题:
1.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肥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D、酶具有专一性
2.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的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3.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在一个容器内,调整PH为2.0,保存37度的水浴锅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余下的物质为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B、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C、酶只在活细胞内参与催化作用 D、酶的正常功能需要适宜的温度
5.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清,因为它含有
A、脂肪酶 B、蛋白酶 C、淀粉酶 D、氧化酶
6.在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分别加入淀粉酶后,鉴定淀粉和蔗糖是否分解时,使用下列哪一种试剂
A、双缩脲试剂 B、裴林试剂 C、苏丹Ⅲ试剂 D、龙胆紫试剂
7.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A、0℃ B、15℃ C、35℃ D、25℃
8.在编号为1~4的4支试管内各注入10ml3%过氧化氢溶液,1号试管作为对照,在2号试管内迅速放新鲜猪肝1~2小块,3号试管内放往枚锈铁钉,4号试管内放入煮熟猪肝1~2小块。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⑴、立即出现大量气泡的试管为 是什么气体?. 。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 。
⑵、4号试管内有什么变化? 。理由是 。
⑶、2 号试管和3号试管内都能产生气体,就产生气体的速度和数量不同说明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