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故乡》-鲁迅.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13894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乡》-鲁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故乡》-鲁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故乡》 姓名 周海燕 工作单位 澜沧县木戛乡附中 年级学科 九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故乡》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小说。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贴近学生的心理,但是要注意鲁迅的文章哲理深刻,对于初三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结合教材分析,全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把握”闰土”“我”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以及对作品主题的理解。而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人物所蕴含的意义,以及“肖像描写”、“对比”等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把握“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 2. 能力目标:学会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帮助学生树立为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学会从细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命运变化,探讨小说的主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量的语言积累。他们的形象思维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丰富与提高,与此同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这些因素使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在阅读文本,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感悟到作者以及文本的中人物,对自己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过程 1. 预习检测:生字词的认读、书写,关于作者作品的介绍; 2. 初读课文,梳理文章; 3. 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闰土,杨二嫂,“我”的变化和对比); 4. 品析语言,升华主题(理解作者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检查同步解析字词部分 2.点名请同学认读本课字词,并将词语及注音抄写到黑板上 3.指名学生回顾关于作者及作品的相关知识 1. 学生到黑板板演所预习的生字词,师生一起明确答案 2. 明确生字词的正确读音之后能够齐读记忆 3. 学生对作者鲁迅和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 正确的认读、识记生字词,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能够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 请学生默读课文,并提出要求:在默读过程中,勾画相关的描写人物的句子(外貌,语言,动作) 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培养学生默读课文的能力,并且能够在读书过程中勾画重点 请学生根据阅读情况完成同步解析里的表格。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读书情况完成表格,再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命运的前后变化 通过这些表格的填写,让学生了解本文的主要人物所经历的命运变化,从而为理解下文作者的情感而铺垫 引导学生品析文章语言,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愿望,升华主题 学会品析语言,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学会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的愿望,珍惜现在的生活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文主要是要能把握人物形象描写方法,包括细节描写,动作,语言描写,学生可以根据练习的表格来检测阅读的成果。 七、教学板书 少年英雄 活泼勇敢 闰土 木偶人 迟钝麻木 故乡 “我”决心变革,探求新生 豆腐西施 美丽安分 杨二嫂 圆规 尖刻自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