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济南市防震减灾知识家庭竞赛题库.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13879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防震减灾知识家庭竞赛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济南市防震减灾知识家庭竞赛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市防震减灾知识家庭竞赛题库 第一部分:地震常识 一、单选题 1、 地震是地球的()运动的结果。D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对人员伤亡来说,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3、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B A. 2.0级B.3.0级C.4.0级 D.5.0级 4、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5、 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等。B A.城市下地震 B.直下型地震 C.直上型地震 D.破坏性地震 6、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C A.浅源、深源两类 B.远震、近震两类 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  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7、 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个。 A A.1 B.2 C.6 D.很多 8、 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倍。C A.10 B.20 C.32 D.5 9、 根据国标/T 18207.1-2000的规定,地震预报分长期、中期、短期、临震预报四种,其中短期预报()。B A.是指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B.是指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C.是指10日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D.是指6个月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10、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的方针。B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救援为主,专群结合   D. 救援为主,防御为辅 11、 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D A.毒气污染 B.交通瘫痪 C.停电、断水 D.火灾 12、地震灾害有()特点。D A. 突发性 B.突发性和纵横性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 D.突发性与破坏严重性 13、根据《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在已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发现明显临震异常,情况紧急,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之内的地震临震预报,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和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B A.72小时 B.48小时 C.12小时 D.6小时 14、 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三层。 A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15、 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类型。A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D.人工地震 16、 强震指的是()C A.8.0级及其以上地震 B.7.0级及其以上地震 C.6.0级及其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 D.5.0级及其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 17、 地方震指的是震中距在()千米以内的地震。B A.5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18、 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C A.乡镇 B.森林 C.城市 D.偏僻的农村 19、 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度。 D A.Ⅷ    B. Ⅸ    C.Ⅺ    D.Ⅻ 20、 地震三要素为()。B A.地点、震级、烈度  B.时间、地点、震级 C.地点、震级、深度  D.时间、烈度、距离 21、 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发布。C A.中国地震局 B.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地震科技工作者 22、 国家对地震台网的建设,实行()。D A.统一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级管理 D.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 23、 主震—余震型地震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能量()以上。C A.80% B.85% C.90% D.95% 24、 地震时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因地震而产生的介质波动叫()。B A.烈度 B.地震波 C.扩散波 D.震动波 25、 地震发生时,人们最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A A.纵波 B.横波 C.面波 D.纵波与横波同时感受到 26、 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D A.台网建设、震灾预防、紧急救援    B.台网建设、震灾预防、地震监测预报 C.台网建设、紧急救援、地震监测预报  D. 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 27、 地震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60千米以内、震级为( )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D A.5.5 B.6.0 C. .6.5D7.0 28、 据统计()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A A.90% B.80% C.70%D.60% 29、 根据目前的认识,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D A.地震活动周期性和复杂性 B.地震活动普遍性和重复性 C.地震活动普遍性和复杂性 D.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 30、 一次地震发生时,确定震中至少需要()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波数据。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1、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的一种表现形式。A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D.森林过度采伐 32、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 )千米以内为浅源地震。A A.60千米 B.80千米 C.100千米 D.300千米 33、 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 )。B A.中国地震局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地震预报专家 D.省地震局 34、 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有( )。C A.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B.多个震级一个烈度 C.一个震级多个烈度 D.多个震级多个烈度 35、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 )发明的。A A.张衡 B.爱迪生 C.毕昇 D.蔡伦 36、 我国处于( )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A A.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欧亚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37、 据统计,20世纪全球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我国占( )左右。C A.33% B.43% C.53% D.63% 38、 震级大于( ),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C A.3级 B.4级 C.5级 D.6级 39、 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 )。B A.次生灾害         B.直接灾害          C.诱发灾害 D.原生灾害 40、 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 )。B A.塌陷地震          B.人工地震        C.火山地震 D.核地震 41、 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它的厚度约( )。A A.30―40千米        B.100―1000千米          C.10千米 D.5千米 42、 一次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C A.震源深度        B.震中距          C.震级 D.烈度 43、 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级大地震,你应()。C A.尽快告诉亲戚 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的物质准备 C.判断为谣言,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询问 D.在网上发布信息,广而告之 44、 因为地震预报没有过关,所以()。B A.地震知识学不学都没有用           B.要学习地震知识,做到有备无患 C.经常关注和传播网上的地震预报 D.任何地震预报都不要相信 45、 ()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B 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D.《防震减灾条例》 46、 现阶段,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在()。特别是大城市和城市群,更是防御地震灾害的重中之重地区。A A.城市       B.广大农村 C.城乡结合部 D.平原 47、 据20世纪资料的统计,我国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D A.24% B.34% C.44% D.54% 48、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是(  )B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49、 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称为()。B A.中源地震 B.浅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50、 ( )是地下岩石层沿一个破裂面或破裂带两侧发生相对位错的现象。A A断层 B错位层 C破裂层 D.位错层 51、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被称作()C A弱震  B有感地震 C中强震 D强震 52、 用来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叫做()。A A震级 B震源 C地震烈度 D有感地震 53、 震级与()释放出的能量有关。地震越强,震级越大。B A 震中 B 震源 C震级 D地震烈度 54、 地球上的有感地震,仅占地震总数的()A A 1% B2% C 3% D 4% 55、 ()是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的“尺子”。D A震中 B震源 C 震级 D烈度 56、 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是()。A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欧亚地震带 C海岭地震带 D.澳洲地震带 57、 环太平洋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C A 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三分之二 58、 由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可知,我国约有()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B A 10 B20 C30 D40 59、 我国()的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C A40% B50% C60% D70% 60、 我国地震灾害十分严重。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已达()多万人,约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C A30 B40 C50 D60 61、 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B A5 B 10 C15 D20 62、 ()是指对未来1~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B A长期预报 B中期预报 C短期预报 D临震预报 63、 短期预报是指对()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A A 3 B4 C5 D6 64、 我国的地震预报研究是从20世纪()才开始的。C A三四十年代 B四五十年代 C五六十年代 D六七十年代 65、 世界上大多数地震都是( ),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也为此类地震。A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66、 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约为()多千米。B A600 B700 C800 D900 67、 ()是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C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68、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B A 震中 B 震源 C震级 D震中距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些工程属于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ABCD A. 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核废料处理工程 B. 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污染物质的大中型实验、检验和仓储等工程 C. 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非典等)建筑 D. 大中型炼油、化工及石油化工、化纤等工程 2.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BCD A. A.震级    B.震中距    C.震源深度    D.地质构造 3. 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地震带是()。ABC A.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欧亚地震带C.海岭地震带D.台湾地震带 4.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BCDE A.饥荒 B.海啸 C.毒气泄漏 D. 瘟疫 E、放射性污染 5. 地震是自然界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AD A. 建筑物的倒塌 B. 火灾、水灾、海啸 C. 瘟疫 D. 地面破坏 6. 天然地震的主要类型有( )。ABC A. 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人工地震 7.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几种类型。ABCD A. A弱震  B有感地震 C中强震 D强震 8. 地震烈度与( )有关。ABCD A. A震级 B震源深度 C震中距 D震区的土质条件 9. 微观前兆是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下列属于微观前兆的是()。ABCD A. A地面的变形 B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 C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 D小地震的活动等。 10. 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划分为()。ABC A.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次深源地震 11. 地震可按震中距不同分为()ABC A. A地方震 B近震  C远震 D特远震 12. 根据地震序列的能量分布、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差等,可将地震序列划分()ABC A. A主震-余震型地震 B震群型地震 C孤立型地震 D. 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 13. 地震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产生的原生现象,包括()。AB A. A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或倒塌 B. B地面破坏,如地裂缝、地基沉陷、喷水冒砂等 C. C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D. D水体的振荡,如海啸、湖震等 14. 听到地震谣传的时候采取的正确措施有()ABC A. A不相信 B不传播 C及时报告 D自行做准备 15. 下面()说法是地震谣言。ABCDE A. 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 B. 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 C. 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 D. 说“XX地震办公室”,“××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己发布了的地震预报 E. 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 16. 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下面()属于宏观异常。BCD A. 小地震活动地震波速度变化 B. 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 C. 动物异常反应 D. 地声、地光 E. 地应力变化 17. 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是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ABCDEF A. 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及发震时间 B. 震中距离 C.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及震区人口密度 D. 有无地震预报及有无地震应急预案 E. 抢救速度 F. 人们是否具有防震减灾知识。 三、判断题,请在括号里填“对”或者“错” 1、 震级表示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能量越大,震级越大。( )对 2、 远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摇晃幅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减少。()错 3、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错 4、 震中距是指从地面上的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随着震中距越大,也就是离发生地震的地方越远,地面造成的损失越小。()对 5、 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比东部地区多,但同样震级的地震一般在东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比西部地区严重。()对 6、 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政府统一发布制度。()对 7、 天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异常说明地震要来了。()错 8、 历史上从未记录到发生地震的地方,今后也不会发生地震。()错 9、 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绝对不会发生强震。(   )错 10、 震级是对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对 11、 通常地震都发生在距地面1000千米以下的地方。(   )错 12、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不严重的国家,原因是我国国土面积大,地震分布并不均匀。(   )错 13、 地震部门专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发布自己的地震预测意见。(   )错 14、 目前我国地震预报已经非常准确。(  )错 15、 在天然地震中,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对 16、 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对 17、 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塌陷地震。(   )错 18、 由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人工地震。(   )对 19、 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火山地震。(   )对 20、 由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称人工地震。(   )错 21、 从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中,通常用经纬度表示震中位置。(   )对 22、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2倍。(   )对 23、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为浅源地震。(   )对 24、 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对 25、 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形计算得出,是用来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  )对 26、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震源;从震源到地表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对 27、 如果发现动物行为异常:鸡不进窝,狗乱叫,就说明一定要发生大地震了。(   )错 28、 通常情况下,震区各点由于震中距不同,受到的破坏程度和人对地震的感觉也不一样,因此烈度也不相同。(   )对 29、 一般而言,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发生地震时,横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纵波总落后一步。( )错 30、 在同一地方,震级越大,对地面的破坏也越大,因此,地震烈度也越大。( )对 31、 任何一个科学家或地震机构都不能根据自己的预测意见,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   )对 32、 地震预报包括4种类型:地震长期预报、地震中期预报、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   )对 33、 火山地震是发生次数最多、破坏力最大的地震类型。(   )错 34、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   )对 35、 当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支撑不住顶部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振动,这叫做陷落地震。(   )对 36、 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   )对 37、 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叫板缘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均属此类。(   )对 38、 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叫板内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的地震多属此类。(   )对 39、 板内地震发生的原因既与板块之间的运动有关,也与局部的地质条件有关。(   )对 40、 塌陷地震大约不到全球地震数的3%,引起的破坏也较小。(   )对 41、 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   )对 42、 弱震是震级小于4级的地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错 43、 中强震是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对 44、 震级越大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少;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多。(   )对 45、 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   )对 46、 一次地震虽然只有一个震级,但它在不同的地区所造成的破坏却是不同的。(   )对 47、 地震烈度为Ⅳ~Ⅴ度的地震会使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错 48、 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要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对 49、 宏观前兆是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   )对 50、 微观前兆是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   )对 51、 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   )对 52、 地震预报只能由各级政府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   )对 53、 如果平房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对 54、 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   )对 55、 临震预报是指对2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错 56、 同样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响或破坏越轻。(   )错 57、 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深,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   )错 58、 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也会跟着改变。(   )对 59、 从地面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几乎没有时间差。(   )错 60、 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构造地震。(   )对 61、 纵波是指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速度较快。(   )对 62、 横波是指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但晃动程度比纵波大.(   )对 63、 面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在横波的前面。(   )错 64、 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能够了解地震前兆现象,达到了规律性的认识。(   )错 65、 地下水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   )错 第二部分地震应急避险知识 一、单选题 1、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是()。D A.床下B.桌子底下C.开间小的卫生间D.窗子边 2、 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指的是()异常。D A.水文 B.气象 C.地象 D.地下流体 3、 大地震发生前往往会有一些动物表现出异常反应,如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无法解释的动物反常情况,我们应该选择()。B A.发布地震预报  B.报告有关部门  C.告诉左邻右舍去避灾  D.在同学中议论 4、 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应该()。 B A.使劲跑 B.蹲下在地上 C.叫喊 D.六神无主 5、 大震发生后的瞬间抉择很重要,正确的抉择能有效地减少伤亡,下面()是正确抉择。D A.不顾一切冲出屋外 B.慌不择路逃到窄巷中 C.越窗跳楼往外逃 D.震时就近躲避,大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6、 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7、 楼房避震应该( )。C A.跳楼 B.躲在窗下 C.用忱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 D.乘电梯下楼 8、 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 )。B A.窗户边 B.课桌下或桌旁 C.过道上 D.楼道内 9、 正在上课的学生,遇到地震应该()A A.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 B.拔腿就跑 C.从窗子跳出去 D.惊慌失措 10、 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 )。A A.头部 B.腹部 C.胸部 D.手臂 11、 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C A.楼房 B.房屋 C.悬挂物 D.道路 12、 在影剧院、体育馆及商场等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应该不要慌乱,( )。B A.暂时躲在大型超市的货架下,待震后撤离现场 B.暂时躲在影剧院和体育馆的排椅、商场的的立柱和墙角处,待地震过后有秩序地撤离现场 C.尽快靠近栅栏,翻越栅栏逃生 D.拼命冲到门口逃生 13、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B A.玻璃 B.结实 C.塑料 D.纸板 14、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或趴在排椅下。B A.站立 B.蹲下 C.快跑 D.躺下 15、 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 ) 。B A.跳车 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D.坐在原位不动,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16、 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 )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B A.堡坎下 B.开阔地 C.广告牌下 D.建筑物旁 17、 在户外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是不安全的。A A.躲在狭窄的胡同里   B.远离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 C.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  D.撤离到开阔地带 18、 震时(),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B A. 迅速逃离 B .就近躲避 C .就地不动 D.快速奔跑 19、 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用湿布捂住口鼻( )。A A.沿逆风方向尽快逃离 B.沿顺风方向尽快逃离 C.不择方向尽快逃离 D.原地不动待救 20、 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 )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B A.布 B.湿毛巾 C.纸 D.手 21、 地震发生后,应()C A.传播谣言 B.听信谣言 C.从不同媒介了解地震的情况 D.无动于衷 22、 地震发生时,以下那种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A A.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火源 B.切断水源 C.关好门窗 D.立即外逃 23、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A A.头部   B.胸部   C.双手   D.双脚 24、 震后救助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方法是()。C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 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 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25、 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D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26、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有( )。 A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些属于家庭防震准备:( )。ABCD A.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B.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C.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D.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2、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ABC A.先救身边的人 B.先救容易救的人      C.先救近后救远 D先救埋压较深的人  3、 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ABD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迅速返回室内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E.抱住电线杆 4、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可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险,有()BCD A.阳台  B.牢固的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内墙墙角 5、 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     )进行自救ABCD A. 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  B. 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 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D. 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求援 6、 地震时一旦被埋压,应保持镇静,设法()以免再次被砸伤和倒塌建筑物的灰尘窒息。BCD A. 清洁身体 B. 清除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 C. 寻找食品和水 D. 加固自己生存的空间 7、 扒挖埋压人员过程中应注意下面哪些事项?()ABCD A.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 B.扒挖埋压人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一般的埋压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以免对人员造成新的伤害。 C.扒挖埋压人员过程中可先将水、食品或药物等递给被埋压者使用,以增强其生命力。 D.对于不能自行出来者,应使其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再抬救出来,不可强拉硬拽。(   ) 8、 地震时如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要尽量(),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D A. 按风方向往侧跑 B. 顺风方向跑 C. 朝逆风方向跑 D. 绕到上风方向去 9、 地震来了可以通过()来了解真实的地震灾害信息。ABD A.收听广播 B.收看电视 C.小道消息 D.政府公告 10、 地震时应该()防止火灾的发生。AB A.迅速切断电源 B.迅速切断气源 C. 迅速切断水源 D.迅速逃离建筑物 11、 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是()。ABC A.桌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 B.内墙墙根、墙角 C.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D.客厅、大厅等开间大的地方 E. 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12、 室内不利避震的场所是()。ABC A.外墙边、窗户旁 B.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 C.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D. 内墙墙根、墙角 13、 在室内准备应急避险场所措施是()。ABC A.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 B.保持室内外通道的畅通 C.固牢易坠落的悬挂物 D.把家具清走 14、 在室内避震应注意下面哪些事项()ACD A.应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B.不要随便点灯火 C.应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D.应注意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15、 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品有()。DE A. 水 B. 插线板 C. 氧气包 D.酒精、稀料、盐酸、农药、杀虫剂等 E. 煤油、汽油、油漆、煤气罐等 16、 正确防止家具物品震时倾倒或坠落的方法是()ACDE A.设法固定悬挂物 B.使用带轮子的家具 C.柜内重的东西放下边 D. 不使用带轮子的家具 E.高大家具要固定 17、 以下保护身体重要部位的措施,正确的有()ABCD A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 B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C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D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18、 地震时要注意的事项中正确的是()ABCD A躲开玻璃隔断或大镜子 B千万不能跳楼 C不要到阳台上去 D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19、 假如地震时你正在野外郊游,以下措施正确的有()AB A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环境 B选择开阔、稳定的地方就地避震 C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前往躲避  D独自在野外停留 20、 下列遇到地震次生灾害时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有()AB A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 C不等地震停止就开始转移 D毒气泄漏时使用明火 21、 自行脱险后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BCD A尽快从家中的危房撤出 B尽快到外面开阔的地方去 C临走前灭掉明火,关闭煤气开关 D切断电源、水源 22、 对于在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必要的护理包括()ABCD A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强光的刺激 B不可使其突然进食、进水过多 C要避免被救人情绪过于冲动 D对于受伤者,要就地做相应的应急处理 23、 地震应急是指应付突发性地震事件而采取的应急反应行动,它包括()方面。ABCD A.震前应急准备 B.临震应急防范 C.震时应急指挥 D.震后应急救援 24、 若政府已发布地震短、临预报,家庭应做的震前主要准备工作是()。ABCDE A.撤离易损易倒老旧房屋,选择合适的应急避难场所 B.将有毒、易燃、易爆物品搬到室外 C.将卧床移离窗户旁、大梁下,并清除床下、桌下,楼道杂物以利避震和疏散 D.将高大家具与墙体锚固一起,取下高架重物和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以免震时掉下砸人 E.开一次家庭防震会讨论和约定避震方案,并准备好防震救急包 25、 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应如何进行个人防护。()ABCDE A.要就地避险,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不可贸然外逃 B.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要乘电梯。 C.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储藏室及墙角躲避 D.要关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漏 E.地震后迅速撤离。 三、判断题,请在括号里填“对”或者“错” 1、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