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钥匙在手,答题无忧——断句复习指导》教学设计
韶关市一中实验学校 秦玉玲
复习内容:
总结断句的方法,特别在不明句意时的常见标志,让学生学会利用标志帮助断句。
学情分析:
上学期三次月考,学生断句题正确率分别是50.6%,55.4%,13.3%,正确率均不高,特别是期末考试,正确率、平均分都跌到了低谷。怎样提高学生断句的正确率、得分率、平均分,进行学法指导,加强断句的训练,尤为必要。
教学目标:
1.寻找断句规律,总结答题方法。 2.运用方法,进行答题,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重点难点:
1.重点:总结断句常见标志。 2.难点:利用实词进行断句。
教学思路:
首先,用断句不当的笑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为课内文言文句子断句,观察断句前后字词的特点,分组总结出断句的标志;接着,出典型的有标志的句子进行断句练习。最后,布置巩固强化练习。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
(一)课内文言文句子
第一组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3.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第二组
4.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三组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第四组
1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2.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13.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妇拍而呜之。
(二)(《中考宝典》P120—P134中的习题)
1.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
2.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
3.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4.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5.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6.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7.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8.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9.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 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10.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③。”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
【注释】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裈(kūn):
夹裤。裈,裤子。 ④下:下身。 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11.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 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 之福也。”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守成:保持成就。 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教学活动:
一、笑话导入,激发兴趣
有位村长在某次会议上,宣布文件时,大声念道“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全场哄堂大笑。村长非常气愤,拍案捶胸地继续说“有什么好笑的?如今连和尚都取得文凭了,你们还不该好好努力吗?”
村长因停顿错误而闹出笑话,我们呢?还记得刚我们的月考题吗?“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因停顿错误,而丢分。那么,我们是否有什么良方,可以提高分数,提高正确率呢?
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学习《钥匙在手,答题无忧》。(板书课题)
二、发现之旅,总结方法
【任务与意图】
学生给每组句子断句,寻找断句前后字词、句的特点,归纳出断句的规律和标志。意在培养学生自学、发现、总结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给每组句子断句,寻找断句前后字词、句的特点,归纳出断句的规律。
2.学生进行学区交流。
3.学生回答自己的发现、总结。
第一组 (利用虚词)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3.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第二组(利用对话)
4.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三组(利用修辞)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第四组(利用实词)
1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2.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13.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三、小试牛刀,运用方法
【任务与意图】
通过计时练习,批注方法,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
1.练习《中考宝典》挑选出来的试题,并在题后批注使用的方法。
(1)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
(2)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
(3)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4)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5)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6)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7)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8)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9)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 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
2.学生交流,交流题目的答案和相应方法。
3.学生回答。
四、熟能生巧,巩固提高
【任务与意图】
完成《中考宝典》里的两篇练习,继续运用方法断句,了解方法对答题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0.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③。”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④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
【注释】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裈(kūn):
夹裤。裈,裤子。 ④下:下身。 ⑤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
11.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 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 之福也。”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守成:保持成就。 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结束语:
方法时是探求知识的舟楫,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途径,希望我们用好方法,多加练习,
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板书设计:
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