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1从“天园地方”说起.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11962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1从“天园地方”说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1从“天园地方”说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 学 校: 清丰县第三实验小学 任教班级: 五 年级 班 任教学科:科学 姓 名:骆社民 二O一三年十月 课题名称  1 从“天圆地方”说起 班级 科目 课时 执笔人 执教人 授课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二、表达与交流 三、观察与提问:     四、搜集资料。 五巧手制作 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   出示教学课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内交换意见。 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   大屏幕出示资料卡: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 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出示制作提示:a 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  学生自由发言。 . (教学流程图)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表达交流——观察提问——搜集资料——巧手制作 七、课堂检测设计 地球内部可分几部分?厚度各大约是多少? 八、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内部结构,知道了地球仪的形状及经线纬线开阔了视野 九、反思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科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