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舞魂飞天龙凤人物图是我国年代最早的一幅帛画,画于战国时期,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纵约28厘米,横约20厘米,湖南省博物馆藏。龙凤人物图图中用单色线描绘一妇女,侧面向左而立,头后挽有一个垂髻,并系有饰物,长裙束腰,华丽的宽袖与纤细的双手做祈祷状,神态虔敬肃穆。帛画刚发现的时候,因左侧龙足处破损,看上去好像只有右侧一条足,故有人释为夔,一度定名为夔凤人物图。1961年,具有诗人气质的学者郭沫若先生认为,图中的夔象征恶,凤象征善,画面的含义是描绘善恶之争。下面肃立的妇女,则以无比热烈的心情,迎接善的胜利和光明的到来。郭沫若还赋诗一首:“长沙帛画图,灵凤斗恶奴。善者何矫健,至今德不孤。”帛画中,无论人物或夔龙凤鸟,均以墨线勾描,线条粗细变化有致,顿挫曲折富于节奏,刻画准确而富于装饰感。特别是图中妇女细腰的形象和轻盈的风度,与“楚王好细腰”的记载相符,体现了战国时代的审美风尚。这幅帛画展现了自原始彩陶、岩画和青铜器纹饰以来,一脉相承的装饰手法,不同形象各自独立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特别是画中的几块黑色的运用,恰到好处地取得构图上的视觉平衡,表现出构图意识的增强。黑白色块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