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09192 上传时间:2025-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喜讯到边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本文档共3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乐曲欣赏 北 京 喜 讯 到 边 寨 课 型:多媒体音乐欣赏课年 级:初一级课 题: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理解乐曲各段的情景内容;2、理解各段音乐的表现手法;3、感受出乐曲的音乐特点。教材分析:郑路与马洪业于1976年10月创作的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以充满激情的笔触,生动的勾勒出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作者曾多次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他们善于吸取当地群众所流传的对歌、对舞、载歌载舞、一领众和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民间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人们欣赏此曲可感受到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略)二、游戏、节奏练习;

2、节奏感与协调性训练)三、乐曲欣赏:1、 显示教学目标(齐读)。2、 了解创作背景: 该作品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正值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之际,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全曲共由五个具有鲜明舞曲特征的主题组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结构较为自由。3、 了解作者简介:郑路北京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创作室副主任。他的代表作品有:器乐曲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合作)、漓江音画等。马洪业北京人。1

3、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宣传队任演奏员,并从事音乐创作。1954年后在东北、上海、中央等广播乐团任单簧管演奏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除与郑路合作的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外,还有愉快的劳动、春晓、圆舞曲等。4、第一遍欣赏乐曲,初步体会乐曲的情绪。5、分段欣赏:(先让学生轻声视唱每一段的主旋律,然后边听边按声势图拍打节奏,并体会乐曲的表现手法)引 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第一段:这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第二段:姑娘们纵轻盈、欢乐的舞蹈情的跳着,脚勃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第三

4、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旋律,这是第三主题。第四段: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飘而富有色彩的音调,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绪发展到了顶点。4、 再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5、 完成反馈表格,掌握乐曲的表现手法。8、 总结出音乐特点。(1)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2)热情洋溢,粗犷奔放;(3)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四、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