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
方法
分离的物质
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 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 的液体混合物
加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
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
分离
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 。上层液体由 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 固体的混合物
用 不断搅动溶液以防止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第一章【二、离子检验 】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SO42-
第一章【三.除杂】 注意事项:除要考虑 外,还要考虑 以及 等。
第一章【四、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
1.几大关系式:
注意:
1.阿伏加德罗常数:把 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约为
2.摩尔质量(M)数值:
3.标准状况下, Vm =
第一章【五、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主要操作 (仪器: )
2.配制溶液: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 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
.
3.溶液稀释公式:
第二章【一、物质的分类 】
1.什么是分散系? 。按粒子直径可分为 、 、 三种分散系。
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丁达尔效应
实例
溶液
均匀、透明、稳定
蔗糖溶液
胶体
均匀、较稳定
浊液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泥水
2.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操作:
反应方程式:
第二章【一、物质的化学变化 】
1、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第二章【二、离子反应】
1、什么是电解质? 。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 ,而且表示 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书写方法: 写、拆、 删、 查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不能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 、 、 ,OH—-和 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 、 ,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
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
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发生彻底双水解:Al3+与 发生彻底双水解;
Fe3+与 发生彻底双水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常见具有强氧化性的离子:
(注意: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
第二章【三、氧化还原反应】
实质: 特征: ;
失去电子——化合价 ——被 (发生 )——是 剂(有 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 ——被 (发生 )——是 剂(有 性)
(注意:电子转移数目和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第三章【一、金属的性质】P46-52 重点:实验
1.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前四的元素是:
2.金属活动性
3.金属逇通性:(1)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容易 电子,单质往往表现出 性。除了能被O2氧化外,还能与 、 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
a.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
b.镁、铝在空气反应,形成一层 ,可以保护内层金属 。
(2)活动性在H之前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溶液反应而生成 ;
a. 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
b.. 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
c.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在自然界中金属多以 存在,只有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以 存在。
第三章【二、钠及其重要化合物】P55-57 重点:实验
1.钠应如何保存?
3.过氧化钠的颜色 ;可用于 。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色态
水溶性、酸碱性
热稳定性
————————————
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与碱反应(Ca(OH)2)
与盐反应(CaCl2)
主要用途
转化关系
5.碳酸钠粉末遇水生成含有结晶水的 ,该物质在干燥的空气中
。
6.钠的焰色为 ,钾的焰色为 。
焰色反应的操作主要步骤有:
第三章【三、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P57-59 重点:实验
1.酸碱盐等可直接侵蚀铝的氧化膜以及铝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来盛装或长时间存放 、 或 的食物。
2. A12O3为 性氧化物,Al(OH)3为 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写出他们分别与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氧化铝有哪些用途?
4.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5.加热氢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 。
6.明矾的化学式 ,其净水的原理 。
第三章【四、铁及其重要化合物】P59-61 重点:实验
1.铁可形成3种氧化物,分别是 ( 色)、 ( 色)、 ( 色)。
其中, 常用作油漆和涂料。 和 是碱性氧化物。
2.铁的氢氧化物
颜色
制备的离子方程式
转化的方程式和现象
Fe(OH)2
Fe(OH)3
3.铁盐和亚铁盐
颜色
检验
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Fe2+
Fe3+
第三章【五、合金和金属的冶炼】P64
1.什么是合金?
2.合金具有哪些特点?
3.金属冶炼的方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金属钠 金属铝
金属铁 金属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