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4课时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2.通过对昼夜长短变化的学习,提高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区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 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变化。
2. 日至 日(北半球夏半年)
(1)太阳直射 ,北半球 ;纬度越高 ,北极四周出现 现象。
(2)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 ,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⑧ 现象。
3. 日至 日(北半球冬半年)
(1)太阳直射 ,北半球 ,纬度越高 ,北极四周出现 现象。
(2)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 ,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 现象。
4.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 ,都为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纬度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
(3)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
(4)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
2、季节变化
(1)同一地点,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
(2)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 (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 (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
(3)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 (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 (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
(4)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 次直射, 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知识探究与能力提升区
1.全球各地都会出现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吗?
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互动探究]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地球表面的昼夜长短情况不同。读教材图1.23,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纬线圈,昼弧时长和夜弧时长有何关系?
(2)结合教材图1.23a、b,分析冬、夏至日,南、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3)结合教材图1.23c,观察春、秋分日时全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互动探究]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引起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读教材图1.23a、b、c,回答下列问题。
(1)自春分日至夏至日,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2)自夏至日至秋分日,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3)自秋分日至冬至日,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4)自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5)全球各地一年内昼夜长短的变化大小随纬度变化有何特点?
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互动探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会使得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着纬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读教材图1.23a、b、c,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教材图1.23a,分析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2)结合教材图1.23b,分析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3)结合教材图1.23c,分析春、秋分日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4)总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课后思考讨论区
(1)读教材图1.23a,分析夏至日南北纬20°纬线昼夜长短的异同并推测出昼夜长短分布的一般规律
(2)结合教材图1.23a,计算夏至日北纬20°纬线上的日出、日落时间。
综合检测区
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M地的昼长为( )。
A.24小时 B.12小时
C.10小时 D.20小时
2.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太原 B.长春
C.南昌 D.昆明
3.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 日,一般为每年的 月 日前后。
(2)这一天,图中A、B、C、D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 ,其昼长为 小时。
(3)这一天,图中A、B、C、D、E五地中,白昼时间相等的是 。
15.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 日的阳光照射图,此时我国的节气是 。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这天,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 。
(3)此时,A地的地方时是 时,A、B两地地方时相差 小时。
(4)B在A的 方向,B在C的 方向。
(5)大约半年以后,B点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在这过去的半年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是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