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茉 莉 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演唱、聆听江苏、东北和河北的《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民族热情。
2、指导学生从节奏、旋律、风格、语言上比较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异同。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通过聆听江苏、东北和河北的《茉莉花》比较感受地方民歌的特点。
教材分析:
《茉莉花》的曲调流传极广,全国大概有四五十个不同的版本,河北民歌《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是其诸多变体的两首,也是最具有代表性,深受大众喜爱的民歌。其中河北民歌《茉莉花》表现了赏花人对纯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心情,而江苏民歌《茉莉花》表现的是少女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
《茉莉花》这首民歌虽然大部分学生较为熟悉,但并不了解它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内涵,因而我采用让学生参与、体验和视听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媒体,让学生真正是发自内心喜爱它,从而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课
1、导入:
(1)猜字谜
(2) 说出带花字的歌曲,并演唱两句
(3了解茉莉花
师:茉莉花美不美啊?美在哪儿?(课件:茉莉花大幅照片。)
师小结:茉莉花洁白的花瓣,小巧玲珑、清香四溢。正像歌中唱得那样“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茉莉花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传唱着许多赞美茉莉花的小曲,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茉莉花的曲子。
2、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师:刚才老师唱的那首《茉莉花》你们熟悉吗?想不想唱一唱啊?
师:通过演唱熟悉歌词,你能说说歌词写得什么内容?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师:这首歌词写得多么细腻,把人的心理活动写得多么真切。这么好听的歌,你想不想进一步的了解阿?
师:老师这有一乐句曲谱,我们从节奏和旋律的走向分析一下,
生1:它大部分采用的是十六分音符音符组成的,节奏紧凑型
生2:音与音之间距离很近,旋律的走向是层层递进,起伏不大,给人以婉转流畅、柔美的感觉。
师:那用什么速度演唱为好?
生1:稍快、生2:稍慢、生3:中速
师:大家唱一唱感受一下。(师弹琴,生唱)
生:中速为最佳。
师:这么好听的《茉莉花》你知道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吗?
师:(课件出示:江南水乡图)这首《茉莉花》是江苏民歌。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河、湖水的面积是全省的占地面积的十分之二,为真可谓是水乡。它那不仅水美、鱼美、人更美,有人说:“宁听江苏人吵架,不听浙江人说话”可见江苏人的声音有多么好听、柔美。你想不想听江苏人唱《茉莉花》?
课间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
师:我们通过聆听和演唱分析,你能概括一下江苏民歌的音乐特点吗?
生:婉转流畅、柔美细腻的音乐风格。
师:江苏民歌的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音乐风格。这与它生活环境分不开的。
3、 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师:这里还有一首河北《茉莉花》,它的旋律特点是什么?
生:它给人感觉明快,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师小结:河北《茉莉花》旋律特点:旋律音调明快,具有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4、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师:除了江苏《茉莉花》外,我们东北也有一首《茉莉花》你们想听吗?
师:(课件播放:东北《茉莉花》) 东北《茉莉花》节奏和旋律音调有何特点?
生:粗犷、豪爽、夸张……
师:我们看曲谱唱一唱感受以下。(出示课件)
(师先范唱,学生模唱)
师:我们首先看它的节奏型,大部分是八分音符组成,再看旋律的走向,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先是平行,然后来一个大跳,再平稳,再大跳,这样把我们东北人那种豪爽、粗犷的特点体现出来。
师:,你能概括一下东北茉莉花音调的特点吗?
生:略
师小结: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师:除了以上三个地方的《茉莉花》民歌,还有四川、陕西、山西等地流传着《茉莉花》,但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转、优美,很生动的表现了茉莉花的特点,因此这首《茉莉花》早在20世纪就被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采用了。
师:介绍民歌的概念,民歌的体裁分为三种:小调(小曲)、山歌、劳动号子。
刚才我们欣赏的三首《茉莉花》,它属于民歌中的小调。
师小结:民歌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缩影,同学们要多学习民族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传播下去,弘扬广大。
三、 拓展
师:《茉莉花》的版本很多,接下来请同学们设计自己的《茉莉花》可以改变旋律及歌词。
四、 师结束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在这首古筝版的《茉莉花》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