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玉溪第四中学上学期期中
初 二 历 史 试 卷
(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
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工作事关民族兴衰存亡,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近代英雄人物 ( )
A.魏源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辛亥革命
3、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150多年前被抢劫并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当年,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下列哪场战争有关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5、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并于2012年9月正式交付海军使用。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殉国黄海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左宗棠
6、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诗句“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下列哪一事件相关?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抗日战争
7、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 D.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8、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 )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0、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湘籍名臣”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
A.左宗棠 B.魏源 C.张之洞 D.曾国藩
1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
A.强学会成立 B.创立《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12、“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维新变法而流血,为唤醒民众而献身的湖南英雄是 ( )
A.康有为 B.杨深秀 C.谭嗣同 D.梁启超
13、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强学会 D.中国国民党
14、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5、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8、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9、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呼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谈
20、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21、胡锦涛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的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百团大战
2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该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24、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25、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红军长征 ② 南昌起义 ③五四运动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⑤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③②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③④⑤②①
二、非选择题 (26题9分,27题12分,28题10分,29题7分,30题12分,共50分)
26、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3分)
(2)材料二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请写出中国古代史上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英雄的名字。(1分)材料二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1分)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1分)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4)结合以上的史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的感悟。(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图1 图2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复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1分)其开展了哪些实践活动?(4分)
(2)材料二中,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1分) 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1分)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1分)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1分)
(5)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变化?(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材料一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请写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前期和后期的中心城市的变化;(1分)运动主力的变化?(1分)
(2)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年?(1分)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谁?(1分)
(3)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1分)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1分)五四运动有什么意义?(1分)
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7分)
党的成立工作正在筹备中,各地小组选派代表参加会议.李大钊、陈独秀因故不能出席。7月23日晚8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在上海书德里召开。会议中途,包打听闯入。经验丰富的马林建议及时转移。……后来会议转移到……的一条游船上继续进行。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重要会议的召开?(1分)
(2) 后来会议转移到哪里召开? (1分)
(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1分)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1分)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3分)
30、阅读下列材料:(12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 材料是谁为什么事件而写的?(2分)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分)
(2) 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分)
(3)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1分)
(4)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红军三大主力指的是哪三军?(1分)
(5)这场斗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红军的什么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分)
玉溪第四中学上学期期中
初 二 历 史 试 卷 答 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B
B
B
C
D
A
A
A
C
C
B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D
A
A
B
B
D
B
C
二、 非选择题 (26题9分,27题12分,28题10分,29题7分,30题12分,共50分)
26、(9分) (1)《南京条约》;(1分)《马关条约》;(1分)《辛丑条约》;(1分)
(2)戚继光;(1分) 允许开设工厂。(1分)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得分);(2分)
27、(12分)(1)洋务运动(1分)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4分)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分) 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1分)
(3)新文化运动(1分) (4)近代化的探索(1分)
(5)从学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分)
28、(10分)(1)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1分)前期中心城市是北京,后期是上海(1分);前期运动主力是学生,后期是工人阶级(1分)
(2)1919年(1分);李大钊 (1分) (3)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爱国主义(2分)(符合题意也可)。 (4)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分)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分)意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1分)
29、(7分)(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分) (2)浙江嘉兴南湖 (1分)
(3)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陈独秀 (2分)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分)
30、(12分)(1)毛泽东 ;红军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3分)
(2)遵义会议;(1分)毛泽东 (1分) (3)四渡赤水 (1分)
(4)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1分) 红军三大主力是指: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1分)
(5)锻炼和考验了中共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2分) 坚强不息、集体主义、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