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总第9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插图同学们,这幅图上描绘了什么季节,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呢?早在清朝诗人高鼎就作了一首七言诗《村居》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
学习“村、居”二字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
三、多种形式,充分朗读。
1、 教师范读、领读
2、 学生借助拼音试读,指名读,小组读
3、 教师领读,学生接读
四、熟读背诵古诗。
1、“村”“居”是我们这课要学的生字,你给它们组个词吗?
2、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纸”是翘舌音。强调“散“和”“长”的读音。指几生读,指导读出古诗的韵味,注意停顿,齐读三遍。
3、质疑:关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五、定位联想,识记生字。
1、在书上圈出这首诗中的10个生字。
2、(擦去黑板上的熟字)读一读黑板上的字,如果忘记了哪个字的读音,就想一想它在古诗中的位置,肯定会帮你读出这个字的。
3、按顺序读黑板上的字 4、打乱顺序读黑板上的生字。
5、读生字卡片,给生字扩词。
6、让我们慢一点再背诵一遍古诗,想想每个字的位置和样子
六、指导写字:出示村、居(大屏幕出示)
教学内容
《粗心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轻松、幽默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幽默的意识。
3、在诵读中感悟,明白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
重点难点
1、认识3个生字,写会3个生字。
2、读准“匹”的字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背诵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吗?那就一起背一背吧。
二、讲故事导入新课(故事略)
1、出示四幅画片,学生观察。
a,螃蟹 b,鸭子 C,小兔 d,大马
2、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笑了,肯定其中有原因,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笑的原因吗?(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清晰、流畅地回答问题)
4、你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来读一首根据这个故事而改编的儿歌,请小朋友读完之后,能认会3个生字,还要说一说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读文识字(自学)
1、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篇课文。(学生自由练习读文,师巡视,并引导学生遇到不会读的字,或借助文中的拼音,或请教老师和同学。)
2、谁想自己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发现问题,读后帮助纠正。
四、检查识字:同桌互读。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五、指导写字
1、范写“尾”,学生仿写。(写两遍)2、学生自写“夸、会”,教师巡视指导。
(1)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呢?谁能读好第三句?
(2)这句话里的四个句子句式相同,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层次的变化,想听老师读读吗?(师范读,再让学生练习读)
(3)谁能说说丁丁是一个怎样的小画家?为什么?
(4)因为他的粗心,惹了这么大的麻烦,真让人感到可笑。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受读读最后一句话“哈哈哈,哈哈哈,真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六、指导朗读
七、指导背诵
板书设计
粗心的小画家
螃蟹—四条腿
小兔—圆耳朵
鸭子—尖嘴巴
大马—没尾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