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区域活动”的启迪.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288648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区域活动”的启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区域活动”的启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浅谈“区域活动”的启迪 凯里市第五幼儿园 马怀琴 关键词:自主、探索、分享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动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每个区域都藴涵着巨大的学习资源,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材料、与同伴互动,获得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个性化全面发展。 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区域活动并不一定能给幼儿的学习、发展和成长带来真正有益的帮助,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1、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存在问题。经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许多行为阻碍了他们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专注性差,长时间进不了状态,或者发呆,或者看别的小朋友玩,或者不停的变换材料,甚至干扰别人。如有一次一个幼儿翻阅了10本书,但没有认真的看完一本。另一方面是操作难以深入,有的模仿,缺乏创见;有的缺乏持续创见行为,一次不成功就放弃;有的不关注材料特点,导致操作失败。第三方面是难以进行有目的有效的同伴合作,多以独立活动为主。 2、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存在误区。幼儿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指导,但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是一种个体化学习,因此教师的指导存在误区:一是人手少,一教一保两位老师不知如何面对全班幼儿的个性化学习,难以提供有效学习。二是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幼儿学习的资源,由于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区域中需要多种类,多层次的材料的区分。三是教师更关注自己对幼儿学习的预设,而忽略幼儿的真实学习需要。比如,教师投放磁铁其目的是让幼儿了解吸铁的特性,而幼儿用磁铁去连接小车。还有就是教师过分的强调材料的操作规则,而较少支持幼儿的探究和创新。 鉴于上述原因,经过多年区域活动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走向自主学习。 1、活动区的材料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的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幼儿生理,心理方面差异很大,我们提供的材料只有适合幼儿的认知结构和发展水平,才能引导他们参与动机,兴趣,情感。一般情况下小班的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以形象思维为主,参与活动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提供的材料要新颖、形象、具富有游戏性和趣味性。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思维从具体转向抽象,理解力、观察力、思考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不段提高,合作意识不断增强,提供给孩子材料应具有启发性,探索性。 2、结合近期教育目标提供活动区材料。 区域活动是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近期主要发展目标是什么,目标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组织什么类型的教育活动,然后思考如何把这些目标通过材料的提供体现在活动区内,使活动区的材料与当前的教育配套。如小班第一学期九月份初的主要教育目标是:稳定幼儿情绪,使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为此,各区域提供的主要活动材料是——娃娃家,主要有娃娃2-3个,家具若干、碗、盘子、勺子、奶瓶,煤气炉、锅、铲子、有各种橡皮泥或其他废旧材料制作各种食品等。 3、针对本班幼儿特点提供活动材料。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能力、兴趣、发展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使幼儿能适应自己能力的方式学习,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教师在结合近期教育目标提供材料时,尽可能做到同一教育目标提供多套活动材料,以满足幼儿兴趣的需要,帮助幼儿灵活的掌握知识技能。 4、帮助幼儿有目的活动。 幼儿在有任务、有问题、有目的的活动中,能更专注,更愿意接受挑战。幼儿活动的目的来源于丰富,包括教师的指导、材料和同伴等。教师在孩子活动之前向孩子介绍新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形成活动目的,在区域活动过程中,针对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孩子进入活动状态。材料本身也能引导幼儿形成学习的目的的,比如拼图,图书和绘画,建构材料等。又如折纸电路连接以及生活材料技能等的操作步骤图,沉浮、测量等活动的记录表也可以引导幼儿形成学习目的。在区域活动中,很多时候幼儿会观察同伴或者和同伴共同完成某项活动。因此,还可以通过同伴介绍、观察、讨论来帮助幼儿形成活动目的。 5、形成立体式的反馈指导。 活动反馈是有效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能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问题,拓展思路。活动具体活动性,教师也不可能只能一个人幼儿进行反馈,因此,需要建立立体式的反馈指导体系。 首先,重视贯穿一活动全过程的动态反馈,反馈不能只放在活动后,活动过程中的反馈更能激发幼儿的思维,支持其学习的深入,比如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倾听他们的讲述,并随时做出应答,就比活动后的评价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过程反馈策略包括跟中观察,及时分析,给予肯定、鼓励和建议,倾听幼儿对操作和作品的讲述,和他们一起讨论,提出补充材料等。 6、发挥同伴群体的作用。 区域活动中的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资源。共读一本书,一起表演童话故事,合作绘画、共同探索科学问题等活动,都会让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促进认知发展。教师需要提供诱发幼儿的合作活动机会,并在幼儿合作中指导他们学习合作的方法,如鼓励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分配任务、怎样合作等等。在与同伴交往中,幼儿可以学会轮流、礼让、表决、联合等多种交往策略,从而获得社会性发展。 总之,只有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才能刺激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只有不断更新、变化的活动区域,才能使幼儿对区域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只有不断反馈我们才能让区域活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而提高幼儿主动活动的积极性,体验游戏的乐趣并在区域活动中学习、发展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