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们班的“小组合作学习”
永吉县实验小学 孙晓杰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分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其中一个闪光的亮点。 在我的班级、我的课堂,为了达到教学的高效、管理的高效,我也在不断地学习、摸索、探究如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积极作用,几个学期的思考与实践,让我看到了点滴成绩,同时也发现了很多不足……
我们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贴切点说可以称之为我们班的“小团队建设”。因为它不仅承载着课堂上合作学习的任务,还承载着班级管理组织结构的任务。班级共45人,每组4人,其中有1组5人,被分成了11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性别等不尽相同,互相搭配,并努力做到优势互补,都具有同水平的竞争力。
在课堂上,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最多的学习形式就是课堂讨论,借此形式给予孩子们更多的互相启发、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以实现课堂高效的目标。但是前几个学期的实践与操作,让我发现这种课堂讨论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很多弊端。最突出的一个弊端就是: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往往都是一些学习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抢先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使得其他一些相对较差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不再独立思考,误认为讨论是那几个“好”同学的事,从而又回到被动学习的老路上去了。针对这一问题,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是在向同学们抛出一个讨论话题后,先给全班同学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段,如果是语文课,就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书上学会批注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数学课就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和同桌小对子同学交流想法,能达成共识最好,不能达成共识就保留意见问题再到小组内去解决。这样,在小组讨论时再让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以形成集体的意见。(而且还在小组长会上对小组长进行特别指导,要关注本组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让他们先来交流自己的想法,再逐人补充交流,自己要最后加以完善提升。)这样就能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还要求那些学习较好的同学要有耐心,要尊重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讨论形成的集体意见轮流由小组成员报告。
在各项管理中,我也充分发挥班级各学习小组的小团队建设的积极作用,提高班级各项工作活动的管理效益。如专科课课堂常规、课间纪律、各学科的作业完成情况及质量、每次小测、各项活动的参与情况与效果,以及各项评比等,都与小团队建设评比活动挂钩、捆绑,(小团队中有犯严重错误的成员,每周一评的优秀小组评选一票否决。)以促进小组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正确的团队舆论,用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荣辱观来塑造完善每一个学生。如在开学初,班级英语作业每天收交情况很不理想,听了英语老师的反馈后,我将收交英语作业先落实到四人小组长身上,再由英语课代表到四人小组长那里收交,了解并落实完成情况。这一举措刚一落实,效果便立竿见影,个别学生丢失了落网之机,自然也就跨过了集体的队伍。
本学期开学之初,我对班级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了两项完善:即课堂讨论形式的完善和扁平式管理作用的完善,初见些许成效,也让我感受到了些许欣慰。同时我也相信,在此项工作中只要我们能坚持不懈,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同时,不断去研究、思考、探索并解决问题,我们定将收获“最美丽的小组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