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赏《再别康桥》“三美”.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84473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赏《再别康桥》“三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赏《再别康桥》“三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周心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发挥想象,抓住意象特征,赏析意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赏析诗歌。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品析意象,体会意境。 2.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李健演唱的《再别康桥》片段,在尾声时加入导语 导语:“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或许就是因了这一次次的离别,世间万物也变得多情,过往的岁月也变成了美丽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隧道,用一份如水般玲珑透明的心境走进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一种曼妙柔美的哀愁,聆听一场炫美华丽的离别!” 二、了解作者 PPT显示:徐志摩信息 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他那天真无邪、风格清新的语言,让人着迷。 他曾受到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因为他曾在剑桥大学进修,一开始是主修政治经济,可是渐渐的,受到了康桥自然风光的洗礼和校园人文底蕴的熏陶,他发现他真正喜爱的,是文学。 PPT显示:康桥情结 胡适先生曾说,徐志摩的人生信条里只有三个大字:爱、自由和美。今天我们就去找一找徐志摩对康桥的爱,追寻他所向往的自由,找寻这首20世纪最美的离别诗中的“三美”。 PPT显示:三美 “三美”:新月派的新诗主张,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三、建筑美 我想,同学们预习的时候,最先注意到的,就是这首诗歌的格式,其实从形式上它就具有建筑美,请看一下中英文排版的对比。 PPT显示:中英排版对比 你发现,这首诗在排列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了吗? 明确:新诗的建筑美体现在: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四小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四、音乐美 过渡:我们先看到了这首诗“外表”的建筑美,接下来真正走近其中,体会它的音乐美 请大家一边听范读,一边参考黑板上给出的朗读注意事项,自己圈划一下重音,划分一下节奏 PPT显示:朗读者、播放范读音频 过渡:光是听还不能透彻地感知这种音乐美,我们在一起试着读一读,大家一起做一名朗读者 师生齐读 谁来说说看,你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哪些地方,体现了新诗的音乐美呢? 可稍作提示 明确:(1)押韵。偶数句押韵,节节换韵。 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2)多用叠词,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过渡: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诗歌,同学们听读齐读,在聆听的过程中,乘着想象的翅膀,品味诗歌中营造的一个个如梦似幻的画面,划出让你感受最真切最深的物象,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五、绘画美 古人说,诗画同源,你能用诗歌中的句子,为下面的画面,配上文字吗? PPT显示图片 1、 作别西天云彩图 提问:云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从 轻轻的 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云彩”这一意象 象征着康桥 三个“轻轻的” 表现作者的洒脱 板书:惆怅 2、 河畔金柳倒影图 读自己改编的这一节,让学生选喜欢哪一节 追问:为什么把金柳比做新娘? 明确:温润可人 欢喜眷恋 3、青草水底招摇图 提问:青荇有什么特征? 明确:招摇 招手示意 油油 光润 和悦 新生 生机 板书:依恋 4、榆阴浮藻清潭图 提问:“一潭”指什么? 彩虹似的梦又是什么梦? PPT显示:补充资料: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的单纯的机会。 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1920),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我所知道的康桥》 过渡:PPT显示:寻梦 5、撑篙慢溯寻梦图 明确: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过渡:PPT显示:寻梦 梦醒 6、黄昏夏虫沉默图 提问:夏虫原来是什么样的呢? 沉默的是谁?诗人。所以:轻轻 悄悄 是诗人诉说情感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笙箫:化无声为有声,让读者想象笙箫凄婉低沉的声音,即是诗人内心的诉说。 但表面上仍是悄悄,所以开头结尾我们认为的潇洒,不是单纯的,而是内心汹涌,隐寓着骚动和不安下的复杂情绪。 PPT显示:“悄悄” “轻轻”? PPT显示:补充资料 寻旧梦补充(林徽因)背景 PPT显示:开头结尾两小节,师读开头,生齐读结尾 五、小结 全诗以徐志摩对康桥惜别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胡适先生说的果然没错:他的人生观,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在这首诗里都有体现。 徐志摩用洋溢着绘画美的意象营造意境,用充满建筑美的形式外现,但我们知道,只有声音才能为诗歌插上翅膀,那么接下来同学们用自己的声音诠释诗歌的美。 选取你最喜欢的诗节,自由散读,开启属于你内心的诗性,开始。 PPT显示“三美”,播放配乐 学生读,在读书中结束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