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品尝”语言的滋味.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283727 上传时间:2025-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品尝”语言的滋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品尝”语言的滋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尝”语言的滋味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落实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的认识是: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内涵,体会其思想感情,又要引导学生去感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语文的魅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所听到的阅读课,大都着力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层面,并没去领悟语言表达,使语文教学失去一半的美。学习语文,如果不领悟语言的魅力,只注重煽情,无疑是语文学习的一种缺失。我们应该设计一定的方法、策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品读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在品味语文魅力的同时,也能体验到自主发现的快乐。 在小学阶段,对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渗透和积累,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它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效果,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另外,随着年级的升高,应逐步由侧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感悟,向侧重语言表达的品味、领会上。高段更应加强。 一、 品味词句 语言文字是有滋味的,特别是那些重点词句,需要我们像品茶一样细细地、慢慢地〝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的滋味、语文的魅力。“品”的方法可以是前后联系、比较阅读,可以是一边读一边思考,也可以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读等等。“品”到什么程度呢?要“品”到它的内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要在理解基本意思和感悟丰富内涵、体会情感的基础上,体味、品评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或效果,体会语言的魅力。 课例(一)《颐和园》一课描写昆明湖的教学: 1、谁来读读描写昆明湖的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2、我们来看这句话,你发现有什么特点?(生:比喻句) 和常见的比喻句相比,还有发现吗?(生:连用两个比喻句)这一句中有两个比喻,只写一个比喻不行吗?如果只写静得……或绿得……不也很生动吗?(生:不行,因为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描写湖水的特点) 师:我明白了,作者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突出了昆明湖的两大特点(板书:静、绿)谁来体会着湖水的静和绿来读一读。 3、再品味一下,这两个比喻有什么相同之处?(变红“镜子”和“碧玉”,引导学生想想这两个事物的表面) (表面都很平滑,让我们感受到湖水的平静)还有什么相同点吗?引导:当阳光照射时,谁发现了?(生:闪着光)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昆明湖真的是这样的吗?(出示课文插图)这昆明湖真的是平中透绿,绿得发亮啊!让我们带着刚才的体会赞一赞吧! 4、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你发现了什么?(应该是“滑过”) 师:既是同音,意思也差不多,“滑”改成?“划”行吗?引导:如果用“划”湖面会怎么样?(生:如果用“划:湖面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过昆明湖绿得像镜子,表面是光滑的,用“滑”更合适。) 5、小结:“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自然能感受湖面的静,而有船滑过还不留一点痕迹,就更能感受到昆明湖的静了!作者正是以动衬静,用的多妙啊! 这一课例,教师抓住两个比喻句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采取“你发现了吗?”让学生体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运用“滑过”于“划过”的对比品读,进而体会到昆明湖的美和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表达的效果。这样设计,是着力研读作者是怎样写的,以此为切入点,体会作者运用的意图,达到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因此,对于一些内容较为浅显的句段,不妨直接从语言表达上切入,以此为突破点引领学生理解、体味。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会,更多的是对语言滋味的品评。 二、 品评表达 有些课文,有着鲜明的语言的表达方法。如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接抒情在写景文中的运用,说明文中的各种说明方法,写人记事中的衬托、铺垫等。我们在教学课文或句段时,可以先从分析它的表达方式入手,品评作者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表达,其意图是什么,从而理解课文,体会感情。 例如四年级语文《白鹅》这篇课文,丰子恺采用了大量的拟人和反语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抓住这一语言表达的特色,我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高傲的叫声 1、读读描写鹅的叫声这一部分,你从那里能看出作者喜欢这一高傲的白鹅? 2、(出示句子: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说说句子中表示叫声高傲的词.( 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这两个词都指骂人,对人无礼,用在这里合适吗?(引导联系上下文,想想白鹅到底在干什么) 3、 想象说话:这叫声就像在说话,让我们担当”鹅语”小翻译.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好像在说:”--------- ”篱笆外有人走路,鹅也要引吭大叫,似乎在吼:”---------。 ” 4、小结:听着这高傲的叫声,在作者眼里白鹅不再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而是好一位称职的看守.好一个严厉的警卫,怪不得作者这么喜欢它.(板书:看守) (二)傲然的步态 1、师:听叫声,像一位尽职的看守。看步态,又像什么呢? 2、(出示句子:鹅的步态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出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步态像什么?(板书:净角)净角是戏曲中的人物,专指性格刚强,脾气倔强的男子汉。(播放净角出场的视频)谁能用“好一个——————的净角”来夸夸白鹅。 3、师:从步态,白鹅像位威风的大将。它的站姿同样威武,句子中的哪个字最能显示出来这威风?(傲然)傲然就是一点都不在乎,白鹅不在乎什么?(学生想象说话) (三)、架子十足的吃相 1、师:白鹅的吃相更让作者喜欢,他常常为此发笑,甚至把它当成什么来供养?(板书:老爷)找出我们侍候鹅老爷的句子。 2、出示句子:(1)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2)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3)鹅老爷偶然早归,便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4)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读读上面的句子,你发现有什么相同? 3、小结:写的都是鹅的缺点,流露的却是对它的喜欢,这叫反语,能风趣地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送别“朋友” 1、补充《白鹅》的最后一段:因为我们这屋子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太岑寂。赖有这只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这只鹅在丰子恺先生眼中(指板书)像尽职的看守,威风的净角,架子十足的老爷的吗?(学生发言)知道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表达喜爱之情) 2、师:战乱的岁月,荒凉的避难所,孤独的日子里,白鹅像尽职的看守,威风的净角一直陪护着“我”。当然,“我”也不厌其烦地侍候着它,我们谁也离不开谁。但,离别的时候还是到了 3、出示:我的房子要卖掉了,我把这白鹅送给了友人。送出去的几天之内,总觉得自己与一个朋友诀别,心中十分留恋。 此时的丰子恺先生已经把白鹅当成了(板书:朋友)心中有多了深深的留恋、不舍。 4、总结:课文运用拟人化地写法,把高傲的动物写成尽职的看守,威风的净角,架子十足的老爷,留恋的朋友,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感情再读读。 《白鹅》属于状物文,按照惯例,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这一白鹅的特点,学生自己能概括,也能抓住相关的句子体会,无需教师多做指导。研读文本,我们会发现,这课文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白鹅的形象特点,丰子恺先生采用大量的拟人化和反语的方法,实际上是要来表达对那只白鹅的喜欢、怀念。带着这样的设计理念,我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领会语言表达的特点和作用上。先让学生学习“叫声”,理解到作者把白鹅当成看守,采用翻译“鹅语”领会“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这两个词语的表达作用。然后采用播放戏剧中净角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步态像净角”的表达效果:写出白鹅的威风。再采用找出写“吃相”的句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领会反语的表达特点和作用。最后,补充原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明白作者拟人化写法的意图所在,再用分层朗读的方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这样的设计,更具语文特色,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习。 三、 回味布局 每篇课文,在布局谋篇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它传达作者在表达上的目的,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并领悟其再表达的作用、效果。 课例《桥》: 1、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出示:第十五、十六、十九、二十自然段原文)明明是一对父子,作者不在这里直接点明,却到结尾处才含蓄的写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生:之前,我们就觉得老汉很伟大,当得知他们是父子后,老汉景把儿子揪出来,更显伟大。) 2、小结:当我们在结尾处得知他们是父子时,有些出乎意料。这种出乎意料的结尾,使老汉那舍生忘死的精神让我们更震撼。正是这种表达,让老汉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 本课在结尾处才揭示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是一种出乎意料的结尾,表达特点很明显。教学时,将这一特点直接提出来,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老汉这一形象后,进一步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效果,及对老汉深深的敬意,以及感受这种表达方式的震撼力。 用语言来滋养学生,引导学生“品尝”语言的滋味,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入研读文本,反复推敲教材,去慧眼发现、细心寻找那些散发语文味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