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研修计划
青秀区伶俐中学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推动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逐步形成信息化环境下我校教师学习共同体。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特制定本培训计划,希望我校教师参照执行。
一、研修目标
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切入点,搭建学习平台,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精通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1、树立教师终生学习的正确观点。2、督促教师全部参加培训。3、为教师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教育教学搭建平台,开展赛课活动。
二、参训对象及时间
全员培训,该项目2016年9月15日启动,2017年1月15日结束。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时间安排
1.9月9日至15日制定方案,9月16日召开启动大会,培训学员,熟悉操作平台;
2. 线上网络培训:9月16日至11月15日,共50学时;
3.线下实践测评:2016年11月16日至1月15日;
四、组织保障:
1.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学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工作领导及线下研修考评小组
组长(学校管理员):孙大强(副校长)
组员:吴俊桦(教务主任)、乐月群(教务副主任).李永良(助学教师)梁小群 吴湘湘(技术支持)
五、学校管理员具体工作计划:
一、分阶段指导教师完成线上线下研修任务:
(一).第一阶段(9月16日-9月26日)
1.线上作业:
(1)组织和督促参训教师首次登陆培训平台时,需要完成训前诊断测评,前测系统会根据教师的测评结果做出诊断,为教师推荐主题选学课程
(2)1.组织学校参训教师学习培训方案,学习平台操作
2.督促分校学员参训率
3.跟据本校情况,制定校本研修计划。
(二)第二阶段(9月27日-10月9日)
1.线上作业:
(1)指导学员完成第二模块:运用技术工具开展教学设计。指导学员任选其一完成:任务2-1:提交一份教学设计或教学活动设计。任务2-2:提交一份教学课件,并注明课件的设计思路和用途。
(2)对本校参训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督导,关注参训率和学习率
2.线下活动安排:组织学科组织线下交流活动,对教师在本阶段完成的线上作业进行研讨点评,
3、组织微课培训 学习微课制作
(三)第三阶段(10月10日-10月20日)
1.线上作业:
(1)指导学员完成第三模块: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即:简易多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交互多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网络移动环境下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实施类课程。指导学员完成任务3:案例视频。在上阶段教学设计或活动及学友观摩点评的基础上,提交一份简易、交互或网络移动多媒体环境下运用PPT投影等技术手段进行的课堂案例视频、微课或课堂活动视频等。(可为一节完整课或活动,也可为其中某一精彩片段)
(2)对本校参训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督导,关注参训率和学习率
2.线下活动安排:
(1)、10月18日-10月19日组织计计算机重装系统培训
(2)组织校级研修:组织线下课例观摩活动,对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观摩点评,推选本校“优品”。
(四)第四阶段(10月21日-11月1日)
1.线上作业:
(1)指导学员完成第四模块: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评价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评价类课程。指导学员任选其一完成:
(2)对本校参训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督导,关注参训率和学习率
2.线下活动安排:
配合研修网项目组联合各项目区域工作坊,组织精品展示活动,对推选的“优品”案例进行展示点评,推选本区域信息技术应用“精品”成果资源包(含教学设计、视频课例、课后作业等)。
3.制作校级简报,通报本校学员的研修情况及成果。
(四)第五阶段(11月2日-11月15日)
1.线上作业:
(1)指导学员完成第五模块:借力混合研修优化个人教学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完成任务5:心得体会提交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研修心得体会。
(2)对本校参训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督导,关注参训率和学习率
2.线下活动安排:
(1)组织计算机希沃系统培训
(2)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赛课评比活动
第六阶段(2016年11月16日-2017年1月15日)
1.完成线下实践测评,对这次研修活动做总结。
2. 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赛课评比活动
3、制作校级简报,通报本校学员的研修情况及成果。
4、组织交流汇报
2016年9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