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州市培正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学 科:数学科 教师姓名:汤俭 职称:中高
授课班级:初三(7) 授课时间: 2016年12月 23日(星期 五 )
主讲课题
垂径定理及其复习应用
课型
复习课
研讨主题
变式教学
计划学时
1 学时
课标要求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练习,总结常用解题方法,渗透分类、方程、构造直角三角形等数学思想。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基本图形、添加辅助线探索解题思路的能力;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与同学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体验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与热情。
学情分析
现阶段学生正处在期末复习阶段,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温故而知新,但学生对已学习完两个月的《圆》的知识已经基本淡忘,结合当时学生对圆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尽理想的实际情况,务必要对《圆》的知识系统复习,为了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故抓住《圆》第一个重要定理——垂径定理,希望能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的同时,能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化,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运动变化的思想。
项目
内容
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灵活应用
通过梳理垂径定理的条件与结论,让学生深刻领悟“知二推三”的知识特点;熟悉常用解题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用定理及其推论解决。
通过3个变式题组,让学生领悟解决此类方法的基本方法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关的角或边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圆规等
教学过
程设计
(详细过程)
(一)情景篇
如图,是一木制圆形脸谱工艺品,鼻子是圆心,A、B两点为脸谱的耳朵,打算在工艺品的反面两耳连线中点D处打一小孔,现在只有一块无刻度单位的直角三角板,请同学们帮助确定D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找脸谱AB的中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2】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
(二)基础篇1.辩一辩
(1)垂直于弦的直线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
(2)弦所对的两弧中点的连线,垂直于弦,并且经过圆心( )
(3)圆内不与直径垂直的弦必不被这条直径平分( )
(4)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
(5)圆内两条非直径的弦不能互相平分( )
(6)平分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 )
(7)平分弦的直线,必定过圆心( )
(8)一条直线平分弦(这条弦不是直径),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条弦。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直径垂直弦,直径平分弦,直径平分弧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垂径定理的本质。】
r
2.算一算
(1)如图CD是⊙O的直径。
若CD⊥弦AB于E,若AB=8cm,CD=10cm,则OE=___
若AE=BE,若DE=1cm,CD=10cm,则AB=___
若弧AD= 弧BD,若AB=8cm,ED=2cm, 则CD的长=
【设计意图:熟悉常用的辅助线方法:连半径,作弦心距,与弦的一半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或方程思想等解决问题。】
(2)已知AB是⊙O的直径,AC、AD是弦,且AB=2,AC= ,AD=1,则圆周角∠CAD =——度。
(3)已知⊙O的半径为10,弦AB∥CD,AB=12,CD=16,则AB和CD的距离为_____.
【设计意图:熟悉常用解题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三)变式拓展篇
根据之前的基础训练,学生基本能回忆垂径定理的相关条件与方法,但缺乏系统性与灵活度,为了加深学生对垂径定理的基本图形的领悟,我从大量的课本习题中归纳出三个变式题组,希望帮助学生能找到解决这类题目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3个变式题组,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深刻理解垂径定理的条件与结论,掌握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体验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快乐。】
解题关键:(1)关键是引导学生找到由圆的半径,弦长的一半,弦心距构成的直角三角形;
(2)根据勾股定理:(圆的半径)2=(弦长的一半)2+(弦心距)2。
(四)感悟篇
一个定理——垂径定理
二个推论——垂径定理推论
方 程 思 想
三个思想 分 论 讨 论 思 想
数 形 结 合 思 想
没 有 直 角 需 构 造
四个注意 弦 的 长 度 要 乘 2
正 逆 定 理 合 理 用
生 活 问 题 需 建 模
板书设计
垂径定理
1、 定理及逆定理:知二推三
2、 直角三角形:知二推二
3、 变式题组
布置作业
期末复习资料——《圆的基本性质》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