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
《沁园春.雪》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杨秀文
审核人
李德军
班级
九()
姓名
时间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学习
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说出诗歌大意。感受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毛泽东的宏大气魄。
3.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补记
学习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活动一:自主先学
1.走近作者
2.了解背景
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3.听录音,悟出此词的风格,体会读出感情。
要求:听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朗读中的停顿、重音(标注)节奏(标注)、语调、语速。
4. 题解:
《沁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活动二:合作助学
1.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2.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3.“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4.“顿”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5.“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上阕。
活动三:探究质疑
问题:
检测助学:
1.正音、写字:
分外( ) 妖娆( ) 竞折腰( ) 稍逊( )成吉思汗( ) 数风流人物( )
红zhuāng素裹( ) 顿失tāotāo( )
江山多jiāo( ) 一代天jiāo( )
2.解词:
惟余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3.题解:
《沁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4.请你默写出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含“雪”的四句古诗词。
6.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千里 冰封,万里飘雪( )
自主反思
课题
《沁园春.雪》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杨秀文
审核人
李德军
班级
九()
姓名
时间
周星期
总第 课时
学习
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通过诵读进一步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补记
学习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活动一:复习检查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背诵并默写词的上阕。
活动二:合作助学——学习下阕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2.逐层理解下阕:
①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③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④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简要说明。
活动三【 探究质疑】——理解主旨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2.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3.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4.谁是真正的英雄?
5.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分析这首词的主题思想。
6.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检测助学:
1.《沁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雪”是_______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 。全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 _______ _。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
2、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
(用《沁园春 雪》中名句填写)
3、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
4.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诗中写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认为文中的“风流人物”指的是谁?
自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