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树立性别意识,注重因性施教
摘 要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树立性别意识,尊重女生个性特征,注重因性施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女生独立的人格、乐观向上态度、强烈的主体意识、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女生更好地学习化学,提高女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性别意识 女生个性 因性施教
根据镇江市政府、市教育局的要求,从2013年秋学期,镇江二中恢复为崇实女中。我校将尊重历史,挖掘崇实女中130年的文化底蕴,积极从事崇实女中的复校工作,实现崇实女中的华丽转身。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理应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崇实女中的复校工作中来。现在我要做的最为重要事情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女中教师。我觉得,要成为女中的合格教师,就要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适合女生的教学方法,探索女生的教育规律,让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遵循女生个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做到因性施教。我回顾自己20多年的教学经历,并查阅了关于女性教育相关书籍,结合化学学科的特征,总结出如下六点规律,希望对女中的理科教学有所帮助,同时也对男女混合学校教育有所启迪。
一、树立性别意识,关注女生个性
“性别意识”就是自觉地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并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实现性别公平。树立性别意识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学校是人力资源的大本营,为了使每一女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女生的全面发展,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性别意识。
树立性别意识,就是要关注男女性别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能结合本学科特点,做到因性施教。性别差异,习惯上指性别的心理差异,即男女学生在个性、智能和成就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肖三蓉和徐光兴两位教授研究,男女生存在很多性别差异。在智力上,男女的智商存在着差异,但不明显。在许多特殊能力面前,性别差异较为明显。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方面男性占优势,而在言语、形象思维方面,则女性占优势。在个性和行为方面,男女差异较大。男性的支配感较强,女性较顺从,易受别人的影响;男性的攻击行罚比女性多;男性的自信心,自我估价较女性高;女性比男性更易恐惧、胆小,富于同情心,比男性更易移情。在成就动机方面:兴趣爱好方面,男性成就动机较强,而女性较弱,甚至达到一定水平后有回避成就的动机。在成就上,男性成就水平普遍高于女性。根据上面性别差异,对女生的教学,必须遵循女生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做到因性施教。
二、根据个性差异,做到因性施教
1.利用形象思维,改变思维品质
利用女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多呈现图形、图像、模型,增强女生感性认识。例如,在乙醇教学中,可以通过女生动手,组装球棍模型。学生可能组装的模型有两种,一种是乙醇的球棍模型,一种是二甲醚的球棍模型。再让学生对二种模型结构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到乙醇结构中一个氢原子有别于其他五个氢原子,而二甲醚分子中六个氢原子完全相同,从而引入羟基官能团。再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原理,推测乙醇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这样从乙醇的结构入手,引导学生去思考,充分利用女生形象思维优势,促进女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流程上,多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多由具体的事例再到规律、方法的归纳,多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化学反应的限度内容教学时,为了促进女生理解化学平衡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来说明。向 5mlL0.1mol.L-1KI溶液中滴加0.1mol.L-1 FeCl3溶液5~6滴,继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取上层溶液,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存在Fe3+。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观察到在KI过量的情况下,依然存在Fe3+,感觉很疑惑,从而激发了女生探究的兴趣,为她们对化学平衡原理的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更有利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2.采用小步教学,夯实化学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女生抽象思维不占优势、接受化学知识较慢的特征,可以采用“低起点,小步走,多循环、常反馈、快提高”的方法进行教学,做到循序渐进。例如,在物质的量内容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与物质的理相关的物理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先从常见的物理量入手,通过打比方的形式,建立宏观物质与微粒之间的联系,再在此基础上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在通过类比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与单位。最后通过举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个数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平时的单元综合练习中,采用“滚雪球”式,不断地反复,前后呼应,对前面的内容进行反复训练,让女生们在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升上,呈螺旋式上升态势。例如,离子方程式书写,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对于女生更是如此。为了让女生能正常书写离子方程式,在必修1专题2教学后,在专题三铝、铁、硅及其化合物、专题四硫、氮及其化合物教学中,不断地让女生对部分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的训练,而且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地给予强化,这一难点一定会被突破。同样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决定性质的思想、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等内容教学,都可以采用这种“滚雪球”的方式进行教学。
3.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女生手、腕发育要优于男生,这也可能是女孩子心灵手巧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利用女生这优势,让学生多动手,让女生手、脑、眼多种感观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女生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男生胆大好动手,女孩子往往是处于辅助地位,动手的机会很少。实际上,女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不会比男生差,甚至超过男生。因此,在教学中,多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验。而且可以利用女生做事心细的特征,让女生与老师一起准备实验。在实验的准备过程,让女生了解常见的仪器、药品和实验操作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让女生动手实验,这样可以很好的激发女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大程度地培养女生的化学素养。
4.改变作业批改,加强情感交流
根据女生情感比较丰富的特征,可以改变批改作业的形式,加强与女生的沟通,促进女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首先,老师们更多地采用面批形式,与女生通过作业上问题的交流,及时帮助女生解决个性化的问题,同时对女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可以促进女生心理的发展,从而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女生更亲近老师,更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其次,适时适度地通过作业评语的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克服女生的自卑心理,激发女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断提高女生化学学习效率。例如,一位女生上课走神不能认真听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作业中写到: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愿你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人生的辉煌!再譬如,当学生作业写得很认真时,我就这样写到:有你这样态度,你一定会成功,加油!
5.采用合作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我国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的研究,女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交流能力方面明显比同龄男生要强,女生在学习步骤和学习准备、阅读能力方面优于男生。另外女生大脑中的语言中枢较男生发达,善于沟通与交流。根据这些特征,在女校课堂上,实施“女生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完全成为可能。根据女生善自主、爱合作、喜交流、重感情的特征,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处理,设计成问题串,组织女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女生之间的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完成对化学知识地建构和能力的提升。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小组的学习状况,关心每一个女生发展,细心引导她们,情真与她们交流,公平对待每一个女生,达到师生和睦相处。例如,在元素周期律内容教学时,可以将此部分内容设计成四个问题:问题一,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核外电子排面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问题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问题三,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问题四,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将班级女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四个小组成员分别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形成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在这种交流讨论中,女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女生的独立的人格得到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6.利用记忆优势,优化知识结构
女生更擅长拼写和口头记忆,能更好地记住刚刚听到的词汇,更快地找出以相同字母开头的单词或字母数相同的单词。美国心理专家完成的一组试验发现,女性在3个星期后依然能记起第一次看到过的图像,正确率要高出男性10~15%。另外,女性脑部供血的速度快于男性,而大脑供血快,可减慢认知能力的衰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女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总体要比男生强。根据女生这一特征,加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促进女生化学知识结构的优化。化学虽然是理科学科,但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如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等内容占化学教学内容中重要位置,这些内容都要学生去记忆,而女生恰恰具有这一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女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元素化合物知识板块,让女生及时地去记忆,对女生的化学素养的培养很有帮助。
关于女生的教育,国内、国我研究的内容都不是太多,以上的一些想法,不一定成熟,希望专家批评指正。为了崇实女中每一位女生更好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加强关于女生教育规律的研究,并积极申报相关课题,结合今后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适合女生教育的规律呈现,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关于男生的教育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