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课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
浏阳八中 陈庆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理解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最近召开的再会的介绍和关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理解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人大工作从而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认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政治生活参与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体验坚持、完善人
大制度对我国政权和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培养其决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政治品
德具有良好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人民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难点:民主集中制
三、教学准备
1、查找两会的相关小知识
2、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相关议程
3、 查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制定进程相关资料
四、教学方法
讲授 讨论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两会小知识
(二)老师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PPT展示
(三)我国权力机关的体系 ――― 人民代表大会
1、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2、 全国人民代表代表大会的性质 职权
3、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职权
4、 2017年3.5-1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下表是会议完成部分主要内容
1
听取和审议并表决通过国务院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报告
2
审议并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的议案
3
审议并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
4
听取和审议表决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5
表决关于确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受徐显明辞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易混点练习 (学生作答并分析)
1、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和人大代表的权力
审议并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的议案,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 )
A.审议权 B.表决权 C.监督权 D.立法权
2、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及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
①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能制定国家或地方法律
②可以任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
③可以任免同级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组成人员
④产生同级政府、法院、检察院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四)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 人大代表
1、 人大代表的性质 产生方式 权利 职责
2、常考易错细碎知识 (学生讨论)
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
②、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五)我国的政治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地位 基本内容 组织活动原则 决定因素 及优越性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
2、重点讲透 民主集中制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 的关系上
③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
3、常考易错细碎知识
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
②、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PPT展示:理解 人民是如何实现当家作主, 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学生讨论)
小结 1、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3、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4、人民间接(通过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5、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国家权力
(六)、总结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并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划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制度保障,民主集中制是组织活动原则。
(七)、板书知识结构
(八)、能力提升 高考变式题练习
中国民法总则诞生
据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15日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 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
立法工作者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到火热的生产生活之中 《民法总则》印发草案稿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部分院校和法学研究机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草案全文3次上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70227条意见;中国法学会累计24.9万字的专家咨询报告在立法中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10月、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四川、宁夏和上海,分别召开4次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对民法总则草案的意见。这在共和国立法史上并不多见。
民法总则加强对民事权利的保护,进一步明确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为民法典各分编和民商事特别法律具体规定民事权利提供依据。
民法总则表决通过,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第一步已经完成。第二步将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拟于2018年整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分阶段审议后,争取于2020年将民法典各分编一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从而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根据材料,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答案】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必要性)
②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
(必要性)
③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有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或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有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推动依法治国。
(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